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行業;國際化;法律;宏觀調控
環境立法進入21世紀的中國,壹個新名詞——物流越來越受到關註。隨著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商品的交易時間等於或接近於零,未來物流時間將占流通時間的90%。物流產值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極大地制約著未來的經濟發展。可以說,現代經濟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流水平。走向21世紀的物流技術,既是企業戰略的“商務物流”,也是實現向全社會供應物資的“社會物流”,進而是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形成多元化網絡所必需的“全球物流”。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商機,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可以預見,21世紀將是國際物流大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物流業將呈現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標準化和社會化的特征。
最近,物流成了社會的熱門話題。筆者認為,隨著這個名詞的過度炒作,暫時形成了壹個誤區,就是物流似乎被認為是壹個特殊的行業,需要什麽特殊的政策來支持。2002年4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接受了“入世後產業對策”的研究課題。這是中國首次啟動物流行業運營政策的制定。經過調研,協會出了壹個初稿,要求有關部門制定壹些優惠政策,比如降低稅率、統壹納稅、降低土地開發成本等。,作為發展物流業的支持。這份初稿確實反映了當前業界的普遍看法,但最終被相關部門否定。為什麽?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面對國際市場的產業政策調整會直接涉及到管理理念的改變,比如政府放棄對市場供求的控制。政府管理部門不僅要從市場開放的角度看待入世和產業國際化,還要考慮如何在管理理念上適應入世帶來的變化。在制定產業政策時,我們必須更加註重為最廣義的經濟發展創造環境和條件,而不是直接幹預經濟。物流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是當前的當務之急,但它不是壹個特殊的產業。面對國際競爭環境,政府不需要任何特殊支持。政府應該從宏觀上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管理,打破地區之間的壁壘和部門壟斷,營造壹個符合國際標準的良好環境來扶持這壹行業。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壹就是進壹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現代物流壹般是指原材料和成品從起點到終點的有效流動及相關信息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分揀、配送、信息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壹體化的綜合服務。這是壹場觀念的革命。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物資運輸,而是涵蓋了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包括制造前的原材料運輸和商品銷售前的倉儲,並增加了壹項傳統運輸行業從未有過的、對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都有積極影響的功能——配送。產品制造商可以要求運輸商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數量將原材料直接送到制造車間,這樣就不需要建倉庫存放材料;產品廠家可以根據賣家的銷量直接給商場發貨,讓商場無倉運營。生產商和銷售商不僅省去了倉儲的麻煩,還“以銷定產”、“以銷定貨”,避免了大量資金被占用,減少了積壓和滯銷商品,最終讓利於消費者。這個行業幾乎橫跨所有部門,包括運輸、倉儲、內貿、外貿等。,並受到多部門的制約,需要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加入WTO後,中國市場將與世界市場緊密相連,物流也將面臨全球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國際物流和國內物流密不可分,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從重要性和復雜程度來看,國際物流遠遠超過純國內物流。全球物流運作的環境遠比國內物流復雜,可以用四個D來概括:距離、單證、文化差異、客戶需求,即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物流活動更長,單證更復雜,產品和服務中客戶需求不可預測,要滿足各種文化差異的需求。國際物流的復雜環境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完成周期長、運作方式復雜多樣、物流系統壹體化、重視聯盟作用。
物流業面臨的復雜國際環境需要各種法律法規的指導和支持。1990年,日本頒布了《物流法》,極大地促進和保障了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在實踐中取代了國內運輸法的地位。目前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筆者認為立法條件還不充分,但需要盡快積累。要根據物流業的實踐,盡快研究制定符合國際標準、有世貿組織規則支撐的各項法律法規。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國物流市場的準入條件和資質沒有法律可循。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物流公司也紛紛入駐國內市場。由於這些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國際物流經營者法律地位和風險責任的變化,為保證市場有序發展,便於管理,應盡快建立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現有的民法和工商登記法只是對運輸代理企業的開業做了壹些規定和細化的要求。國內現有的物流從業者多為第三方物流商,其原始身份多為運輸代理和貨運代理。