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市場機制不健全,法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薄。入世後,面對西方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的突然沖擊,我國政府必須在管理理念、法規和方法上適應市場經濟和WTO,其角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重新定位。
壹、服務的作用——從“統治”管理到“服務”管理
目前,中國正處於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歷史階段。長期以來,中國的行政管理體制仍然帶有轉軌經濟體制的印記。其表現為:(1)各行業政府部門對企業仍保持較多的控制和幹預;缺乏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行業組織沒有完全擺脫政府機構的刻板印象;(2)第七次行政改革效果尚未凸顯,機構職能交叉、人浮於事的情況依然存在,過多的行政許可和前置審批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市場主體參與成本高,政務公開不到位。因此,政府的權力關系必須調整,政府的職能必須轉變,政府要從統治身份轉變為社會公仆。從“以規則為中心”的管理到“以服務為中心”的管理。
“以服務為中心”管理的確立是對傳統政府管理的挑戰,由此帶來的政府管理目標和管理方式的改變是歷史的必然。西方國家將註重質量、成本和顧客滿意等企業管理理念註入政府管理,確立了追求創新、誠信、高效、優質的政府管理目標,開始了將企業管理精神引入政府管理的新趨勢。入世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在政府角色定位上可以借鑒這些文明成果。然而,我們的重點應該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在建立市場經濟,改變政府作為經濟主體的角色,突出以市場為主體的經濟政策調節的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加強政府的調節作用,建設強有力的政府。“致力於公共利益而不是追求個人利益被理解為公民美德,這是政府參與的生命源泉”,是政府工作的“終極理想”。
二、經濟角色——從現有規則的守護者到新規則的締造者
政府應該從原有規則的守護者和維護者轉變為新的社會經濟規則的締造者。入世後,政府作為經濟主體的角色應該退出,比如宏觀調控讓位於市場機制,投資者讓位於民眾。在制定政策法規時,政府的主要職能和經濟行為應限定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各級政府通過中長期規劃,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促進新經濟成長,優化升級經濟結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2.加強宏觀調控,減緩經濟波動周期。政府作為經濟的調控者,主要是通過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結合的綜合調控體系,適時調控經濟波動周期。糾正市場缺陷——盲目性,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平衡財政和外匯,控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定目標。
3.完善法律制度,規範市場主體行為。國家批準和宏觀調控經濟的項目要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審批條件和調控措施要法制化,提高公平性和透明度。政府依法制定市場規則,用行政權力對市場和市場主體的行為作出壹些強制性規定,為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規範市場和市場主體的行為。
4.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公共設施和公益產品的特點是高投入、低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壹般市場參與者不願意或沒有能力投資,但卻是社會活動和經濟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必須參與這些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為市場體系的完善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必要的、良好的公共設施和服務。
5.調整所有制結構,建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政府在調整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等公有制經濟結構的同時,要鼓勵個體、私營和外資經濟的發展,大力提倡股份制經濟的發展。管好用好國有資產壹直是國有企業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要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管的原則,建立全新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制。
6.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協調。作為壹個大國,中國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和國際經濟事務的協調。需要與國際經濟組織和世界各國政府組成反危機協調聯盟,以國際聯合協調的方式防止局部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蔓延和傳遞。
第三,社會角色——國家創新體系的支持者
中國加入WTO後,政府的經濟活動融入了世界經濟壹體化。面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以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為主導,以服務業為業主渠道的“新經濟”,必將對中國產生更大的影響。由於新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有必要把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加快建立創新體系。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規,創造寬松的環境和必要的條件,提供政策指導和服務,成為“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的支持者和推動者。
1,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我國科研投入由政府主導,占科技創新投入的壹半以上,但收效甚微。加入WTO後,政府投資的主體地位應該讓位於民間投資、企業投資和政府對風險投資體系建立的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股票等方式進行社會融資。讓科研、學校、研究所進入企業,企業本身也會建立起新的科技發展體系。
2.政府應采取政策引導,支持建立知識產權創新體系。技術信息、管理等知識要素可以折價入股,作為產權參與企業的收益分配。這是知識產權與企業產權相結合的新制度,可以開發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政府要制定政策,積極引導建立知識產權評估制度和知識產權有償轉讓中介機構,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
3.建立有利於創新人才流動和結構優化的制度。要打破人才的部門所有制和單位所有制,鼓勵創新人才在競爭流動中優化組合。吸引優秀創新人才到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創新機構,充分調動他們的創新潛能。國家制定人才政策和創新制度,吸引世界各地優秀人才來華創業。
