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義安區的自然資源

義安區的自然資源

義安區境內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礦種達30余種。金屬礦有銅、金、銀、鐵、錳、鉛、鋅等,與之相伴生的有鈾、鎳、鈷、鉍、鎘、鍺、硒等稀有金屬和元素非金屬礦有硫、煤、磷、石灰石、花崗巖、砂巖礦、石英石、方解石、膨潤土、鉀長石、大理石、矽灰石、玄武巖、輝綠石、孔雀石、珍珠巖、白雲巖、紫砂土、高嶺土、江砂等。其中銅、金、銀、硫、煤、鐵礦、石灰石、膨潤土儲量最為豐富。

據地情網發布的數據,初步探明:煤礦地質儲量5814.34萬噸,預測量3.56億噸。煤田總面積230.69平方千米。鐵礦值儲量1000余萬噸,多為35~45%的褐鐵礦。硫礦保有儲量200萬噸,平均品位約30%。錳礦儲量900萬噸,其中氧化錳約50萬噸,品位30~35%;其余為碳酸錳,品位14—20%。銅礦儲量約10萬噸,品位0.7~0.8%主要分布於鐵山頭,仙人沖等地。金儲量約20噸。大理石、鉀長石、石灰石等石礦,廣布於境東南低山。 義安區屬沿江諸河區,境內水資源分為地表徑流、長江水、地下水。水資源年均總量為6.6037億立方米(未含長江)。境內較大的湖泊有東西湖、白蕩湖、天井湖,總水面12萬余畝。

地表徑流:地表水資源主要靠降水補給,年降水總量為12.25億立方米。年均徑流深為622.2毫米,年均徑流量為5.41億立方米,最高(1959年)徑流量5.51億立方米,最低(1978)年徑流量3.06億立方米。

長江水:境內55千米江段多年平均徑流量約9000億立方米。

地下水:沿江沖積層孔隙水含水層面積49.5平方千米,地下水天然資源為7485萬立方米/年,資源模數為30.38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巖溶裂隙水含水層面積為267.7平方千米,地下水天然資源為3452.04萬平方米/,資源模數為12.9萬平方米/年·平方千米,徑流模數4.09/秒·平方千米。全區地下水天然資源總量為1.0937億立方米。 1949年底,全縣有170683人,比1948年增長18.6%。9年間計凈增31753人。

1960年因自然災害等因素,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人口出現負增長,是年總人口為191534人。

1962年和1963年本縣出現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44.81‰和42.2‰。1963年全縣總人口為212496人。1964~1966年,在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下,人口呈下降趨勢,196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1967~1969年,由於受“文革”動亂影響,人口出生維持原狀態並略有上升,1969年全縣總人口為25564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07‰。1962~1969年8年間***出生81541人,累凈增71844人。

70年代至80年代初,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197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為29.15‰。1982年全縣總人口為3232.0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降為11.93‰,比1962年高峰期下降了32.88個千分點。80年代末期,隨著計劃生育政策不斷深入人心和各項措施的完善,人口增長得到進壹步控制。1990年全縣人口為340544人,比1982年只增加17343人,年平均增加2168人,1949~1990年平均每年人口遞增率為1.7%,1978~1990年平均每年人口遞增率降為0.8%。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98‰,比1962年高峰期下降30.83個千分點。

2014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28.91萬人,比2013年下降0.4%;總戶數10.42萬戶,比2013年下降1.0%。出生人口3160人,人口出生率10.91‰,比2013年上升0.02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881人,人口死亡率6.49‰,比2013年下降0.10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4.42‰,比2013年上升0.12個千分點。據全省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統計,2014年全區常住人口25.2萬人,城鎮化率42.0%。