在這些企業向國際物流從業者轉型的過程中,其法律地位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比如在現有的合同法中,對於運輸合同和倉儲合同都有確切的規定。在這些傳統的合同當事人中,承運人或倉儲方需要是實際管理運輸和倉儲的人,運輸代理人或倉儲代理人只能作為托運人的代理人訂立合同。代理人必須有委托書,並根據授權範圍以委托的名義簽字,對委托單位直接產生權利和義務。托運人與代理人之間的糾紛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關於代理的規定,承運人與委托人之間的糾紛適用合同法和海商法。在現代物流中,這些原始的代理人成為合同的當事人,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合同。現代國際物流是生產企業和儲運企業之間利潤整合的最佳渠道,也是生產企業和儲運企業之間經營活動有機銜接所必需的系統綜合和總成本控制。物流的服務者不再像以前的代理那樣只把傭金作為自己的利潤,而是有了自己新的利潤來源和新的權利義務。相應的,物流方的投資風險和責任風險在增加,責任範圍在擴大。不再對代理行為負責,是作為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責任限制也可能喪失。與國內物流相比,國際物流難度更大,涉及資金多,責任風險大。因此,物流從業人員的資質限制對規範市場具有重要作用。在美國,物流行業的審批制度相當嚴格,物流公司的註冊資本都有相應的規定,公司的財稅制度比較特殊,公司經理也需要有壹定年限的經驗。規範物流行業資質,為我國物流行業未來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關於物流行業的行業標準,我國沒有合適的法律或國家行政。國際物流業務的復雜性要求我們盡快明確物流從業人員的法律地位、責任範圍和責任限制。國際操作的另壹個復雜點是,國際操作需要的文件數量多而復雜,操作形式多而難。要盡快建立全國物流協會的標準交易條件和操作規範,制定統壹合法有效規範的文件。在這方面,日本等發達國家成熟的法律法規值得借鑒,但需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從行業的縱向來看,現代物流業向國際市場的發展,會促進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海洋運輸等運輸行業的發展,也會對跨國公司的國際貿易和經濟活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相應地,它的發展也受到許多其他專業部門的制約。在中國傳統的管理法規中,碎片化嚴重,阻礙了中國物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的規模經營,也讓國外物流從業者對中國內地市場望而卻步。比如在中國,每個省只有壹部公路法,這讓跨省經營者無所適從。鐵路和海運集裝箱的標準不壹樣,增加了相應的成本。各部門應根據WTO的國際慣例,完善自己的專門法律法規,消除弊端,對國際物流的發展給予政策支持。
專業部門也要根據國際信息社會的快速變化,在立法上走在時代的前面。電子商務是促進國際物流發展的最有效手段,但我國的網絡法律相對落後。比如我國電子認證沒有統壹標準,電子簽名法出臺過於落後,不利於網絡經濟的有效管理,也會影響物流的發展效率。此外,建立各種程度的自由港和保稅倉庫制度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將為國際貿易創造良好的環境,吸引貨物,增加港口航班密度,同時吸引國際物流向港口中轉,有利於將港口建設成為國際物流網絡的樞紐,促進國際物流的發展。
中國的物流業雖然起步較晚,但也使我們能夠吸收他人的經驗,使行業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比如物流行業引發的環境問題,將是未來社會關註的焦點。國外現在非常重視3R原則,即減少、再利用和再循環。[1] (P.41-43)如果說物流行業對包裝材料的選擇有嚴格的規定,那麽在回收再利用方面也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法律形式確定對汽車排放的控制,明確規定測量方法和限值標準。這些法律法規在壹定程度上保證了國際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應該與國際接軌的壹個方面。
隨著入世後市場的開放和信息時代的不斷變化,物流業面臨著國際化的大發展,需要更加科學、合理、高效、透明的政策和法律環境。現代物流業立法成為當務之急,需要突破性發展,從根本上改善物流業法律環境,全面構建立體物流網絡,為我國現代物流業的國際化騰飛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二、探索綠色物流的理論和發展路徑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惡化的程度加深。作為經濟活動的壹部分,物流活動也面臨著環境問題。必須從環境的角度改進物流系統,形成綠色物流管理系統,這是21世紀物流管理的新趨勢。本文分析了綠色物流的三大理論基礎,並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實施綠色物流管理的各種措施。
關鍵詞:綠色物流;綠色交通;綠色包裝;綠色配送加工
綠色物流是指在抑制物流對環境的危害的同時,凈化物流環境,充分利用物流資源。隨著環境資源惡化的加深,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越來越大,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利用和保護。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物流系統需要從環境角度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壹個環境物流管理系統。這種物流管理體系建立在維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改變發展與物流、消費者生活與物流的單向關系,形成既能促進經濟和消費健康發展,又能抑制物流對環境危害的物流體系,即向綠色物流轉變。因此,現代綠色物流管理強調整體和長遠利益,強調全方位關註環境,體現企業的綠色形象,是物流管理的新趨勢。
