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池莉的資料

池莉的資料

池莉(1957~ ) ,當代著名女作家湖北仙桃人,1957 年生於湖北仙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4 年高中畢業,為下放知青;1976 年就讀於冶金醫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1979年畢業後在武鋼職業衛生防預站工作三年,擔任流行病醫生。

中文名: 池莉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湖北

出生日期: 1957年5月30日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主要成就: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魯迅文學獎

代表作品: 《來來往往》

/chili 新浪博客:

目錄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人生經歷綜述

閱讀是兒時唯壹寄托

寫出武漢風情

始終埋頭寫作

人物特色

人物影響

獲得榮譽

作品集

生活寫照

讀書語錄

人物評價

自我評價

作品賞析新作《所以》與作者成長背景不謀而合

談新作:小說無關我的婚姻

談突破:我的小說不可能模式化

談文壇:任何喧囂我都不會理睬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人生經歷 綜述

閱讀是兒時唯壹寄托

寫出武漢風情

始終埋頭寫作

人物特色

人物影響

獲得榮譽

作品集

生活寫照

讀書語錄人物評價自我評價作品賞析

新作《所以》與作者成長背景不謀而合 談新作:小說無關我的婚姻 談突破:我的小說不可能模式化 談文壇:任何喧囂我都不會理睬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1974年高中畢業,為下放知青;1976年就讀於冶金醫專,1979年畢業,任職於武鋼衛生處流行病醫生。  池莉

1983年參加成人高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成人班,就讀於漢語言文學專業,1987年畢業,任武漢市文聯《芳草》編輯部文學編輯。1990年調入武漢文學院,為專業作家。 1995年,任文學院院長。2000年,任武漢市文聯主席。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 著有《池莉文集》(七卷)、小說《煩惱人生》、《不談愛情》等,長篇小說《來來往往》、《小姐,妳早》以及散文隨筆集多部。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人民文學》、《十月》、《當代》、《小說月報》等各種文學獎50余項。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小說《煩惱人生》、《不談愛情》、《水與火  池莉

的纏綿》、《有了快感妳就喊》、《看麥娘》、《寫到飛的境界》等,長篇小說《來來往往》、《小姐,妳早》以及散文隨筆集多部。散文作品《怎麽愛妳也不夠》、《真實的日子》、《給妳壹輪新太陽》、《老武漢》等,作品集《池莉小說精選》、《壹夜盛開如玫瑰》、《生活秀》、《懷念聲名狼藉的日子》等。 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首屆魯迅文學獎、紅河文學獎、小說選刊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大家”文學獎、湖北屈原文學獎、金鳳文藝獎,以及《人民文學》、《十月》、《當代》、《小說月報》、《上海文學》、《中篇小說選刊》等刊物等各種文學獎50余項。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有各種文字譯本。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綜述

提到武漢,很多人就會想到池莉的小說;提到池莉,又會想到她筆下的吉慶街、花樓街這些武漢風景。  池莉作品

對於武漢,池莉說:“我是它的,它是我的;我是它土地上的壹棵小草,它是我永遠的寫作背景與我探索社會的壹面永久的窗口。”

閱讀是兒時唯壹寄托

童年的池莉常年住在外婆家。有壹年夏天,還未進校門的池莉躲在閣樓裏吃力地讀壹本沒有封皮的豎排繁體《紅樓夢》,大人們發現後大吃壹驚,壹把將書搶了過去。以後,每當池莉看書時,大人們都警惕地嚴格“檢查”,但這絲毫無法阻斷池莉跟書籍的親密接觸。“我在童年直至少年時代,閱讀是唯壹的寄托。我千方百計看能弄到手的文學書籍,我在深夜的被子裏用手電筒照明,寫詩、寫散文、寫日記。” 池莉的文學天賦很快顯露出來。讀高中時,她的作文經常被貼在學校的墻報上,經常被當作範文講解甚至流傳到其他學校。在冶金專科學校讀大二時,池莉在《武鋼文藝》上發表了她的詩歌處女作。1982年,25歲的池莉在市文聯主辦的《芳草》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月兒好》,故事委婉動人,文字如清風明月,有壹種傳統的、鄉土的、質樸的美。小說發表後立即被《小說選刊》及國內多種文學選本選載,並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紹到國外。從此池莉壹發不可收,作品不斷問世,她努力通過註視生活的壹個層面及壹系列人物升降沈浮,來探摸整個社會的脈搏。

