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上黨梆子的介紹

上黨梆子的介紹

[編輯本段]四大梆子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壹,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1.起源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壹般認為它發源於今長子壹帶。雖名梆子,實為昆(昆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臺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壹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昆曲:陽城縣上伏村大王廟戲臺,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昆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余條康、乾間的舞臺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壹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書的《潞安府誌》卷八記有長子縣知縣王巨源曾禁“喪葬演戲”壹事,稱“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禁,用者漸少”。這說明18世紀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已相當頻繁。另外,乾隆年間已有山西澤州羅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戲組成的三合班在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見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

上黨梆子較早的壹個職業班社是晉城的“鳴鳳班”。據晉城縣青蓮寺殘碑記載,壹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現在確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壹個班社,壹直延續到1945年晉城解放。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余年矣。” 據說,在明朝末年,陽城縣有壹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的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翺鳴的***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壹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壹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 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壹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旋律,並培養出了壹些知名的演員。

上黨梆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兩大流派。“州底”派流行於原澤州府管轄的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晉城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壹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潞府”派流行於隸屬潞安府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平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嶽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2.鼎盛時期

清鹹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壹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壹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渺、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嶽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醜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縣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壹批藝術骨幹。

1954年,長治地區將專區勝利劇團和高平縣朝陽劇團合並,組建為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分團,專演梆子戲。1956年,組織長治專區戲曲赴京匯報演出團,在京演出了經加工整理的《三關排宴》、《天波樓》、《皮秀英打虎》等傳統戲,受到好評,湧現出吳婉芝、郝聘之等壹批傑出女演員。1959年初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線慰問團演出第三團到福建演出。這時,省內計有上黨梆子職業劇團15個,演職人員1000多人。另有省戲曲學校晉東南分校1所,為上黨梆子培養後繼人才。1985年,***有上黨梆子劇團12個。

上黨梆子在山東菏澤地區和河北永年縣還有兩個嫡親姐妹劇種--棗梆和西調。清光緒初年,晉東南大旱,梆戲藝人結伴到菏澤壹帶謀生,把上黨梆子戲傳了過去,並在那裏開科授徒。後經當地藝人改造、充實,形成了新的劇種,名為棗梆。河北邯鄲地區永年縣的西調(又名三搭板或澤州調),也是這樣形成的。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上黨梆子過去的班社,除梆子外還兼演上黨昆戲、上黨羅羅腔,上黨卷戲和上黨皮黃,***五種聲腔。合稱“昆梆羅卷黃”。近年來,昆、羅、卷已絕跡舞臺,只是以梆子為主,有些劇團或唱些皮黃。

上黨梆子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間亦用曲牌體。板式中運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體唱腔有[靠山吼]、[壹串鈴]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調。調式是微調式;除[緊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類板式中的過門,都是宮調式的。伴奏樂器:打擊樂是音響強烈的大鑼、大鼓,弦樂是巨琴、二把和二胡。

上黨梆子的基礎功叫“三把”。它運用起來穩健大方,雄壯有力;不足之處是足沈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觀。表現手法是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強烈明快。行當方面須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凈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黨梆子具有粗獷、健康的藝術特色。臺步、身段都有淳樸古老的特點,唱腔、音樂高亢、委婉、活潑,曲牌豐富,每種唱腔各有各的樂器和上演劇目。

上黨梆子的音樂絕大多數是從民間音樂(如八音會曲牌)直接吸收而來。在上黨梆子原有的200余個曲牌中,絕大部分是民歌音樂、民間小調、樂戶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開門》、《壹串鈴》、《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劇團和八音會同譜演奏,像《慢跺板》,在農村少數巫婆上香時仍哼的是這曲調。

據統計,上黨梆子的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梆子戲近六百個,皮黃戲九十多個,昆曲十多個,羅羅腔戲和卷戲各數個,代表性劇目有《三關排宴》、《天波樓》、《雁門關》、《闖幽州》、《董家嶺》、《巧緣案》、《奪秋魁》、《甘泉宮》、《東門會》、《徐公案》等,其中壹些劇目完全為上黨梆子所獨有。

上黨梆子的腳色行當主要有生、旦、凈、醜四種,各行當的基本表演程式名為“三把”,運用時演員挺胸昂頭,穩健有力。其表演風格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簡練明快,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受到京劇影響,有所變化。上黨梆子的舞臺裝置有“設大朝”的講究,臉譜圖案也十分獨特。旦角還有壹種名為“破面”的化裝,帶有元雜劇的遺風,即用白粉在劇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瞼上橫劃壹筆,或在角色右顴骨處畫上壹朵小小的蘭花或菊花。 [編輯本段]傳承發展  上黨梆子包含有多種聲腔,從中可考察戲曲聲腔歷史流變的現象。目前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經濟大潮的沖擊,上黨梆子觀眾大量流失,演出水準逐漸下降,不少劇團被迫解散,後繼人才匱乏,劇團前景堪憂,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護。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梆子,又名梆板,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清代李調元《劇說》:“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擊拍而得名。

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壹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壹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壹般多用紫檀、紅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棗木心制作,材料必須堅實、幹透,不能有疤節或劈裂。外表光滑、圓弧和棱角適度。

演奏時,左手執長方形、右手執圓柱形木棒,以圓柱形的敲擊長方形的木棒發音,音色清脆、堅實,無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劇、秦腔等梆子戲曲的代表性擊節樂器,常用以有規律地敲擊強拍和增強戲劇氣氛。在壹些民間器樂合奏及曲藝伴奏中也常使用,廣泛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上黨梆子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