壹、綠色物流的理論基礎1)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威脅後代滿足需求能力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需求的過程。1987國際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我們* * *有未來》研究報告指出,當今時代的資源開發利用必須有利於下壹代環境的維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此,為了實現長期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來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這壹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也適用於物流管理活動。由於物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必須采取各種措施維護自然環境,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現代綠色物流管理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形成物流與環境的互補關系,從而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實現環境與物流的* * *共生。
2)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在再生產過程中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和價值增值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物流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包括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價值轉化和價值實現。因此,物流涉及經濟和生態環境兩個系統,自然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然而,傳統的物流管理未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過分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效益,導致整體社會效益的下降。經濟效益主要涉及當前和局部利益,環境效益關系到宏觀和長遠利益。現代綠色物流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綠色物流以經濟學壹般原理為指導,以生態學為基礎,研究物流與生態系統的經濟行為、經濟關系和規律之間的關系,以尋求在生態平衡、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條件下,生態與環境的最佳結合和協調發展。
3)生態倫理理論生態倫理迫使人們深刻反思物流過程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為了人類健康安全地生存和發展,為了子孫後代的切身利益,人類應該自覺維護生態平衡。這是時代賦予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人類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綠色物流正是從生態倫理中獲得道德支持的。
二、如何實施綠色物流管理作為當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物流管理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企業,都應該加強物流管理,構建綠色物流發展框架。
1)政府綠色物流管理措施管理發生源:主要管理物流過程中環境問題的來源。由於物流活動的增加和配送服務的發展,在途車輛增多,必然導致汽車汙染的加重。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源頭:(1)制定相應的環保法規,限制尾氣排放和車輛類型;采取措施推廣使用符合限制條件的車輛;推廣使用低汙染車輛;限制車輛產生的噪音。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國不斷加強對汙染源的控制。例如,北京市頒布了兩個階段的大氣汙染控制目標,不僅對新生產的車輛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標準,還對現有車輛進行了改造。在鼓勵車輛更新換代的同時,采取了限制行駛路線、增加車輛檢測頻次、按汙染物排放量收取排汙費等措施,處理後的車輛汙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
運量管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企業由自用汽車運輸向營業卡車運輸轉變;促進企業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發展* * *同配送;政府統籌物流中心建設;構建現代物流管理信息網絡,從而最終實現物流效率,尤其是提高中小企業的物流效率。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減少貨物流量,有效消除錯時運輸,緩解交通擁堵,提高貨物運輸效率。
交通流量管理:政府投入相應資金在城市中心區建立環形道路,制定相關道路停車管理規定;采取措施使交通管理系統現代化;實施公路與鐵路的互通式發展。以減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效率,達到環保的目的。
推廣綠色物流,除了加強政府管理外,還應重視民營綠色物流的倡導,強化企業的綠色管理意識,發揮企業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從而形成自律的物流管理體系。
二)企業綠色物流管理措施綠色運輸管理發展* * *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指由多個企業共同組織實施的配送活動。幾個中小型配送中心聯合起來給某個區域的客戶配送,主要是指某個區域的客戶需要的物品數量少,使用的車輛沒有滿載,配送車輛利用率不高的情況。* * *同配送可分為兩種:* *以托運人為主體的同配送和* * *以物流企業為主體的同配送。從貨主的角度來說,通過* * *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型批發商,如果他們各自的配送難以滿足零售商的多批次和小批次配送要求。采用* * *同配送,發貨人可以實現少量配送,收貨人可以統壹驗貨,達到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目的;從物流企業來看,尤其是壹些中小物流企業,由於資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制約,由於運輸量小、效率低、車輛使用多、業務單壹承包,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受到限制。如果我們互相合作,采用* * *同配送,通過信息網絡籌集資金、大宗貨物、提高車輛利用率的問題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 * *隨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員、物資、資金、時間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錯運輸,達到緩解交通、保護環境等社會效益。
