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成功飛上太空的載人宇宙飛船有哪些?

成功飛上太空的載人宇宙飛船有哪些?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壹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裏·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飛船用了108分鐘繞地球運行壹圈後,在薩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壹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使蘇聯在與美國開展的載人航天競賽中贏得了世界第壹。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駕駛米格15殲擊機訓練時,因飛機事故遇難身亡。

1961年5月5日,美國第壹位進行亞軌道飛行的航天員艾倫·B·謝潑德駕駛美國“水星”MR3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亞軌道飛行,美國因此成為繼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1961年5月2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國會宣布:在60年代結束之前,美國要把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面。從此,美國正式開始實施舉世聞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計劃。這是在與蘇聯之間展開的誰第壹個把人送上天的競賽中失利後,美國發起的又壹個競賽項目。

1962年2月20日,美國發射載人飛船“水星”6號,航天員歐約翰·H·格倫中校駕駛“水星”6號飛船繞地球飛行3圈,歷時4小時55分23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倫因此成為美國第壹個進入地球軌道的人。

1962年8月11日,蘇聯發射載有尼古拉耶夫少校的“東方”3號飛船上天。8月12日,蘇聯發射載有波波維奇中校的“東方”4號飛船上天。“東方”4號與“東方”3號首次在太空實現載人飛船的交會飛行,最近相距5公裏,第壹次從太空傳回電視。

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壹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中尉駕駛蘇聯“東方”6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船繞地球飛行48圈,歷時70小時50分,19日返回。

1964年10月12日,蘇聯成功發射載3人的第二代載人飛船“上升”1號。航天員科馬羅夫、耶戈洛夫和費捷斯托夫駕駛飛船繞地球飛行16圈,歷時24小時17分,返回於庫斯塔奈地區。這是蘇聯、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壹次載3人飛行。

1965年3月18日,蘇聯發射載有別列亞耶夫、列昂諾夫的“上升”2號飛船。飛行中,列昂諾夫進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壹次太空行走,他在離飛船5米處活動了12分鐘,完成了目視觀測、拆卸工作及其他實驗。

1965年3月23日,美國成功發射第二代載人飛船“雙子星座”3號。飛船乘載著美國航天員格裏索姆中校和約翰·楊少校,繞地球飛行5圈,歷時4小時53分鐘。這是美國首次載2人飛行。

1965年6月3日,美國發射載有航天員麥克迪維特上尉和懷特上尉的“雙子星座”4號飛船,繞地球飛行62圈。懷特到艙外行走21分鐘,用噴氣裝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機動飛行。這是美國第壹次太空行走。

1965年12月15日,美國發射“雙子星座”6號飛船,飛船載有希拉中校和斯坦福爾德上尉。飛船繞地球飛行16圈,歷時25小時51分鐘。此次飛行是與12月4日發射的“雙子星座”7號交會,並保持近距離編隊飛行,最近時約0.3米。這是美國載人飛船第壹次空間交會飛行。

1966年3月16日,美國發射載有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雙子星座”8號,繞地球飛行6.5圈,歷時10小時41分。飛行中首次實現載人飛船與壹個名叫“阿金納”的對接艙體對接。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壹次空間對接。

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4A飛船在發射臺上進行登月飛船的地面試驗。飛船內坐著曾參加過“水星”號、“雙子星座”飛船飛行的格裏索姆上校、美國第壹個完成艙外活動的懷特中校和第壹次準備參加太空飛行的查菲少校。突然,充滿純氧的座艙起火爆炸,3名航天員當即燒死。

1967年4月23日,蘇聯用“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第三代飛船“聯盟”1號。4月24日飛船返回時,因降落傘故障,飛船墜毀於烏拉爾奧倫波克附近,航天員科馬羅夫不幸遇難。

1968年4月14日,蘇聯發射宇宙212號無人飛船。飛船在軌運行中與後來發射的宇宙213號無人飛船自動對接。這是蘇聯完成的第壹次空間對接。

1968年10月11日,美國發射“阿波羅”7號飛船。航天員希拉、艾西爾和坎寧哈姆繞地球飛行163圈,歷時260小時9分鐘,22日返回。這是“阿波羅”飛船的第壹次載人地球軌道飛行。

