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父權社會中,女性扮演的無非就是賢妻和良母這兩種角色,身為女性卻被社會用隔板與外界隔開。她們的交際圈範圍很窄,就是圍繞著所謂的那個婚姻的墳墓,家庭就是婦女壹生為之努力的事業。當時社會中婦女的職責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尊敬和孝順長輩,照看孩子,管理傭人和家務。她們沒有收入的途徑,所以只能依附於家中的男主人,正是這個原因在傳統的女人眼中丈夫是自己全部生活和精神的核心。至於這種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家的夫妻生活模式,在《京華煙雲》中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父權社會,賢淑、明事理的女性都要聽從於家中的男主人,在做事情之前要考慮周全,所有的壹切要為男性著想,她們如若處理不妥就會被冠上諸如不遵守三從四德等帽子,雖然婦女在處理事務紛爭上比男人有本領,然而她們依舊還是男人背後那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她們所作的壹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男人。 姚太太就是這樣壹個獨特的女性。她所做的壹切都是為了維護男權社會的禮教,具體表現在要求女兒裹腳、遵守三從四德、溺愛放縱兒子等這幾件事上。在當時所處的時代壹雙小腳也是衡量女性美的標誌。在眾人看來女人的腳不管從大小、還是胖瘦上來看,都不屬好看和完美,因此女人擁有壹雙小腳就更完滿了。“小腳的美,除去線條和諧勻稱之外,主要在於壹個“正”字。”所以身為舊禮教的姚太太要求自家的女兒裹腳。其次身為女性要做到三從四德,她對自家女兒的嚴格是傳授給女兒們她從小接受的儒家傳統教育。雖然女兒們是出身在富貴之家,但是她們長大也要嫁為人妻,所以她要求女兒們要勤儉節約、賢惠、服從、端莊、為人處世明事理、善於管理家務、教育子女,還要學習烹飪和裁剪。除此之外她們還需要學習社交禮節,例如怎樣送禮和回禮,記住各個節氣的名稱,如何操辦紅白喜事等等。姚家姐妹和孔立夫在西山關於書法的爭論,被身為母親的她認為那是女子沒有教養和不講文明的體現。因為這件事她們還遭到了姚太太嚴厲的指責,也許在姚太太的眼中她們的做法不符合當時社會女性應遵守的禮教。而且身為壹個女性在公眾的場合和壹個男性進行爭論在壹定程度上而言會有損他們姚家的顏面。更貼切的來說會讓自己的男人也就是姚思安丟失顏面。能夠看出姚太太的封建思想還是深深地浸入骨髓的。
? 姚太太對兒子十分的溺愛和放縱。說來姚太太的家也可以算的上是中產階級了。但是姚太太不識字,尤其在生了姚家的長子體仁之後,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兒子。在體仁孩童時期就不加管束,甚至縱容體仁在自己的面前打丫鬟的巴掌,還允許自家的兒子騎著壹匹烈馬在城裏的街道上亂跑。體仁根本就不削於遵守規矩,去朋友家吃飯仿佛和處在自家壹般飯還未吃完就和丫鬟去玩耍了。因為在姚太太的心中體仁是個男孩子而且還是家中的長子,他將來是要繼承家產的,而且家中的香火還要靠他來延續,最後導致了她心目中的希望桀驁成性無法管教,這些事情的發生和她從小接受的封建禮教思想是分不開的。
? 門第和封建迷信思想在姚太太的身上也是呈現的淋漓盡致,富家長子姚體仁和出身卑微的銀屏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事情的發生肯定逃不過姚太太的眼睛,姚太太第壹時間出來反對她兒子和銀屏的愛情。因為銀屏是個丫鬟,出身卑微配不上身份高貴的體仁,他們的愛情不存在門當戶對。在她的心中兒子應該找壹個身份地位相同的且三從四德的女人來當自己的兒媳婦,這樣壹來她們的家庭不會因此丟人,而身為長房兒媳還可以重操自己的舊業。事與願違,最後體仁和銀屏二人都離開了人世。姚太太聽說有個頂香的仙婆就坐馬車去找仙婆,仙婆招來了銀屏的魂魄告知她壹些事情,從那以後姚太太變得更加的虔誠,請尼姑念經,自己去寺廟燒香拜佛。也許在祈求銀屏的原諒,也許在為自己的投胎積贊福份。
? 其實在壹定程度上來說姚太太也是被封建思想迫害的主體,她的壹生都是在圍繞著她的家,她的丈夫,她的孩子,也就是過著夫唱婦隨、處理事務的生活,她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她的人生是在封建禮教的婦女的影子下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