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中期,趙作為對蝦養殖課題組組長,帶領課題組其他同誌在山東日照石臼所、即墨、文登、嶗山等地進行養殖試驗。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攻克了小規模人工對蝦養殖的技術難關,進而又突破了“人工對蝦養殖及集約化養殖高產技術”和“中型面蝦高產養殖技術”的難關。建立了壹套對蝦人工育苗和繁殖的技術措施。1967-1978年,他承擔了“對蝦人工育苗和集約化養殖技術研究”,得出結論:徹底消滅敵害生物和掌握養殖水質是提高對蝦出苗率的兩個重要環節,滿足幼體餌料是提高出苗率的關鍵問題。這壹問題的解決,大大提高了對蝦人工養殖的出苗率。在水泥池中,平均每立方米水可飼養10000只以上的蝦,在孵化箱中,平均每立方米水可飼養110000 ~ 13000只蝦。土池平均每次可養蝦20萬只以上,建立了壹套室外大規模育苗方法。經過改良研究,建立了清淤、合理放養、科學飼養、水質調節等壹整套精耕高產措施。1.2畝池塘,對蝦平均畝產400多公斤,13畝池塘,對蝦平均畝產250公斤,4個2畝池塘,平均畝產488.5公斤,最高畝產551公斤,突破1000公斤大關。在當時國內處於領先水平。該成果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山東省、青島市科學大會獎,國家科委推廣獎1982。。
永不滿足,不斷探索是趙作品的特點。以前中國養蝦基本靠從海裏抓天然苗。隨著我國對蝦養殖的興起,單純捕撈自然苗已遠遠不能滿足水產養殖生產的需要,而且對自然資源有害。作為中國養蝦的先驅者之壹,他深深感受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嚴重性。如果不及時解決問題,將會嚴重阻礙我國對蝦養殖的發展。他感到肩上的責任沈甸甸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迫使他沖破重重困難,闖出壹條工廠化育苗的新路。因此,在1979年底召開的全國對蝦養殖工作會議上,他作了對蝦育苗攻關的重點發言,對開展對蝦工廠化育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和闡述。建議用2 ~ 3年時間克服對蝦工廠化育苗的技術壁壘。從65438到0980,趙責無旁貸地承擔了國家重點項目“對蝦工廠化人工育苗技術”。主持起草項目方案,安排實施方案,組織各方協調攻關。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終於突破了這個難關。提前壹年,工廠化對蝦育苗技術成功。
該成果的貢獻和技術關鍵如下:(1)解決了親蝦培育技術,保證了育苗用親蝦的來源。(2)掌握了人工創造良好的育苗水質條件的理論基礎和控制方法,為對蝦幼體的順利發育提供了條件。(3)篩選出適合蝦苗各發育階段的動植物餌料和人工餌料,為蝦苗的正常發育提供了物質條件。(4)提出了適合對蝦工廠化育苗的應用設備,制定了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操作規程。這壹成果隨後在全國沿海省市全面推廣應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海洋水生動物人工育苗數量最多的國家。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對蝦養殖業的發展,並很快使其成為我國海水養殖的支柱產業,使全國對蝦養殖產量從1978年的450噸猛增到1991年的22萬多噸。據不完全統計,僅1982-1992,我國對蝦養殖直接總產值就超過400億元。該項成果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長期依賴捕撈天然蝦苗的狀況,不僅促進了我國海水養殖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移植、增殖和放流的發展。該成果獲得1982山東省科技成果壹等獎,1983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壹等獎,1985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隨後獲得北京國際發明展金獎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特別獎。
隨著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的成功,趙轉而研究“中型水面高產養殖技術”。他和同事們壹起,只用了壹兩年時間,就攻克了中型面蝦養殖的技術難關。並獲得原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著我國對蝦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養殖技術的提高,餌料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制約對蝦養殖的關鍵問題之壹。特別是投餵大量的新鮮餌料,不僅汙染水質,還會破壞大量的幼魚、蝦類和貝類資源。因此,迫切需要解決人工配合餌料的問題。趙及其同事先後開展了“對蝦人工配合餌料”、“對蝦配合餌料”的研究工作,獲得青島市科學大會獎、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中國對蝦養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他還帶領科研團隊成功培育出我國首個海水養殖動物新品種——中國對蝦“黃海1”,填補了我國海水養殖動物選擇性育種的空白,為促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對蝦養殖優良品種產業化、推動我國對蝦養殖“二次創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趙在中國海洋漁業發展的道路上,用青春換來了白發。他用堅實的腳步在祖國沿海地區踩出了清晰而美麗的足跡。他只求奉獻,不求名利。他常說:“我所做的壹切都是為了祖國水產事業的發展。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是我最大的心願。”他為人正直,心胸開闊,把大半輩子都獻給了中國的養蝦事業。在30多年的養蝦和實驗生態研究中,他幾乎走遍了中國沿海的漁村。他走到哪裏,就把技術和知識帶到哪裏,在那裏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