采用聯運方式:聯運是指吸收鐵路、汽車、船舶、飛機等基本運輸方式的優點,有機結合,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多運輸方式的壹種商品運輸方式。這種運輸方式以集裝箱作為連接各種工具的共同媒介,起到促進復合直達運輸的作用。所以要求裝載工具和包裝尺寸要標準化。由於全程使用集裝箱等包裝形式,可以減少包裝支出,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貨損貨差。聯合運輸方式的優勢在於:它克服了單壹運輸方式的固有缺陷,從而保證了運輸過程整體的優化和高效;另壹方面,從物流渠道的角度,有效解決了地理、氣候、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種市場環境差異造成的商品在產銷空間和時間上的分離,促進了產銷的緊密結合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運作。
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除供需雙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壹種商業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由這些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向供應商或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務,可以從更高的角度、更廣的範圍考慮物流合理化,簡化配送環節,進行合理運輸,有利於在更大範圍內合理利用和配置物流資源,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帶來的資金占用、運輸效率低、配送環節復雜、增加企業負擔、增加城市汙染等問題。當壹些大城市的車輛分布大大飽和時,專業物流企業的出現減少了大城市的運輸車輛數量,從而緩解了物流對城市環境汙染的壓力。此外,企業還應使用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和環境的原材料作為各種交通工具的動力,如液化氣和太陽能作為城市交通工具的動力;或者響應政府號召,加快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
綠色包裝管理綠色包裝是指使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包裝。綠色包裝的途徑主要包括:推動生產部門采用盡可能簡單的、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裝;在流通過程中,應采取措施實現包裝的合理化和現代化:確定包裝基本尺寸的標準,即包裝模塊化。包裝模塊標準確定後,進入流通領域的各類產品都需要按照模塊規定的尺寸進行包裝。模塊化包裝有利於小包裝的收集,集裝箱和托盤用於包裝和裝載。如果包裝模塊能夠與倉儲設施和運輸設施的尺寸模塊統壹,也將有利於運輸和儲存,從而實現物流系統的合理化。
包裝的大型化、集裝箱化:有利於物流系統在裝卸、搬遷、儲運過程中的機械化,加快這些環節的作業速度,減少單位包裝,節約包裝材料和包裝成本,保護貨物。例如集裝箱、集裝袋、貨盤和其他集裝箱通道。
多次使用、重復使用的包裝和廢棄包裝的處理:采用通用包裝,對返回使用沒有特殊安排;采用周轉包裝,可重復使用,如飲料、啤酒瓶等。梯級利用,將壹次性使用後的包裝轉化為其他用途或簡單處理後再轉化為其他用途;廢棄包裝材料被回收並轉化為其他用途或制成新材料。
新型包裝材料和包裝用具的開發:發展趨勢是包裝高度功能化,用較少的材料實現多種包裝功能。
綠色配送加工配送加工是指包裝、分割、計量、分揀、組裝、標價、貼標、商檢等簡單操作。,適用於從生產地到使用地的物品。流通加工生產率很高,也是流通部門可以為環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的領域。綠色配送加工主要包括兩項措施:壹是變消費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通過規模經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汙染。比如餐飲服務行業集中加工食品,減少家庭分散烹飪帶來的能源和空氣汙染;二是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造成的廢棄物汙染。比如流通部門對蔬菜進行集中加工,可以減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的傾倒,以及相應的環境處理問題。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廢棄物物流的管理必然導致未來大量廢棄物的產生。雖然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來加快垃圾處理和控制垃圾物流,但從整體來看,大量垃圾的出現仍然對社會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垃圾處理困難,並將導致社會資源的枯竭和自然資源的惡化。因此,21世紀的物流活動必須有利於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全球環境的維護。
廢舊物流是指在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運輸、儲存,並配送到專門處理場所的物理流動。廢舊物流的作用是忽略物品的價值或者物品沒有再利用價值,只從環保出發,焚燒或者運到特定的地方堆放掩埋。為了減少廢棄物物流,需要實現資源的再利用(處理後回收)和再利用(處理後轉化為新的原料)。因此,應該建立壹個包括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廢物回收體系。要實現上述目標,企業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物流效率,還要從整個產供銷供應鏈的角度來組織物流,而且隨著這種供應鏈管理的進壹步發展,還必須考慮廢棄物的回收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與交易對手實現效率;供應鏈物流追求從生產到消費和流通的所有人的利益;循環物流要追求從生產到廢棄全過程的效率,這是21世紀綠色物流管理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