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壹種特殊的行業,叫“打樁模子”。按字面翻譯,這是滬語“站在街頭的人”的意思。打樁模子如同壹個樁子佇立街頭,他們從事倒賣月餅票、戲票、火車票、足球票、演唱會票,以及回收交通卡、商場現金卡,甚至還有回收購物發票的(這是某些商場承諾用發票計算點數獎勵的緣故)。
打樁模子的雛形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是上海打樁模子迅速發展的年代,各種機會、各種信息都可以賺錢。開始是外匯券,後來直接倒賣外匯,主要是美圓。“外匯有伐?外匯有伐?”那時候,南京東路華僑商店門口,這種“模子”多得很。香煙票、自行車票、電視機票都曾是打樁模子的倒賣對象。以後社會上什麽熱門,什麽便是打樁模子熱烈追逐的對象。萬體館香港明星演唱會、F1賽車、大劇院的經典劇目,票價經打樁模子倒壹下,會漲到幾倍至十幾倍。“打樁模子”有這樣的眼光,看準哪個票子會緊張,會有fans的追逐。他們便會提前大量收進,然後高價放出。他們專業從事這行,從中賺取差價,體現了上海人很精明的壹面。
每年中秋節前,“打樁模子”十分活躍。那些每年中秋可以收到幾十張、幾百張月餅票的人,發愁這麽多月餅吃下去,定會傷了脾胃。便隱匿了身份同打樁模子做起交易。每年春節前,代幣購物券、商場現金卡都是打樁模子熱衷的對象。據從事這行的人吹噓,壹個中秋季節,壹個打樁模子可以賺到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他們中還有幾等不同的模子,有的直接站在街頭“打樁”的,還有專收“打樁模子”的。後壹種直接同商家或廠家交易,因為他們早已同商家或廠家達成了默契,成為這種票子流通環節的必要部分。打樁模子真正成熟、形成專業,大概是九十年代的事了。
二十壹世紀最初的十年,上海“打樁模子”方興未艾。“打樁模子”現象成了上海的壹種特有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有人說他們擾亂經濟秩序,但是他們頑強地在社會經濟大潮中分壹杯羹。他們以上海人的精明在法律邊緣和非主流社會生存,他們深知價值是通過流通來體現的,流通就會增值的道理。它同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社會經濟生活在運行,“打樁模子”可能不會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