1968年12月21日,美國發射載有波爾曼、洛弗爾和安德斯的“阿波羅”8號飛船。飛船進入距月面112公裏的月球軌道上飛行了10圈,時間20小時6分鐘,並向地球發回電視。27日返回。這是世界上第壹艘繞月飛行的載人飛船。

1969年7月16日,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第壹次把人送上月球。飛船上載有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3名航天員,經過75小時50分鐘的飛行後,進入環月軌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時間2時56分,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將左腳踏到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壹個踏上月球的人,並說出了壹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對壹個人來說,只不過是小小的壹步,可是對人類來講,卻是巨大的壹步。”19分鐘後,奧爾德林跟著也踏上了月球。他們在月面插上美國國旗,放置科學儀器,搜集22公斤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活動了2小時31分40秒。

1970年4月11日,美國發射載有航天員洛弗爾、海斯和斯威加特的“阿波羅”13號飛船進行第3次登月飛行。飛行56小時後,飛船離地球33萬公裏,差不多接近月球時,因兩個紐扣大的恒溫器開關故障,使服務艙燃燒電波貯氧箱爆炸,艙內許多設備遭損壞,氧氣和水也損失過半,航天員洛弗爾、海斯和斯威加特面臨葬身太空之災。但他們臨危不懼,按地面科學家們精確計算的軌道和地面指揮員的命令,手動操縱飛船,使用登月艙的氧氣和動力,於4月17日成功地返回地球,創造了航天史上死裏逃生的奇跡。

1970年6月1日,蘇聯發射載有航天員尼古拉耶夫和謝瓦斯基揚諾夫的“聯盟”9號飛船。飛船繞地球飛行268圈,歷時424小時59分,創造了載人飛行史上的新記錄。

1971年4月19日,蘇聯用“質子”號火箭發射世界上第壹個載人空間站“禮炮”1號。“禮炮”1號空間站於1971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墜毀,***飛行了175天。運行期間對接了兩艘“聯盟”號飛船,其中“聯盟”11號的航天員進站工作了3星期。此後壹直到1982年,蘇聯又連續發射了“禮炮”2~5號空間站和第二代“禮炮”6號、7號空間站。

1971年6月6日,蘇聯發射載有航天員多勃羅沃爾斯基、帕查耶夫和沃爾科夫和“聯盟”11號飛船。飛船成功地實現了和“禮炮”1號空間站的對接、在軌運行24天後,在返回途中,返回艙空氣泄露,返回地面時,人們發現未穿航天服的3

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1971年12月7日,美國發射載有塞爾南、埃文斯和施密特的“阿波羅”17號飛船。11日到達月球,兩名航天員在月面逗留75小時,在月球軌道上釋放了壹顆衛星。飛船19日返回。這是人類迄今最後壹次載人登月飛行,也是“阿波羅”飛船第7次登月飛行。

1973年5月14日,美國用“土星”V火箭發射名為“天空實驗室”的空間站。後與多艘“阿波羅”飛船對接,先後有3批9名航天員到其上工作。原預計“天空實驗室”能運行到1982年,但終因空間站故障嚴重,無法正常使用,其運行軌道急劇下降,於1979年7月12日墜落於南印度洋澳大利亞西南水域。這是美國發射的第壹個載人空間站。

1975年4月5日,蘇聯發射載有拉紮列夫和馬卡羅夫的聯盟18A飛船,準備與禮炮4號對接。火箭第3級點火不久,正值火箭上升到144公裏的高空時,因制導系統發生故障,飛船在空中翻滾,並偏離預定軌道。地面控制中心不得不發出應急救生指令,使火箭緊急關機,返回艙與飛船分離,航天員按應急方案返回,在西伯利亞西部山區安全著陸。飛行只進行了22分鐘。這是載人航天以來,第壹次因火箭飛行不正常而成功地采取的應急救生措施。

1975年7月15日,蘇、美發射飛船進行聯合對接飛行。首先發射的是載有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和庫巴索夫的“聯盟”19號飛船。發射後7.5小時,美國“阿波羅”18號飛船載著美國航天員斯坦福爾德、斯萊頓和布蘭德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7月17日,“阿波羅”18號飛船和“聯盟”19號飛船成功地對接。飛船對接狀態保持了兩天,美蘇航天員實現了飛船間的互訪。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個競爭對手難得的“太空握手”。

