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吐魯番市勝亞鄉,東距吐魯番市約9公裏,有公路通達,交通十分方便。海拔72米。
沙療,即沙埋療法,是吐魯番勞動人民利用當地獨特氣候、地理條件治療疾病的壹種方法。吐魯番盆地夏季氣候幹燥、炎熱,沙療對壹些慢性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偏癱等的治療效果較好。沙療場地系風成固定沙丘,長約200米,寬60-80米,比高8-10米。據多年氣象資料,每年6月5日至8月20日,吐魯番高溫、幹熱,白天氣溫高達38-42度時,表層沙溫高達75-82度。每天北京時間5點後,沙堆10米深處的沙溫仍在60-80度之間。沙埋療法,就是將病體部位埋入沙中,利用陽光、幹熱、壓力、磁力〔沙療所沙比外地沙含磁礦高9倍〕的綜合作用治療疾病的壹種民間治療方法。
沙療所成立於1972年,為吐魯番市維吾爾族醫院設立,是為沙療患者提供醫療咨詢、治療、療養及食宿的專門機構。已建成有醫院、招待所等設施,現有職工16人,其中醫務人中6人,擁有800個床位,最多接待患者900多人,在群眾中影響較大。
沙丘周圍為農田及部分荒漠灌叢,沙丘高出地面8-10米,可充分接收太陽熱能。沙丘旁邊建有飯館、簡易休息室,可隨時為患者提供食宿方便。
為旅遊所用,吐魯番沙療所已被開辟為壹個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沙療。
詳細治療詳情請撥打當地118114查詢。
坎兒井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O公裏。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遊覽。
坎兒井的名稱,新疆維吾爾語稱為“坎兒孜”。伊朗波斯語稱為“坎納孜”(Kanatz)。蘇聯俄語稱為“坎亞力孜”(k,lplItK)。從語音上來看,彼此雖有區分,但差別不大。
我國新疆漢語稱為“坎兒井”或簡稱“坎”。我國內地各省叫法不壹;如陜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肅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稱為“地下渠道。”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壹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據1962年統計資料我國新疆***有坎兒井約1700多條,總流量約為26米3/秒,灌溉面積約50多萬畝。其中大多數坎兒井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魯番盆地***有坎兒井約1100多條,總流量達l8米3/秒,灌溉面積47萬畝,占該盆地總耕地面積70萬畝的67%,對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和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新疆坎兒井的形成條件
新疆坎兒井的形成條件,根據調查資料分析約有下列三個方面:
1.自然條件的可能性
吐魯番盆地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天山東部的壹個典型封閉式內陸盆地。由於距離海洋較遠,且周圍高山環繞,加以盆地窄小低窪,潮濕氣候難以浸入,降雨量很少,蒸發量極大,故、氣候極為酷熱,自古即有“火州”之稱。
根據1952—1958年7年的資料統計,多年的平均降雨僅有19.5毫米,最大為42.4毫米,最小為5.2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為3608.2毫米。多年平均氣溫為14C,最熱的七月份平均為33.6C,最冷的壹月份平均為壹9.8 C。年內最高氣溫為4 7.6 C,1 953年7月曾達到48C,最高地面溫度可達75'C。
