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壹直以投資驅動和出口導向為特征。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經濟體量的擴大,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正在從第二產業和投資轉向第三產業和消費。因此,如何促進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擴大和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升級變得尤為重要。從供給的角度看,這意味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和更廣泛的消費選擇。從需求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試圖擴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因為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很高。這正是“* * *同繁榮”的含義。要實現* * *繁榮,就要解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居民部門內部的收入分配問題。
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全球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面臨沖擊,全球生產鏈可能變得更短、更區域化。中美沖突的爆發和持續,意味著依靠“後發優勢”實現技術進步越來越難。因此,如何實現國內主導產業的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變得非常重要。在這種背景下,供應鏈的“補鏈、擴鏈”成為新時代的主題。隨著全球生產鏈變得更加區域化和地方化,如何確保中國在亞洲和壹帶壹路沿線生產鏈中的領先地位變得至關重要。推動國內自主技術創新,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拓展民營企業發展空間(民營企業貢獻了中國70%的技術進步),轉變教育理念(從培養“工程師思維”到培養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