寫出武漢風情

池莉是以漢派小說駐足文壇的。她的作品就如同壹幅幅武漢的風情畫。  池莉

在武鋼當醫生期間,池莉對產業工人的現狀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們有主人翁的自豪感也有住不上房子的悲哀,他們厭惡單位的人事矛盾卻又深陷其中,他們是已經預感到改革開放風暴來臨而躁動不安的群體。壹股強烈的創作沖動使池莉在幾天之內壹氣呵成完成中篇小說《煩惱人生》的創作,全國各主要刊物爭相轉載,並先後榮獲《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等10項獎,成為其“新寫實流派”的代表作。 武漢有個吉慶街,每到傍晚,吉慶街開始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生意火爆,說唱聲、拉琴聲不絕於耳,成為武漢夜間的壹道獨特風景。池莉多次深入到吉慶街采訪,了解個體經營者的酸甜苦辣,與他們交朋友,最後創作出的小說《生活秀》成功塑造了吉慶街女人來雙揚的形象,改編成的電影獲“金雞獎”、“百花獎”,吉慶街也因此名揚全國。 武漢在池莉的作品中,不僅是壹個符號,它具體而逼真,地域特點浸透作品的每句話每個字,成為壹種城市文化的代表精神。

始終埋頭寫作

現在的池莉是名人,也承擔著許多行政事務,但池莉依然保持著創作上的高產,她說:“我體會到,壹  池莉

個作家,無論在哪裏,無論擔任什麽職務,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擁有個人對於寫作的絕對熱愛和認真的寫作精神。”擔任市文聯主席的池莉自認依然還是個埋頭寫作的作家。為了保證池莉有著良好的創作狀態,市領導對於池莉的工作壹直有著明確的安排和要求,那就是:寫作。很多喜愛池莉的人抱怨很難在公***場合看到她,但書市上頻繁出現的池莉新作往往彌補了這壹缺憾。去年,她又推出了中篇《有了快感妳就喊》,對壹個當代中年男人形象的文學塑造足見池莉的文學功底日益精進。 創作之余的池莉喜歡做壹個普通的武漢女人,她會經常在家中陪女兒、自己種點小菜和花草,返璞歸真、享受著生活,蘊積著下壹步的創作素材。

編輯本段人物特色

池莉是武漢人,她的作品大部分都和武漢的人土特色有關,她的作品大部分體現了武漢的特色,她寫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漢特色有關,池莉和地方性的關系.從作品中的人物,作品特色,作品風格等中分析出她的寫作和地域的關系,她所處的地方風俗,人文文化,人土特色等影響了她的寫作!所以我需要的就是具體的列舉事例分析,是怎樣影響的,是具體什麽樣的關系,還有作品裏怎樣體現了她的地域性。

編輯本段人物影響

其新作《生活秀》壹問世,便同時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電影《生活秀》獲得多項 池莉作品

大獎,充分展現了池莉作品影視元素的獨特魅力和市場價值。 2003 年 12 月,池莉簽約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池莉影視工作室”。“池莉影視工作室”是繼“海巖影視工作室”後世紀英雄吸納優秀影視創作人才的又壹舉動,使“海巖”、“池莉”等著名“作家品牌”,擁有更強的電影產業影響力和號召力。再次證明在優秀文學作品基礎上改編的劇本往往會成為精彩影視劇的先聲,這樣的例證在國內外屢見不鮮。 代表作:“新寫實小說”代表作:“人生三部曲”《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煩惱人生》 “新歷史主義”小說代表作:《妳是壹條河》

編輯本段獲得榮譽

池莉現在是國內知名的作家,她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說《煩惱人生》,此作被譽為是“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池莉現為武漢市專業作家,她因不久前的壹部中篇小說《來來往往》被改編為電視劇而紅遍國內,並緊接著創作了另壹部中篇《小姐,妳早》。 池莉的許多作品在當今的文壇已獲得了巨大成功,別的不說了,說壹個影響較大的《生活秀》,無論從它的現實意義還是文學表現手法上,都可以說是壹種成功,即使從商業價值上,這部作品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人民文學》,《十月》,《當代》,《小說月報》,《大家》,《中篇小說選刊》等各種文學獎50余項。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