該盆地常年多風,最大風力壹般為7—8級。1961年產生了吐魯番50年來不曾有過的大風災,全年僅8級以上的大風就有56次,其中5月31日的那場大風,風力曾達l2級以上,延續了17個小時之久,造成田園破壞、林木折損,使得那片美麗的綠洲壹時暗然失色,其慘狀令人觸目驚心。
該盆地的地形高差懸殊,地勢峻陡,周圍高山多系古生代末期海西運動形成的,巖層堅硬且多裂隙,有利於裂隙水的形成,北部的博格達山壹般海拔高度在3500壹4000米之間,主峰高達5445米,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最高峰也在4 000米以上。均為萬年極雪的冰川、南部的覺羅塔格山,海拔在600壹1 500米,山麓低矮,沒有積雪、降水亦少,為壹極幹旱的剝蝕禿山。東南部是庫姆塔格沙山,沙子堆積在高.300壹500米的古生界及中、新生界的基巖之上,極端幹旱為壹片不毛之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阿斯騰塔格)褶皺帶,由壹系列軸向為北西西壹南東東的背斜構造組成,出露的地層以侏羅系、白堊系和第三系的砂礫巖層和泥巖為主,背斜構造為許多先成河谷所切割,在地形上成為海拔5OO壹6OO米,東西長90余公裏,南北寬.6—9公裏的丘陵地帶。火焰山把盆地分隔成了南北兩部分,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地勢反而極為低窪,湖底海拔為壹1 5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陸地之壹。由於盆地周圍山系高度的互不對稱和盆地中心的極其低窪,加,之山前大多堆積著巨厚的第四紀沈積物。因此形成了自北而南的傾斜平原。山麓沖、洪積扇地段多為顆粒較大的砂礫卵石地層,向平原內部逐漸轉化為顆粒較細的砂土或粘土地層。地面坡度自北向南,逐漸變緩。北部的沖積扇地面坡度壹般為1/30壹1/50,山前平原地區的地面坡度壹般為1/lOO壹1/200之間。
由於盆地的氣候條件極為幹旱,地面徑流比較缺乏。盆地北面由冰雪和降雨補給的天山水系以數十條山谷河流形式流向盆地。其中主要的河流按自東向西排列順序有卡爾齊,柯柯亞、二唐溝、克郎溝、煤窯溝、塔爾浪溝、大河沿、白楊河的阿拉溝等。年總徑流量僅有6.65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為21. 1米3/秒。其中最大的白楊河年平均流量只有7.29米3/秒。這些河流的特點除具有流量不大,洪枯懸殊外,並在出山口後,因河床經過戈壁礫石地帶,大多滲入地下,補給了地下水的徑流。但因盆地中部火焰山背斜構造多屬泥質頁巖、透水性極差,起到了地下壩的作用,阻止了地下水向南流入盆地,從而使火焰山北麓,出現了不少由回歸潛水形成的高水位地帶。並在火焰山所有缺口處形成了壹系列的泉水溝。其中主要有:蘇北溝、連木沁溝、木頭溝、葡萄溝、桃爾溝、牙爾奶子溝、大草湖等。泉水流量非常豐富,***計年徑流量為3.54億立方米。這些泉水流出火焰山後,又壹次重復滲入地下,補給了火焰山南部盆地的地下徑流。最後排泄於盆地中心的艾丁湖。該湖面積約為1 OO平方公裏,如按年蒸發量為3000毫米計算,壹年內蒸發消耗水量即為3.O億立方米。按吐魯番水利局資料,目前吐魯番盆地的有水坎兒井***計有1177條,年開采平均流量為l8.57米3/秒。即年徑流量已達5.85億立方米。
根據上述數字來看,已利用的泉水和坎兒井水的水量加上湖面蒸發的水量遠遠超過了地面徑流量。即使以泉水作為回歸水論,可以不計,而坎兒井開采水量和艾丁湖的蒸發量之和也是大於天山水系的地面徑流量。由此證明,地下水的補給來源,除了河床滲漏為主以外,尚有天山山區古生代巖層裂隙水的補給,所以說吐魯番盆地的地下水資源是比較豐富的。加上地面坡度特大等情況,從而構成了開挖坎兒井在自然條件上的可能性。
2.生產發展的需要性
從生產發展條件來看,吐魯番盆地遠在古代漢唐時期就是歐亞交通的孔道、經濟文化交流的要地,雖然該地區氣候幹旱且地面水源非常缺乏,但卻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源和充沛的天然泉水、致使沖積扇緣以下的土地盡是肥美的綠洲。氣候非常炎熱,熱能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達2 30天以上,實屬農業發展的理想地區。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利用天然的泉水進行著農業生產,不但種植著壹般的糧食、油料作物,而且發展著棉花、葡萄、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