第四,守護者角色——國家經濟安全的捍衛者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擴大改革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個別行業將受到強烈沖擊,因此還必須註意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當然,政府應該是國家經濟安全的維護者。這是因為壹個國家的經濟利益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繁榮的最根本利益。特別是冷戰結束和蘇東劇變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與冷戰時期國家安全中的軍事安全和意識形態利益不同,經濟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國家安全主要表現為壹國經濟貿易利益的獲取和維護。它在國家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三大國家安全要素中占據首要的“目的”地位,經濟安全起著決定性和基礎性作用。壹個國家的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是以經濟安全為基礎的,但又是為經濟安全服務的,為經濟發展提供暴力和非暴力的政治工具。隨著壹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是實現經濟安全的重要選擇。經濟安全是壹個長期的、持續的、多階段的、反復的、持續的博弈過程。經濟全球化充分證明,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形成的經貿利益格局,使得經貿對抗和報復成為壹把雙刃劍。給予經濟利益,享受經濟利益,承擔風險,協調利益,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相互依存和依賴越深,不僅會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壹定的風險,也會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在高水平和更大範圍內獲得和維持的新機遇。
動詞 (verb的縮寫)公平和正義的作用
我們的政府應該扮演公平分配社會財富和有效遏制腐敗的角色。歷史證明,市場經濟的繁榮不僅需要企業的發展,還需要社會可觀的購買力。這就要求政府在培育市場的同時兼顧社會公平,尤其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如何相對合理地分配社會財富,是政府必須考慮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否則,貧富差距過大,購買力不足,也會造成市場蕭條和社會不穩定。同樣,由於腐敗主要表現為政府公權力的“尋租現象”或政府官員的腐敗,對於中國這樣壹個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來說,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現代化的成果就有被浪費的巨大危險。因此,政府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此外,在各種社會利益的沖突中,壹些群體或個人憑借控制大量資源,會處於沖突的主導地位。他們要麽歪曲事實,要麽故意制造混亂。這時,政府應該維護社會正義,保護沖突中的受害者。
不及物動詞社會保障的供給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貧困人口有所增加。除了寡婦、老人、病人和殘疾人,他們主要是下崗工人和壹些拖欠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逐漸擴大。隨著中國加入WTO,政府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體系,這是壹張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安全網”。要盡快完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建立農村養老保障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城鄉貧困家庭社會救助制度,加強對貧困群體的直接救助和扶持,切實解決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困難。首先,要迅速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努力實現所有經濟成分、所有地區的全覆蓋,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大保障體系。其次,要依法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國務院會出臺法律法規,最後通過立法確認。先制定單項法規,再建立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通過立法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實現規範化管理。再次,建立貧困家庭社會救助制度,政府為貧困家庭提供廉租房,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貧困家庭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實現人生之初的機會平等,建立貧困人口專科醫院,在救災中預留壹定空間。
七、責任的作用
貫徹黨的行政體制改革精神,轉變政府職能,要求各級政府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責任政府。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責任體系,包括政治責任、行政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違法行政要承擔相應責任。其核心是將各級行政機關的統壹職權視為責任,以責任制約權力。目前政府服務意識淡薄,觀念落後。政府管理就是控制、審批、監督、處罰的落後觀念根深蒂固。管理模式過於依賴直接手段,習慣於發號施令和管人,過多使用行政手段,不習慣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解決問題,非常不適應整個時代的發展步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法制為基礎的經濟,政府本身也要受法律的約束。在依法監督方面,既強調各級各部門的政府行為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而且強調人民對政府及其公務員的監督。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因輕微違法失職或官僚主義行為,應承擔向公民和法人道歉的道德責任;行政首長在政府工作中有嚴重違法、失職、濫用職權行為的,應當承擔被免職、引咎辭職或者被責令辭職的政治責任;公務員因違法失職、濫用職權、貪汙受賄受到行政處分和刑事處罰。
八、實現政府作用從無限到有限。
無限政府表現為政府職能無限膨脹,政府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加入WTO要求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職能必須實現戰略性調整和轉變。總的來說,就是要不斷減少政府可以有所作為的領域,弱化政府微觀具體事務的職能,把應該由社會或市場來履行和完成的事情交給社會和市場,做到不該管的事、管不了的事、管不好的事。同時,要強化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協調指導、政策法規制定、檢查監督等職能,努力塑造市場型政府。政府有所為的領域主要是市場不完善的領域和市場無法發揮作用的領域,為市場主體和社會提供秩序、法律、制度、法規等抽象的公共產品。
建立有限政府是適應市場經濟和WTO的客觀要求。進行行政改革,建立“小政府、大社會”模式的有限政府。首先是限制政府的權力和職能。通過簡政放權,壹方面政府將退出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把原來由政府管理的企事業單位交給社會民間組織管理;另壹方面,將管理權限下放到地方和基層單位,使行政決策和執行盡可能由靠近服務對象的各級行政單位做出,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是限制政府的規模。通過精簡政府機構,減少公務員數量,減少行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三是限制政府行為和運行機制。借鑒企業管理經驗,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或新公共管理,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樹立市場觀念、投入產出觀念和服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