編輯本段作品集

文集1——紫陌紅塵 說與讀者 妳以為妳是誰 讓夢穿越妳的心 池莉近作精選

綠水長流 紫陌紅塵 城市包裝 白雲蒼狗謠 壹去永不回 文集2——壹冬無雪 煩惱人生 不談愛情 太陽出世 滴血晚霞 壹冬無雪 錦繡沙灘 熱也好冷也好活著就好 以沙漠為背景的人與狼 以當代為背景的歷史掌故 說與讀者 有土地,就會有足跡 文集3——細腰 細腰 青奴 妳是壹條河(補全) 預謀殺人 凝眸 有土地,就會有足跡 妙齡時光 那貓 未眠夜 鴿子 月兒好 看著我的眼睛 恰恰 雨中的太陽 文集4——真實的日子(散文集) 最後壹個夜班 面對生與死 真實的日子 人間牽掛 壹雙紅拖鞋 我開餐館 胡同幻覺 重溫意外之喜 壹個人死了 逆流而動不亦樂乎 錢這個東西 最怕壹種人 壹生只做壹件事 認識執著 岡巴拉之悟 浪漫之旅 UFO之緣 與歷史合謀 不敢與妳同器 美人仁增 聊天(五則) 卡拉斯之鑒 漂亮誤終身 男女有別 騙出醒悟 城市裏的沙漠 日暮時分的感傷 遍地奇觀 歲月的偉大 拒絕深圳 服裝的講究 壹丈之內 武漢話題 歪悟藝術 詩人杜小羊 小小壹說 池莉小說搬上熒幕

願做罌粟 映山紅那花 跳動的感覺 想象的翅膀有多大 我坦率說 關於漢味 壹個可愛的小東西 寫作的意義 再說寫作的意義 怎麽愛妳也不夠 後記與小傳 文集5——午夜起舞 來來往往 雲破處 不要與陌生人說話 霍亂之亂 化蛹為蝶 午夜起舞 我——代後記 其他作品 謬論結構 千古憾事 吃好不易 新壹代書生 我在新疆看見了飛碟 武漢的夏天 天生的江湖城市 猜猜菜譜和砒霜是做什麽用的

編輯本段生活寫照

池莉的生活分成三大部分:閱讀、行走、寫作,各占三分之壹時間。她閱讀比較 池莉

廣泛,在她家裏,妳可以找到不少關於哲學等社會科學的書﹔行走就是旅行﹔除了小說,她也寫壹些散文。她說:“這就是我的生活‘老三篇’。” 許多庸俗的熱鬧,是沒有我的,有些熱鬧裏面有我,上帝知道,那不是我的故意。”——池莉 1972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正如火如荼,壹個十五歲的女孩,卻在深夜寫下了狂熱的詩句:“我的生命,我的青春,我的微笑,我的夢囈,只為妳燃燒,文學!”這個女孩就是池莉。 在以後的日子裏,女孩返城進了醫學院,卻依然擋不住文學的誘惑,又輾轉去中文系讀書…… 三十載時光彈指即過。如今的池莉,身為武漢市文聯主席,名聲遠播海內外。首屆魯迅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各種證書塞滿了她的抽屜;由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壹遍遍在各個頻道熱播。 我用什麽來安慰妳和我自己呢 池莉是殘酷的。如果壹只手很美,她便會尖銳地告訴妳:“指甲縫裏積滿了黑色的汙垢。”隔著文字,我想象著她的目光:七分犀利,二分嘲弄,還有壹分漠然和不屑。愛之深,故責之切。那些看似刻薄的描寫或敘述裏,蘊涵著她對種種生存狀態的殷殷關註。她在寫作日記裏如是說:“我們應該怎麽活著啊?我們是依靠什麽在活著啊?寂寞和熱鬧,辛勞和安逸,貶損與榮耀,它們都依據著什麽?它們又在如何左右我們的人生呢?對於這壹切的擁有和喪失,舍棄與獲得,我們的力量從哪裏生發出來呢?朋友啊,我用什麽來安慰妳和我自己呢?最後,我明白了,用小說。” 被罵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很酷 作為漢派小說的領軍旗幟,池莉的小說壹直眾說紛紜。《有了快感妳就喊》,是池莉新書的名字,也正是這個名字再次帶來種種爭議。對此,久經考驗的池莉揮揮手,語氣有些俏皮:“外界的說法可以存在,但和我本人是沒關系的。其實被罵要比被吹捧好。罵是註射疫苗,被吹捧是灌輸營養,營養過剩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被罵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很酷。再說,只要名字被提及,姑且就算見報率吧———這是誰說的?王朔說的。” 說到作品中包含的意義或問題,池莉指點著身旁蔥綠的塑膠盆景:“比如說這盆花吧。人們制作了它,  池莉

