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CPU采用ARM授權的CortexA73和A53核心,GPU也是ARM公版Mali-G72 MP12。但是架構是華為自主研發的,包括我們引以為傲的通訊帶。
最大的特點就是麒麟SoC是壹款高性能的AI處理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NPU。這是中國寒武紀公司研發的深度神經網絡芯片,由中科院孵化。華為以IP的形式集成到麒麟970中,用於加速圖像處理和其他應用。
以上是華為在麒麟970研發上的努力。然而,由於中國的半導體技術水平仍處於成長期,因此無法提供最佳技術。考慮到麒麟SoC用於手機,對功耗和性能特別敏感,所以選擇了世界壹流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進行生產。
所以妳可以說麒麟SoC是華為“生產”(設計)的,也可以說不是華為生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麒麟系列的SoC代表了中國集成電路的壹個進步。
中興通訊是中國領先的高科技企業之壹,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而被美國盯上。這是中美貿易戰的壹個小回合。但是中興沒有還手之力,公司壹下子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原因是中興還“缺芯少魂”,核心技術還依賴美國。
單芯片收發方案提高了基站芯片的門檻,國內廠商更難切入。基站芯片自給率幾乎為零,成為中興禁運中最棘手的問題。
去年2月,在廣州的壹個論壇上,我有幸認識了中興的壹位高管。他展示了壹張精美的PPT,列舉了中興通訊的AI優勢,雄心勃勃地談到了“智慧城市”的規劃。對了,這個人強勢,不考慮其他客人的感受,自己顯擺。
也是在這個論壇上,有學者得出結論,中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可以媲美美國。
現在看來有些言之過早。
雖然早就知道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差距,但真的沒想到會輸的這麽快。
半個月前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我有過三次難忘的對話。三位面試者都是曾經在騰訊工作過的高級工程師。我叫他a,壹個是研究中美關系的學者。我叫他b。第三個是美國科學家。他曾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負責間諜衛星的開發。我就叫他c吧,他是我美國房東的朋友。我不想透露他們的身份,因為他們的名字可以在谷歌學術或者知網上查到。
我為什麽著重概述這三段對話,因為這涉及到“中興事件”的三個重要方面:
第壹,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如何?在世界上是什麽水平?
第二,中國在戰略層面是否存在誤判,這幾年的暴發戶心態是怎麽來的?
第三,從壹個外國科學家的角度,我們國家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麽?
"芯片不是由壹群窮人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