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古代士的故事

古代士的故事

第壹,禮賢下士。魏文侯是禮賢下士的典範。《呂氏春秋·期賢》載:"魏文侯過段幹木之閭而軾之,其仆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幹木之閭歟?段幹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幹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幹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幹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幹木不肯受。"魏文侯在這裏提出了如何處理權勢、財富與道德、知識之間的關系問題。魏文侯不但不恃權、恃富鄙視壹個窮知識分子,相反,路過段幹木的家門都要扶軾,施以註目禮。這壹舉動在整個魏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還有些君主為了獲得智謀,對士人免去君臣之禮而行賓主之禮。如秦王對範睢,"敬執賓主之禮" 。鄒衍"適梁,惠王效迎,執賓主之禮" 。魏公子平原君無忌屈身拜請侯贏、毛公、薛公是人所熟知的禮賢下士的典型。雖然當時能得到免去君臣禮待遇的只有少數有名望的士人,但這種行動卻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第二,以師相待。有些君主拜名士為師,屈執弟子之禮。如"魏文侯師子夏、田子方" 。齊宣王拜顏鉫為師 。孟子說:"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 在謀略、道德面前,君臣的關系降到次要地位,君主應該到臣子門上討教。《孟子·萬章下》記載壹段魯繆公與子思的故事。"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雲乎,豈曰友之雲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這裏也是講,以權勢論,士人與君主為君臣關系;以德行而論,君主應以士為師。魯繆公與士人交朋友,在孟子看來是屬於對士人不尊重的壹種表現。《呂氏春秋·勸學》講:"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君主尊士為師的舉動和以士為師的理論,反映了壹部分士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第三,平等以待。齊孟嘗君是壹位典型人物,《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食客數千人,無貴賤壹與文等。"有壹次,"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壹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戰國策·齊策四》載:孟嘗君好士,"飲食、衣服與之***"。

由於社會上形成了尊士之風,壹些士常常高傲自處,甚至不把君主放在眼裏。顏 鉫在論述這壹問題時,其中心論點是:朝代的更替和國家的興衰取決於政策、謀略之得失,而政策、謀略主要出於士。由此而得出士貴於君的結論。這壹論點使齊宣王折服。在這種氣氛下,有些名士憑借其知識、道德敢於藐視君主。孟子公開批評魏惠王:"不仁哉,梁惠王也。" 孟子還宣傳:"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 齊高士王鬥見齊宣王時公然聲稱:"鬥趨見王為好勢,王趨見鬥為好士。"宣王為了獲得好士之名,"因趨而迎之於門" 。

為了把智能人物吸引到自己周圍,君主和權貴開展了爭取士人的活動。爭士的方式很多,要之,不外官、爵、祿、獎、養。

官、爵、祿在壹般情況下是三位壹體的。墨子把問題說得十分清楚:"必且富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又說:"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授予爵位、蓄祿、政令是招納賢士的"三本" 。孟子也說:"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荀子·王制》中反復講:"好士"的基本手段是"富士"。齊國設稷下學宮,招納天下之士,給予優厚的待遇。齊宣王對七十多位有名之士"皆賜列第,為上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 。孟子也很闊氣,"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齊宣王還曾許孟子如下條件:"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 。燕昭王為了招納天下之士,"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 。《管子·山權數》提出對士人要給予褒獎,如獎給田宅,"樹表置高"(如同後世立牌坊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