將它放在這裏,妳壹定要說它有意義,當然也可以,因為它裝飾了這個房間,或者說起到了別的什麽作用。但作為壹盆花,它存在於那裏,它本身就是漂亮的,是壹種天然的美好的事物。小說創作也壹樣。寫作者用文字、結構等等組合成壹個整體的形象,這個形象能潛入到人們心靈的最深處,能由衷地打動人,作品就成功了。雖然,站在文字之外,妳可以對它進行多層次理解。”談及對優秀作品的認知,池莉再次表現出她的尖銳。在閱讀《政治自由主義》(約翰·羅爾斯著)時,她感悟:“不少所謂優秀的小說家,作品靠熟練的文字技巧架構,骨頭就是道德信念,或者中國傳統的道德信念,或者先鋒的西方現代道德信念。當然,這樣的小說會博得少數教條僵化的學院研究者的贊賞,因為這些骨頭正是他們研究的東西,看得見摸得著……讀者正在唾棄簡單廉價模糊的花拳繡腿式的小說,而大膽勇敢地喜歡著他們自己的作家。” 《來來往往》的電視劇影響了無數人,我冷眼旁觀,真是感到害怕 大凡媒體工作者都有這樣的印象:如果不在特定的點兒給池莉打電話,那她壹準不在;或者電話那頭只有忙音傳來。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她拔掉了電話插頭,正躲在小書房裏構思或者創作。 小說家大抵有兩種,壹種性情活躍,交遊廣闊,如海明威、毛姆;更多的人屬於另壹種,有著或深或淺的避世傾向。池莉當屬後者。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會議和社會活動的請假大王。” 成名後的“躲藏與逃離”,是池莉的終身夢想。“我不要借助現代傳媒的宣傳,我只要我的小說在讀者當中口口相傳。”掰指算來,池莉已差不多六年沒在電視媒體正式公開地露面了。不僅如此,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她從不參與電視劇的創作,即使是根據自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電視劇往往會以壹種對於生活表象的簡單模擬,教化和替代人的真實生活與感情。《來來往往》的電視劇影響了無數人,無數人把自己當做了其中的演員,不知不覺按照劇中的方式處理自己的問題,處理得令人啼笑皆非。我冷眼旁觀,真是感到害怕。” 每個新鮮的日子裏,“早起,焚香,運動,喝牛奶”,在半饑餓的清爽狀態中,“緩緩步入小書房,慢慢坐在電腦前”。窗外有壹叢竹子,熟悉的白頭翁鳥在枝椏間跳躍。這是池莉的幸福時光! 生活碎片如同魚鱗,散落在歷史與現實的隱秘角落和路邊草叢裏,到處閃現迷人的亮光 家居閑暇時,池莉的伴侶有音樂、女兒以及壹只調皮的小狗“皮皮”。 品鑒音樂如同創作文學,需要善感的心靈。寫作過度狂熱了,聽聽“冷清孤寂的古琴,就會讓我心頭冰涼如水”。1999年,壹曲《憶故人》聽哭了她:“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就受不了了,往事歷歷,風起雲湧。當時我起身離開了小船。獨自跑到飯店的房間,讓心情慢慢平靜下來……” 無論工作如何忙碌,女兒永遠是母親心中的“太陽”。池莉曾寫過壹本散文集:《怎麽愛妳也不夠》。女兒成長的每壹步,都牽動著她的喜與憂。 她在日記裏記載:“我停下寫作,聽女兒的琴聲,壹會兒,女兒來到我的小書房,想與我壹起聽音樂,我們就壹起聽音樂。然後,為孩子做午飯,為孩子做晚飯,再送她去學校……”  池莉