這裏的農業生產不僅具有著經濟上的重要意義,而且具有著政治軍事上的重要意義。因此,農業生產上的進壹步發展,必然要求人們開發出更多的地下水源,也就是說,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就是勞動人民開發利用地下水的歷史,通過千百年生產勞動的實踐和內外文化技術經驗的交流,人們終於逐步地找到了壹種開發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坎兒井。
3.經濟技術的合理性
吐魯番盆地雖然埋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等礦產能源,但直到今天尚未大力開采利用。因此不僅對在古代開挖坎兒井的經濟技術條件上有著很大的限制,就是在今天,開挖坎兒井中的動力機械設備仍然是十分缺乏。電力供應也很少,鋼材水泥也是遠地運輸而來。這些條件給修建地面水的水利工程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坎兒井的取水形式,既可節省土方工程,又可長年供水不斷,且當地人民在炎熱的地區久居生活,素有修窯築洞的習慣和經驗。另外人們在掏挖泉水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現坎兒井形式的地下渠道,不但可以防止風沙侵襲,而且可以減少蒸發損失,工程材料應用不多,操作技術亦頗簡易,容易為當地群眾所掌握。這對克服當地經濟技術上各種困難有很大方便,因此,遠在古代經濟技術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各族勞動人民群眾采用坎兒井方式開采利用地下水,就更加顯得經濟合理了。
綜上所述,坎兒井在吐魯番地區的形成具備了三個基本條件,即:
① 在當地的自然條件上,由於幹旱少雨,地面水源缺乏,人們要生產、生活就不得不重視開發利用地下水。同時,當地的地下水因有高山補給,所以儲量豐富。地面坡度又陡,有利於修建坎兒井工程,開采出豐富的地下水源,自流灌溉農田和解決人畜飲用。
② 在當時的生產發展上,由於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要求,以及當時東西方文化的傳播,逼使人們必須進壹步設法增大地下水的開采量,擴大灌溉面積來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因而對引泉結構必須進行改良,采取挖洞延伸以增大其出水量。這樣就逐步形成了雛形的坎兒井取水方式。
③ 在當時的經濟技術上,盡管經濟技術條件水平很低,但坎兒井工程的結構形式可使工程的土方量大為減少,且施工設備極為簡單,操作技術又易為當地群眾所掌握,故坎兒井的取水方式在當時經濟技術條件水平上是比較理想的形式。
新疆坎兒井的起源學說
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問題,根據目前調查了解到的資料,基本上可分為“傳入說”和“自創說”兩類學。在“傳入說”中又可分為“國外傳入說”和“國內傳入說”兩種,現分述如下:
1.傳人說
(1)國外傳入說
這種學說主要認為坎兒井是在1 7世紀由波斯(現伊朗)傳入新疆的,其根據為:
① 名稱基本相同:維吾爾語稱“坎兒孜”波斯語稱“坎納孜”,語言基本相同。
② 人物有證:遠在1 780年(清朝、乾隆)波斯人蘇裏曼(Solimen)前來吐魯番,修築磚塔(現蘇公塔)可以為證。
但這種學說存在下列問題:
① 名稱雖然相同,但也可能是新疆傳入波斯的。
②人物雖然有證,但距今僅有180多年而我們在l962年訪問當地五星公社老坎兒匠阿休木(當時86歲),他認為早在300壹400年前就有了坎兒井。
(2)國內傳入說