性別構成  古代男多女少,比例失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男14893人,女5769人,男女之比為258∶100。崇禎十五年(1642年),男9271人,女5682人,男女之比為163∶100。  民國時期男女之比有所縮小,但男性仍多於女性,民國十七年(1928年),男99783人,女76609人,男女之比為130∶100。民國二十二年,男89458人,女72416人,男女之比為124∶100。民國二十九年,男90194人,女72667人,男女之比為124∶100。民國三十六年,男79006人,女68182人,男女之比為116∶100。  建國後,實行男女平等,人口性別比例漸趨平衡。1949年底,男89813人,女80870人,男女之比為111∶100。1970年,男136851人,女128113人,男女之比為106.82∶100,男性比率比1949年降低了4.18個百分點。1990年,男174343人,女166201人,男女之比為104.90∶100,男性比率比1970年下降了1.92個百分點,比1949年下降了6.1個百分點。  年齡構成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男性9271人中,老、幼5773人,壯年男子3498人,壯年男子與老幼之比為60.6∶100:女性5682人中,大口3315人,小口2367人,大小口之比為140∶100。  民國十七年(1928年),15歲以下60949人,16歲至40歲72190人,40歲以上43253人,青壯年人數約占人口的25%。民國三十六年,本縣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奉滿60歲)為88943人,占總人口的60%。  1964年7月1日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時本縣人口年齡結構為少年兒童(0~15歲)88832人,占全縣總人數人口的42%;勞動齡人口(16~59歲)112447人,占總人口的53%;老齡人口(60歲以上)10552人,占總人口的5%。全縣人口年齡結構屬中青型和增加型。人均壽命有所提高,最高壽命為91歲。1982年7月1日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本縣人口年齡結構為:少年兒童(0~14歲)115208人,占總人口的36.15%;勞動齡人口(16~59歲)168007人,占總人口的54.47%;老齡人口(60歲以上)21026人,占總人口的6.6%。全縣人口年齡結構屬中青年型和增加型。最高壽命達95歲。  1990年7月1日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年齡結構:少年兒童(0~14歲)86688人,占總人口的26.05%;勞動齡人口(16~59歲)211807歲人,占總人口的63.64%;老齡人口(60歲以上)27548人,占總人口的8.28%。全縣人口年齡結構為成年型。人均壽命有所提高,最高壽命為99歲。 2014年,義安區實現生產總值(GDP)123.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3年增長15.3%。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增加值10.19億元,比2013年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89.33億元,比2013年增長18.5%;第三產業增加值23.72億元,比2013年增長6.6%。全社會勞動生產率70214元/人,比2013年增加6247元/人;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42550元(折合6927美元),比2013年增加4377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8.5:71.8:19.7調整為8.3:72.5:19.2,其中工業增加值79.39億元,比2013年增長20.7%,占GDP比重由2013年的63.0%提高到64.4%。

2014年,義安區財政壹般預算收入27.20億元,比2013年增長4.4%。其中,地方收入13.37億元,比2013年增長9.7%;中央收入13.83億元,比2013年下降0.2%。在收入構成中,各種稅收收入23.45億元,占財政收入的86.2%,比2013年提升3.8個百分點。 義安區盛產糧、棉、油、豬、禽、魚等大宗農產品;土特產品眾多,鳳丹是安徽“四大名藥”之壹,生姜、蒜子、麻、汀洲大豆等久負盛名;桑、果、茶等作物亦適宜發展。

建國前,土地大多被少數地主、富農占有,廣大貧苦農民租佃經營,地主肆意盤剝,農民度日艱難,農業生產發展緩慢。建國後,義安區農業生產雖幾經波折,仍有巨大發展。

1949年,義安區(銅陵縣)農業總產值1512萬元(不含林業產值。下同),其中農業、牧業、副業、漁業產值分別占72.1%、14.4%、3.6%、9.9%。1950年10月至1951年11月,進行土地改革,實現了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民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從事農耕,縣政府適時大力扶持,農業面貌迅速改觀。1952年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4倍。土地改革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基本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其間還發動農民興修江河堤壩,並於1955年開始單季改雙季的耕作制度改革。1957年,農業總產值增至4936萬元。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

後3年,受體制“壹大二公”、行政“瞎指揮”、生產“高指標”、幹活“大呼隆”的影響,兼遇自然災害,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挫折。1962年農業總產值降至3142萬元。是年始,調整生產關系,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農業經濟出現轉機。1965年農業總產值增至4610萬元。

1966年至1978年,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興修水利,擴種綠肥、雙季稻,推廣新品種,實現水稻“高桿改矮桿”。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糧、棉等大宗農作物產量有所提高。但因“文革”時期“左”的幹擾,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到處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種、養、加工等家庭副業的發展,毀桑麻等種糧,農業內部結構嚴重失調;盲目圍湖造田、毀林開荒,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加上“幹多幹少壹個樣,幹和不幹壹個樣”的平均主義思潮泛濫。以致增產不增收,農民收入增加很少。1978年農業總產值僅4742萬元。其中農、牧、副、漁業產值各占84.1%、11.1%、2.9%、1.9%。

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推行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商品生產。尤其是80年代中期後,在“壹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方針指導下,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培育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探索和實行農(業)科(技)教(育)三位壹體,科技興農,多方投入,綜合規劃,深度開發;致力推廣雜交良種、地膜覆蓋、模式栽培、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三化”(種公豬良種化,種母豬本地化、育肥豬雜交壹代化)養豬等農業實用先進技術,相繼實施改造低產田、開發噸糧田等農業綜合開發工程。農、牧、副、漁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空前活躍。1990年,農業總產值達9105萬元,比1949年增長5.02倍,其中農、牧、副、漁業產值各占67.4%、13.3%、15.2%、4.1%;主要農產品產量與1949年相比,糧食增長2.54倍,棉花增長56.2倍,油料增長15.4倍,丹皮增長21.1倍,蠶繭增長103倍,麻類增長7.5倍,生姜增長5.86倍,生豬年末存欄增長7.14倍,水產品總產量增長1.21倍。1988年銅陵縣被列為國家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縣,1990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4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15.79億元,比2013年增長4.8%。其中,種植業產值8.39億元,比2013年增長6.7%;林業產值1.59億元,比2013年增長5.4%;牧業產值2.78億元,比2013年增長4.2%;漁業產值2.02億元,比2013年增長0.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1億元,增長4.9%。