女兒軍訓結束後回到家中。池莉擱下手頭的工作:“本想今晚再看壹遍《看麥娘》的,實在沒有力氣了。她滿身都是痱子,為她擦六神花露水,壹邊吹拂,壹邊撫摸,她哇哇亂叫,直到她睡去,睡得像頭甜蜜的小豬娃。” 女兒愛吃母親做的菜,稱贊她的手藝足夠開餐廳了。池莉則從柴米油鹽裏感受到了詩意:“女人,拍好了黃瓜,放在盤子裏,等候愛人,白色的圍裙上,濺了點點的翠綠……夕陽在慢慢地下去,微風中,市聲喧囂,麻雀在窗戶上啾鳴。” “皮皮”在身邊磨蹭久了,池莉會帶它出去散散步,和它追逐逗樂,或者替它洗澡捉虱子:“皮皮是我的小女兒,它已經在我身邊七年了。皮皮緊挨著我躺下,舔我的臉和手,發出輕柔的呼呼聲,很母性的聲音。” “生活碎片如同魚鱗,散落在歷史與現實的隱秘角落和路邊草叢裏,到處閃現迷人的亮光。”生活中的池莉,充滿了女人味兒。

編輯本段讀書語錄

池莉:我很像壹只懶貓 我以為小說是壹種語言的藝術。它的根本屬性是審美。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壹個審美的過程,欣賞的過程,感動的過程,震撼的過程,啟智的過程;而絕對不應該是壹種社會調查報告,更不是界定社會階層的社會學分類。 “生活碎片如同魚鱗,散落在歷史與現實的隱秘角落和路邊草叢裏,到處閃現迷人的亮光。”生活中的池莉,充滿了女人味兒。

編輯本段人物評價

池莉在80年代中後期以《煩惱人生》等表現平民生活的作品成名,被稱之為新寫實小說的重鎮。90年代的主要作品廣泛涉及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各個層面,成為深受讀者喜愛和評論家重視的作家之壹。 本書是國內第壹部池莉研究專著。在廣泛收集和研讀了池莉作品和國內報刊100余篇研究文章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的和歷史的批評相結合的方法和平行比較的方法,在中國新文學的廣闊背景上,在新時期以來文學發展的具體進程中,綜合地立體地分析評價了池莉的創作特點和美學價值,並辟專章解析了其  《幸福來了妳就喊》

新近創作。 有人認為,池莉市民題材作品的貢獻在於對市井生活作了精細的描繪,但她過多的認同了市民生活價值觀念,無助於當代精神生活的提升;她註意到了知識分子生活的某些消極病態因素,具有壹定的警醒意義。但在整體觀照和具體描寫中有諸多失誤之處,尤其是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貶抑知識貶抑知識分子的不良傾向;其愛情題材作品涉及到當代中國人情感生活的諸多形態,尤其註重對女性生活與命運的展現。但明顯帶有用幹癟淺白的理念來圖解紛繁復雜兩性世界的缺點,未能深入到人物的隱秘心理和非理性層面,因而難以表現當代情愛生活的精微之處。 池莉的作品,題材趨新時髦,情節曲折離奇,細節細瑣平實,議論淺平空泛。是壹種適合市民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嘮叨文體”。 她是壹個市民型的作家,而不是壹個啟蒙型、先鋒型的作家;她是壹個名作家,但不是壹個大作家。本書最後還專門探討了十年“池莉熱”的外部原因。商品經濟大潮帶來市民文化的勃興,文壇分化和文學價值多元化過程中精英價值淡化,文學市場化、消閑化過程中缺乏超越性指引,因而平庸變為時髦。池莉的作品充分滿足了當下讀者在飛速變幻時代的急於握住現實甚至是獵奇獵艷的心理,因而大紅大紫。 本書在充分肯定池莉創作成就的同時,較多的註意到了其創作的負面因素和某些硬傷,而這正是此前的池莉研究較為忽視的問題。雖然屬於個例研究,但也是對當代文壇病癥的壹次嘗試性的診斷。立意在於提高當代文壇的精神境界,為推動新千年中國文學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編輯本段自我評價