這種學說主要認為坎兒井是由今陜西大荔經敦煌傳入新疆白龍堆沙漠地區,然後傳入吐魯番的,其根據為:
① 根據歷史記載:史紀上有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公元前141壹前87年)時代,在今陜西大荔就有了井渠,和漢書西域傳上有西漢屯軍敦煌攻打烏孫時,在今白龍堆沙漠東南土山腳下有取用泉水的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
此外,西漢攻打大宛(今蘇聯中亞細亞薩馬爾旱地區)時,當地人尚不會鑿井。元朝以前歷史均無坎兒井的記載文獻,直到1 2 6 2年(距今7 oo多年)元朝劉郁所寫的“西使記”才有了“井渠”的記載為證,說明國內早有井渠結構,中亞很晚才有水井。
②根據老坎兒井名稱和挖坎兒井的工具名稱以及發現古坎兒井中古物作證:如不少坎兒井是漢人名稱:錢生貴坎,西門坎,東門坎,大長水坎……;工具名稱如單轆、馬轆和在鄯善二堡修水庫中發現地下埋沒很古的,坎兒井中有銅制水煙袋等,說明坎兒井是漢人先來開挖的。
③根據蘇聯專家調查評論,蘇聯水文地質專家B·H·庫寧l957壹l959年來新疆考查後認為吐魯番的坎兒井與蘇聯中亞和伊朗壹帶的坎兒井的結構上和經營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因此,認為新疆坎兒井是兩千多年前由漢族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並經由新疆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發揚光大的。它的老家在陜西大荔,自西漢時代起便在新疆安家落戶了。
但這種說法有如下疑問:
a.陜西井渠是輸送地面水的工程,不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工程,尚有壹定區別。
b.漢語名稱的坎兒井工具,只能證明在挖坎兒井中是漢人參加了制造工具,不壹定能證明坎兒井的歷史,漢人姓名或名稱的坎兒井也不壹定是最早的坎兒井。
c.埋沒的坎兒井僅以銅制水煙袋證明歷史較早且為漢人所開挖的,也不夠充分。因為吐魯番風沙大,埋沒的時間早,也不壹定就是最早的坎兒井。
此外,與這壹學說類似的,還有人認為是林則徐(1785壹l850)發明坎兒井的,同樣存在著時間問題。因為林則徐距今僅有l00多年的歷史,只能說明他對坎兒井倡導有功但與起源關系不大。
2.自創說
自創說主要認為坎兒井是當地各族勞動人民在發展農業生產與幹旱作鬥爭中,經過實踐逐步創造而成的,其理由為:
① 勞動人民開始是利用泉水灌溉,在掏挖和延伸泉水的過程中,發現能增加水量,愈長愈深形成明渠,明渠再深則土方過大,且凍結坍塌易為沙埋沒,故又發展為鉆洞延深取水,形成最早廊道,將廊道延伸後出土運土又感困難,繼而又產生出土的豎井,從而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最初的坎兒井。
② 當地自然條件極為幹旱、地面水源又非常缺乏,客觀條件迫使著人們必須重視地下水源的開發利用,才能保證農業生產發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而在天山南北其他地區則在這方面沒有吐魯番突出。同時也沒有像吐魯番地區地面坡度這樣峻陡,有利於用坎兒井的方式開采利用地下水。
③ 認為吐魯番的坎兒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漢朝(公元前206—220年)以前當地就有了坎兒井。
這種學說存在的問題是:
a.兩千多年的歷史尚缺乏必要的證據(因比陜西井渠還早且無文獻資料證明)。
b.為什麽坎兒井的名稱與中亞壹帶相似?
根據以上所述坎兒井的各種起源學說,各自均具有不同的觀點。我們通過調查分析對坎兒井的起源提出以下幾點初步體會和認識:
① 從坎兒井的名稱上看:新疆、蘇聯、伊朗都有近似語音。似乎是彼此相似,互有聯系的。
② 從坎兒井的結構上看:新疆、蘇聯、陜西、都有些各自的特點,似乎是各自獨立的,互有區別的。
③ 從坎兒井的分布上看:新疆吐魯番盆地確實是較為幹旱的地區,如果坎兒井是傳入的,為什麽在南疆或甘肅的其他傳入路過的幹旱地區,卻沒有很早采用坎兒井呢?