2014年,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9609公頃,比2013年擴大465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946公頃,擴大192公頃;油料播種面積6935公頃,擴大196公頃;棉花播種面積3365公頃,擴大30公頃;蔬菜播種面積2898公頃,擴大109公頃。全年糧食產量84823噸,比2013年增產1974噸,比2013年增長2.4%;油料產量16480噸,增產438噸,比2013年增長2.7%;棉花產量3245噸,減產316噸,比2013年下降8.9%;蔬菜產量74405噸,增產2861噸,比2013年增長4.0%。全年造林面積1122公頃,比2013年減少197公頃。年末全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9戶,其中省級14戶。 銅陵縣(義安區)工業以礦業最為悠久,漢代即有采冶,以唐、宋時最盛。清和民國時期主要為手工作坊,集中在大通、城關、順安等鎮。抗日戰爭時期工業生產破壞嚴重,至解放前夕城關工業只有14個行業,39戶。

建國後,工業得以恢復和發展,1949年工業產值232萬元,經過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年工業產值達1078萬元。1958年在大躍進中工業盲目發展,經濟損失嚴重。1961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對盲目上馬的項目和企業進行關、停、並、轉。調整後工業穩步發展,至1965年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全民企業14個,工業產值達969萬元。“文革”時期工業生產再度受到影響,1967~1976年工業產值年遞增10.36%。1978年後,實行改革開放,工業生產迅速發展,1980~1990年工業產值年遞增20.83%,全區工業形成礦業、化工、建材、輕紡、機械五大支柱行業。1990年縣工業產值達21046萬元,占工農業產值的69.27%;工業產值分別為1949年和1978年的89.7倍和7.13倍;鄉以上工業企業227個,實現產值12439萬元;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75個,職工15396人,固定資產(原值,下同)12731萬元,實現產值10722.7萬元,創利稅1461.5萬元。1981~1990年礦總產值達1億多元,創利稅2500萬元,義安區(銅陵縣)被列為全國重點產煤縣,成為全國重點產金縣。

2014年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6戶,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01.58億元,比2013年增長31.4%;實現工業增加值79.22億元,增長22.0%。工業經濟發展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9.1%,拉動GDP增長13.6個百分點。分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產值294.98億元,增長32.1%;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產值0.74億元,下降37.7%;外資企業產值3.65億元,下降7.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產值289.2億元,增長37.7%;輕工業產值12.38億元,下降36.0%。從主導行業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618.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6%,非金屬礦采選業下降4.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8.4%,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下降36.3%,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下降39.0%,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88.4%。

2014年,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16戶,比2013年增加7戶;完成工業總產值87.40億元,比2013年增長139.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9.0%,比2013年提高13.1個百分點。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7.51億元,比2013年增長33.7%;實現利稅總額15.00億元,增長4.5%,其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10.34億元,比2013年增長7.4%;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72.5%,比2013年上升92.6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97.1%,上升0.8個百分點;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62.7萬元/人,增長35.1%。

2014年,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9.94億元,比2013年增長0.9%;建築業總產值19.04億元,比2013年增長9.1%。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8.41萬平方米,比2013年減少14.65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65.64萬平方米,增加2.55萬平方米。 2014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8億元,比2013年增長12.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16.60億元,增長12.7%;鄉村零售額9.98億元,增長11.8%。按消費形態統計,批發業銷售額4.92億元,增長12.3%;零售業零售額16.60億元,增長13.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06億元,增長9.5%。

2014年,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48戶,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45億元,比2013年增長10.5%。其中,糧食、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2.5%,日用品類增長8.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1%,石油及制品類增長6.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1%。

2014年,全區進出口總額19918萬美元,比2013年增長16.5%。其中,出口10974萬美元,增長12.7%;進口8944萬美元,增長21.4%。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241萬美元,比2013年下降45.8%;實際利用省外資金80.32億元,下降2.7%。

2014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6.56億元,比年初增加12.63億元,比2013年增長10.2%。其中,單位存款余額42.31億元,下降1.6%;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3.20億元,增長16.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5.63億元,比年初增加13.23億元,增長16.1%。其中,短期貸款余額59.43億元,增長0.3%;中長期貸款余額35.62億元,比2013年增長54.2%。

2014年,全區保險業保費收入10085萬元,比2013年增長6.8%。全年保險賠(給)付支出10145萬元,比2013年增長4.6%。全年國內旅遊總收入2.40億元,比2013年增長33.4%。接待國內遊客80萬人次,增長33.3%。年末擁有星級農家樂38戶,增加8戶。

2014年,全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80億元,比2013年增長9.0%。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84億元,比2013年增長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