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騷亂,以總統出走而告壹段落。但是,如果說烏克蘭發生了壹場“革命”,那麽這場革命僅歸咎於亞努科維奇的棄歐投俄,顯得有些偏頗。政壇的腐敗現象、國庫的空虛、國內東西部的不均衡發展,西方與俄羅斯的暗戰,以及特種部隊對示威者的強硬態度,將烏克蘭本就脆弱的政治平衡打破。
1、歐洲誘惑
烏克蘭西部眾多的中小企業家。不同於擁有豐富煤炭鋼鐵和重工業資源的東部,西烏克蘭的商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當地企業主要的貿易對象是波蘭,他們希望政府能夠和歐盟簽署協議,推動當地的貿易和投資。亞努科維奇給了他們兩年的希望,但他在最後壹刻拒絕這麽做時,利沃夫人的不滿爆發了。
2、腐敗嚴重,正常做生意不賺錢
烏克蘭政界貪汙腐敗,他的生意越來越差,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低。
3、國家分裂,克裏米亞升起俄國旗
在說烏克蘭語的西部地區毫不猶豫地站在基輔獨立廣場的抗議者身後,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許多人卻退後了,還有人做出了相反的選擇。2月27日,烏克蘭南部克裏米亞地區自治***和國的議會大樓上,悄然升起了俄羅斯國旗。
4、國庫虧空,國家到了破產邊緣
除去政治危機,烏克蘭還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危機。
5、武力鎮壓,“金雕”特種部隊折翼
因為直接聽命於內政部,“金雕”特種部隊直接被亞努科維奇用來對示威者進行清場。然而,特種部隊的清場,卻加速了亞努科維奇喪失權力的步伐。
2月20日,烏克蘭原總統亞努科維奇仍然權力在握。雖然遭到反對派逼宮,亞努科維奇拒絕辭職,希望與反對派達成和解。21日,亞努科維奇在外界壓力之下與反對派達成和解協議,其核心內容就是讓權給議會。隨後,亞努科維奇失去權力保護,無奈逃往俄羅斯。
6、將權力讓給議會
在簽署和解協議前,烏克蘭實行總統議會制。實際上,烏克蘭自1991年獨立以來,壹直實行總統議會制。總統是國家首腦和最高行政長官,並且負責組建內閣和任命總理。同時,還負責任命其他部委負責人,並有權罷免總理,議會無法對總統形成有效制約。亞努科維奇2月21日與反對派簽署和解協議後,烏克蘭議會迅速投票恢復了2004年憲法,烏政體回歸議會總統制。議會總統制與總統議會制區別明顯,總統權力被削弱,議會權力得到實質性擴大。總統失去了監督總理活動和否決政府法律文件的權力,議會多數派負責組建內閣。和解協議簽署後,亞努科維奇所在的地區黨大量議員倒戈,宣布退出地區黨,議會被反對派控制,亞努科維奇失去了對國家權力的控制。
亞努科維奇失蹤後,烏克蘭議會趁機宣布亞努科維奇“自動失去權力”,由新議長、前總理季莫申科的盟友圖爾奇諾夫暫行總統職權。季莫申科的另壹個盟友、祖國黨領導人亞采紐克出任新政府總理,反對派完成了對亞努科維奇的“搶班奪權”,並獲得歐美國家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