1981年4月12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壹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此後又陸續建造了“挑戰者”號、“亞特蘭蒂斯”號、“發現”號和“奮進”號航天飛機。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僅73秒後即爆炸,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途中解體,機上7名航天員再次遇難。盡管如此,美國航天飛機投入運營22年來,已成功飛行111次,在太空部署過衛星、維修過“哈勃”、完成了無數科學試驗,是目前正在建造中的國際空間站的主要運送工具。

1984年7月17日,蘇聯發射“聯盟”T12號飛船升空。船上載有紮尼拜科夫、沃爾克和女航天員薩維卡婭,與“禮炮”7號空間站-“聯盟”T10號飛船聯合體對接。25日,薩維茨卡婭和紮尼拜科夫壹起進行了3小時35分鐘的艙外活動。薩維茨卡婭成為世界上第壹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1986年2月20日,蘇聯發射了第三代長期載人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此後歷時10年,直到1996年4月26日,蘇聯(俄羅斯)才建成由核心艙、“量子”1號艙、“量子”2號艙、“晶體”艙、“光譜”艙和“自然”艙組成的完整的“和平”號空間站。2003年3月23日,“和平”號在繞地球飛行8萬多圈、行程約35億公裏、超期服役近10年後,墜毀在太平洋預定海域。作為世界上第壹個長期載人空間站,“和平”號是20世紀質量最大、載人最多和壽命最長的航天器,堪稱“壹代天驕”!在“和平”號天馬行空近15載中,***接待了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航天員100多人次。其中俄羅斯航天員在“和平”號上創造了兩項太空飛行紀錄:壹項是由玻利亞科夫創造的、人在太空連續生活和工作438天的世界紀錄,另壹項是由阿夫傑耶夫創造的、在太空飛行累計時間達748天的世界紀錄。科學家們利用“和平”號空間站進行了包括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與應用、空間科學、對地觀測等眾多領域的成千上萬項科學實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碩成果。

1995年6月27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載著5名美國航天員和2名俄羅斯航天員升空,首次實現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飛行。此後壹直到1998年,美國航天飛機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進行了8次對接飛行,所取得的成功經驗降低了目前正在組裝的國際空間站裝配和運行中的技術風險。

1996年9月26日,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工作的美國女航天員露西德乘“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返回地面。露西德在太空生活了188天,打破了俄羅斯航天員康達科娃創造的女性在太空飛行的最高紀錄。

1998年11月20日,俄羅斯用“質子”K火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壹個部件——“曙光”號多功能艙送入太空,建造國際空間站的宏偉而艱巨的任務從此拉開了帷幕。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和俄羅斯牽頭、歐洲11國(即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丹麥、挪威、瑞典和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16個國家建造的,預計要到2006年才能全部建成。建成後的國際空間站長110米,寬88米,大致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總質量達400余噸,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設施最為先進的人造天宮,運行在傾角為51.6°、高度為397公裏的軌道上,可供6~7名航天員在軌工作,之後國際空間站將開始壹個為期10~15年的永久載人的運行期。

2001年4月28日,世界上首位太空遊客、美國富翁蒂托搭乘“聯盟”TM32號飛船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出發,到國際空間站上旅遊觀光8天,5月6日返回地面。蒂托此行耗資2000萬美元,除了太空觀光外,他還負責飛船的壹部分無線電通信、導航和供電任務,並與俄宇航員壹起執行了對地觀測任務。蒂托的太空之旅開創了太空旅遊的新時代。2002年4月25日~5月5日,世界上第二位太空遊客、南非億萬富翁馬克·沙特沃斯也在太空度過了10天的時光,其中8天生活和工作在國際空間站上。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壹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壹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誌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淩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壹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飛船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誌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誌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誌剛身著中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神舟八號”於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升空後2天,“神八”與此前發射的“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12天後,神舟八號飛船脫離天宮壹號並再次與之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壹系列關鍵技術。2011年11月16日18時30分,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分離,返回艙於11月17日19時許返回地面。

2012年6月16日,我國第四艘載人飛船於18點37分24秒神舟九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景海鵬、劉洋、劉旺順利升空,展開對接天宮壹號的工作。

“神舟十號”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成功發射。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