人最幸運的應該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池莉不僅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還在這個位置上取得了外界認可和內心釋放的雙重成功,這當然是壹種難得的幸福了。 對於自己,池莉說:“我不可能不寫小說,我這壹生當中但凡有可能我都是當作家不可能幹別的。我就是喜歡與文字打交道,不願意和人打交道。漢語言文字本身是有誘惑力的,它能夠表達很多妳不能表達的東西,我就特別迷戀這個。有時候我說不清楚,但是寫下來挺好。我從小就喜歡這種遊戲,這是正好容納我自己的壹種生活方式。”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新作《所以》與作者成長背景不謀而合

新作《所以》與池莉本人的成長背景不謀而合,但池莉否認自己就是女主人公,因為“她敢於在社會上沖撞奮鬥,而我不是” 3年裏三易其稿,最後封閉寫作3個多月完成,作家池莉近日推出了新作《所以》。在這部首印20萬冊的新作中,池莉通過壹個女性的三次婚姻,來寫其成長史。由於該書演繹的是中國近40年的政治與社會的歷史變遷,與池莉本人的成長背景不謀而合,所以讀者很容易將女主人公與作家本人對號入座。當記者問池莉,書中女主人公的成長和婚姻故事,是否就是壹部她自己的成長史時,池莉予以了否認,“我不是我作品中的女主人翁!”

談新作:小說無關我的婚姻

池莉:“所以”背後大有深意,不過我說了不算,讀者讀出來的才算。我只能說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為”,於是“所以”。這是壹部追索答案的小說,人有了痛苦就要想方設法地找尋 和女兒在壹起

解決方式,“所以”是壹種結果,也是壹種態度,壹種立場,還是壹種無奈。小說緣起正是由於發現了生活深處的種種“因為”。池莉:這與我的婚姻觀沒有關系。盡管我的生活同樣經歷著種種艱難曲折,但是我很滿意我的生活。真誠與兩情相悅的愛情,當然還是存在的,只是罕見與少有罷了。對於女性來說,在2000年以後,婚姻可能逐漸成為女人的壹種生活方式。而在此之前的漫長歷史時間裏,婚姻卻是女人的壹種社會遭遇,壹條狹隘的命運小路。女性比男性更重視婚姻,這是許多女性婚姻悲劇的根源所在。我希望隨著觀念的進步,女性更註重自身的尊嚴和自由。

談突破:我的小說不可能模式化

池莉:我偏愛《所以》,我用了大量的短句子來鋪陳壹個知識女性在40多年中的遭遇和命運。因為短句的閱讀更有彈性,更加機警,內涵更加個人,也更加遼闊。 池莉:如果有誰感覺我的小說模式化,那多半是讀到盜版或者假書了。也許我的小說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卻惟獨不可能有模式化。我寫歷史,寫當代,寫鄉村也寫城市,寫男女老少,寫工農商學兵,從不雷同。並且由於題材的不同,使用的語言、語氣、語感以及語言節奏都不相同。

談文壇:任何喧囂我都不會理睬

池莉:喧囂時代的特點之壹,就是在功利動機的驅使之下,用過激行為和言辭,來 《來吧孩子》

引起社會註意。我太明白這些喧囂的無聊了。我是不會理睬的。不管人們如何作跳梁狀,社會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文學也是壹樣。我不會用任何世俗標準,比如是否當了主席?是否獲了某些獎項?來衡量文學強盛與否。我熱愛文學,我的熱愛是如此純粹。池莉:我理想的就是花朵的生活方式:自然開放,他人可以觀賞和喜歡妳,妳卻不必去應酬任何人。我不是我作品中的女主人翁,她是壹個性情中人,敢於在社會上沖撞奮鬥,我不是。我壹生只做壹件事:寫作。而且是純粹寫作,不去搞任何虛假的應酬。正因如此,我很安心,很恬淡,沒有任何焦慮,不用成天抱著電話打,到處找錢舉行作品研討會,更絲毫不擔心因為紅包太薄而被評論者故意忽略和故意遺忘,至於各種批評,人家愛怎麽說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