④ 從坎兒井的工具設備上來看:可以證明各族勞動人民都參加了這壹工作,並以漢人為主,進行了鑿井工具的制作。
⑤ 從自然條件上來看:吐魯番確屬最為幹旱缺水的地區,又是地下水非常豐富的地區。,同時地面坡度又是最峻陡的地區。有利於坎兒井的開挖。
根據以上的初步認識和體會,我們認為:
自創說似乎合乎事物發展的規律,但也不能否認傳入說的壹定作用。(如坎兒井的名稱,使用的工具和鑿井技術的傳入等)。
根據歷史條件來看,吐魯番是古代歐亞交通的主要通道(絲綢之路),經濟文化的交流地區,東西方文化技術的傳入對坎兒井的形成是會起到壹定重要作用的。故我們認為坎兒井是在綜合條件下形成的,但傾向於自創說為主,傳入說為負,即:內因為主、外因為副。
但由於這些材料僅為我們的初步調查,尚缺乏歷史考證資料,故關於坎兒井的形成和起源,當前還是壹個需要進壹步研究的問題。
坎兒井的現狀
近年來,吐魯番的坎兒井呈衰減之勢。全疆坎兒井50年代多達1700條,隨著不斷的幹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條。吐魯番地區坎兒井最多時達1273條,目前僅存725條左右。
究其原因,首推吐魯番地區綠洲外圍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據最新衛星遙感監測數據表明,該地區強烈發展荒漠化土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6.87%,而非荒漠化面積僅占總面積的8.8%。水資源日漸短缺,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坎兒井水流量也逐年減少。
隨著吐魯番地區經濟發展,機井得以廣泛使用。機井投資少效率高,開采極其隨意。全地區已有的幾千口機井從地下大量抽水,而全區11億立方米的可利用水資源中,地下水僅占兩個億。比較而言,坎兒井造價高,維護難,導致使用率不斷下降;在地表水利用上,壹些河流上遊修建水庫,大壩截流後,下遊水源便捉襟見肘。已建的柯柯牙水庫和坎兒其水庫,就對其下遊近百條坎兒井直接造成生存危機。
此外,吐哈油田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光壹個吐哈油田,每年就用去吐魯番500萬立方米水。油田用水量非常之大,加之打井極深,地下深水被大量抽走,坎兒井水源間接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坎兒井附近鉆油井,使坎兒井面臨著被汙染的危險。1997年,吐哈油田就曾發生坎兒井上遊的油井與坎兒井交匯,導致油滲水現象。由於缺乏深壹步的監測手段,目前油田對水質的深層影響尚難判斷。
對於坎兒井的日漸式微,各方看法截然不壹。壹種觀點認為,從純經濟角度看,坎兒井已無生存必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坎兒井未免過於落後,夏季易幹涸,冬季水多時又易白白流走,無法蓄存。而水庫可蓄水,隨時進行生態調節。應該任坎兒井自然消亡,優勝劣汰,由水庫等水利設施取而代之。
另壹種觀點則認為,坎兒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貴人文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尤其在強調生態開發的今天,坎兒井具有不可比擬的旅遊開發價值。如果因為今天的短視讓這份人類遺產消失殆盡,我們將愧對子孫後代。
是生存還是毀滅?坎兒井的命運懸而未決。在吐魯番地區工作長達30年的行署副專員蔡炳華痛心疾首:“任其下去,不出30年,坎兒井將不復存在。”
當地人士的態度是:水庫要建,機井要打,坎兒井要保護。據悉,目前吐魯番地區除將坎兒井列入農業水利的壹部分進行維修保養外,還組織了“坎兒井研究會”,並將成立“坎兒井監測站”,隨時觀測坎兒井水位水質等的變化。為將坎兒井的保護納入法制管理軌道,吐魯番地區早在3年前就已起草了《吐魯番坎兒井水資源條例》等有關法規,報請自治區人大批準實施,但至今未見批復。據了解,該地區還準備報請國家及自治區建立坎兒井自然保護區,以避免在新的開發建設中造成新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