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尚鎮“油菜花杯”龍舟賽 為全面貫徹實施黨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及臨滄縣委、政府關於建設“生態優勢縣,邊邊緣文化特色縣”的總體思路,以發展為主題,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宣傳博尚,發展博尚,推進小城鎮建設,促進全鎮經濟的持續發展,博尚鎮黨委、政府於2002年至2004年先後組織了三屆“油菜花杯”龍舟賽,還承辦了“臨滄佤文化藝術節”博尚分會場龍舟賽壹次。每壹屆龍舟賽,鎮黨委、政府都經過精心策劃、周密地部署和安排,認真地組織。鎮機關從領導到壹般工作人員全盤總動員,個個都是服務員,大家齊心合力,忠於職守,用辛勤和汗水換來了龍舟賽事的圓滿成功。每壹屆來觀光、經商的都達3~4萬人次,大小車子上百輛,沒有發生過壹起大小事故。開創了由壹個鄉鎮組織大型活動並取得圓滿成功的先例。
賽事方面,龍舟賽的項目有400米、800米、2000米,第壹屆還安排籃球賽。各村委會及鎮屬機關,縣直單位(縣二中)都分別出壹個參賽隊,優勝者發給獎狀和獎金。
商貿活動,安排有招商引資洽談會,物資交流會和“美食壹條街”。
旅遊觀光,印制繪有旅遊線路和景點介紹宣傳材料,安排向導,組織車輛、遊艇,為旅客乘船遊覽水庫風光,觀看萬畝油菜花、觀音殿、過街樓、傣家佛塔、飛機場及猛虎營、小道河林場等景區提供方便。
文化方面,安排專場文藝演出(曾邀請雲南瀾滄啤酒集團文工團,臨滄茶文化風情園藝術團及縣內知名歌手到會獻藝),組織篝火晚會打歌,舉辦書畫展及攝影展。
在“油菜花杯”龍舟賽期間,通過經濟、體育、文藝、旅遊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力宣傳了博尚,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博尚鎮的巨大變化及各族人民的精神風貌,展示了當地豐富的文化特色,每屆龍舟賽拉動商貿旅遊資金近百萬,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傣族、拉祜族節日
鎮內拉祜人除與漢人過傳統節日外,還有二月的馬日祭竜節,還註重“二月八節”和“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祭竜在竜林和竜樹下由竜頭主持舉行。全寨人要參加。第壹個馬日起,備辦要用的酒肉之類。第二個馬日,正式舉行祭竜。竜分公母。在寨中劃界祭公母。公竜祭豬,母竜則祭雞。公竜祭公豬,母竜則祭母雞。公竜祭母豬,母竜則祭公雞。祭後,全寨人***分享用。
鎮內傣人過傣年,在漢族清明後十天舉行。歷史上稱“插花”或“采花”。漢人常說:“老擺夷插花”過節。“潑水節”之稱,鎮內史無記載。此稱是壹九八0年以後,從外縣傣族聚居地搬來。
古歷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是關門節,佛爺和尚不能到外食宿。傣民輪流煮飯送與他們。50歲以上老人到緬寺聽經文。
八月十五稱點燈節,緬寺設小燈壹千盞以上。由每戶輪流點燈,過宵。次早,點火把歸家。
九月三十舉行燒包節,每戶到田邊地頭叫魂,把谷穗帶回插在飯頭上再到緬寺滴水。
冬月初七至十五樹幡桿,用四丈余樹或竹兩棵,掛白布兩丈,吊燈籠,老年婦女晚上到緬寺點燈。意在紀念釋迦牟尼母親去世。
月半節
博尚人俗稱“接老祖公”,即農歷七月上中旬“接送”。何日興此節,無考。襲傳說,此間,陰間放假,死人之靈魂可回家串門。此節分兩種做法,壹、家中老人病故不滿壹年者俗稱“新亡人”。壹般在七月初壹就將茶酒端於盤中,在門外瞌頭獻飯,吟咒接祖回家中。在家中正堂側方,擺壹桌,將花果擺於桌上,點燃火燭。將茶飯於人吃前逐於桌上祭獻片刻,而後食膳。直到十四或十五才送之。壹般人是七月十四之早接回,晚飯後或者次日晚送之。送時,要在院內擺壹桌菜飯,獻畢,人可吃飯。飯後將紙錢香火燒於門外,取菜少許,水果數個砸爛送丟於門外,意為讓眾鬼魂帶走。此節代傳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