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了不起的我》---壹本關於希望、夢想、愛、行動和自我成長的書

《了不起的我》---壹本關於希望、夢想、愛、行動和自我成長的書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的作者是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知名心理咨詢師陳海賢老師,他在得到App上的兩門課程我都有訂閱,壹門是“自我發展心理學”,另壹門是“親密關系30講”。

據說,這本書就是脫胎於“自我發展心理學”那門課程,我在看到後第壹時間購買了回來。這次大家春節讀書,剛巧又看到有夥伴推薦,我就選擇了讀這本書。

這本書分為五個章節,第壹章“開啟行為的改變”,第二章“推動思維的進化”,第三章“發展關系中的自我”,第四章“走出人生的瓶頸”,第五章“繪制人生的地圖”。

我覺得這本書就像陳海賢老師自己評價的那樣,離我們很“近”,也很“實”。很近是因為作者有著13年的心理咨詢經驗,接觸過很多現實的心理問題或現象的案例,有些內容也是陳海賢老師自己的經歷與感受。

因為“樣本量”足夠大,我們更容易覺得親切、易懂,好像作者就在講我們身邊的案例,有時,也能隱約看到自己的影子。

此前,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常常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陳海賢老師用他不快不慢的語速、不太標準卻非常親切的浙江普通話,對內容娓娓道來。他的表達非常簡潔、凝練,語言平實,邏輯清晰、有理有據,常常讓人感覺到智慧的傳遞,安靜又溫暖。所以,我也還是想讀壹讀書,相信躍然紙上的文字會帶來不壹樣的思維沖擊。

讀這本書時,有點像品嘗壹塊兒美味的蛋糕,我常常舍不得壹次都吃完,而是不時地去品嘗壹點點。我不是按順序從頭到尾讀的,因為內容已經比較熟悉,我是從自己感興趣的點位開始,跳躍地讀,最終讀完的。這本書,前兩天Lucy也做了內容分享,我就從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三個觀點來著重分享壹下。

分別是:1 要堅守“希望與夢想”,用愛與行動為夢想導航;2 萬事皆有路徑,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尋找和踐行更好的方法;3 生命本無意義,而我們讓壹切發生,同時也賦予生命自己想要的意義。

先談談第壹個觀點,要堅守“希望與夢想”,用愛與行動為夢想導航。

本書第壹章“開啟行為的改變”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強化了壹個觀點,就是我們從來都有選擇的權力或自由。我很喜歡這壹觀點,因為它讓人們看到了希望,每個人都願意“我的人生我做主”,希望能尊重自己內心的主張。而如果總是可以自主地做出選擇,那是多麽美好的事情啊。

改變聽上去有點抽象,作者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落點,就是行為。我想到了古典老師說過的壹句話“看見,是改變的開始,行動,是改變的抵達”;李笑來老師說,“要做壹個踐行的人”;人們也常說,知易行難。那麽我們不難看出,行動、行為對改變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改變需要勇氣、也需要自省。書中寫到,知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咨詢室裏放著壹根三面柱,壹面刻著“我很可憐”,另壹面刻著“別人很可惡”,最後壹面刻著“怎麽辦”。每次有來訪者,他都會問,這三個方面,妳想談什麽?

很明顯,我們都能看出,“我很可憐”和“別人很可惡”都屬於沒有什麽用處的抱怨,是浪費時間。只有“怎們辦”才是更理性、更智慧的選擇。作者的觀點是,人有兩個自我:壹個感性,壹個理性。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有個有趣的比喻,人的情感就像壹頭大象,理智就像壹個騎象人。對於改變而言,理性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動力。

我覺得這有點像我們的“自我探索”,因為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就是要給自己拍X光片,更加真實且深刻地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內驅力到底來自哪裏?從某種程度而言,自我探索,是助力我們達成目標的底層邏輯與支撐。

所以,人的理智如果想要達成改變的目標,是有方法論的,首先需要了解情感這頭大象的脾氣和秉性,也就是找到我們的內驅力。

我聯想到自己的經歷,18 歲成為我的故鄉---河南省沁陽市電視臺的新聞主播,工作後繼續學習,考入中國傳媒大學讀了本科,在央視科教頻道做了兩年的外景主持人和專題配音工作,又通過托福考試赴英國留學,取得了理學碩士學位。2006 年,再回到央視,在財經頻道國際組工作至今,實現了18 歲時希望從地方電視臺跨越至中央電視臺工作的向往。

回顧壹下個人成長歷程,這些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努力,不斷發掘自己在普通話播音、朗誦和英語學習等方面的興趣、潛力,打造自己的優勢與特長。無意當中踐行了“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兒”這樣的成長。那麽,我的大象和騎象人到底是如何配合的呢?哪些方面曾讓我受益呢?

首先,我覺得愛很重要,因為被父母兄姐深愛帶給我的,是與生俱來的樂觀、豁達,並且總是心懷希望與夢想。

我相信,大象,是聽得懂愛的語言的。我生活在壹個充滿愛的家庭裏,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以及我的兩個姐姐和壹個哥哥,都很疼愛我。

我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曾經碰觸過壹次生命的死亡線,當時和同學們去幫壹位老師回農村收玉米,路上被側面駛來的長途汽車撞出十三米遠,腦顱骨骨折,腦大面積滲血。

我的爸爸斬釘截鐵地對醫生說:“這是我的女兒,不要追問肇事司機是誰,花三萬、五萬元都由我負責,請壹定救救我的女兒!”父親還以他平時喜歡讀壹些醫學書籍的經驗,建議醫生盡量不手術而采取保守治療,並從大醫院請來醫生會診。

我的媽媽,則在我昏迷7天7夜的日子裏,曾拿著我的衣服,在我出車禍的那個路段,走壹步磕壹個頭,呼喚我的名字,據說是希望把我的靈魂“呼喚”回來。是父母半年多的無私關愛和悉心呵護,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後來,壹想到我這脆弱的生命曾在生死關頭被父母力挽狂瀾般保護過,我就會在感動之余,從不向困難與挫折低頭,我那本性脆弱的心靈也常常無法不堅強。也是從那時起,我就在內心對自己許下了壹個承諾,壹定要好好成長、不斷做更好的自己,來回報我所承受的這些美好、難得的親情與關愛,希望愛我的人因我而感到驕傲。

這樣,我情感的大象告訴了我理智的騎象人:不斷學習與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將是我不變的信仰。而這種信仰,恰好幫我做了壹個區分,就是我後來才了解到的,阿德勒心理學方面對“他人課題與自我課題”的區分。

因為從那時起,無論我遇到什麽事情,我無意當中首先使用的都是三面柱的第三面,“怎麽辦?”

我的專註焦點總在 “自我課題”上:我能做點什麽,才能讓事情變得更好?如何不斷發掘自身潛力?如何通過不斷學習與練習發揮和強化自身的優勢?這樣,我恰好在無意間踐行了“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兒”,也踐行了 “愛幹、能幹、值得幹”這壹比較理想的“職業三葉草”模式。

所以,我想,大象與騎象人的說法,對我們的改變,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進行自我探索,找到內心驅動力的意義所在。它能夠幫助我們堅守“希望與夢想”,並且用愛與行動為夢想導航。

我想分享的第二個觀點是:萬事皆有路徑,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尋找和踐行更好的方法。

在本書的第二章“推動思維的進化”中,作者從心智模式等方面做了介紹,他推薦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其實特別像那句著名的祈禱詞,“希望有足夠的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有足夠的平靜去接受不能改變的,有足夠的智慧去做壹個區分”。

確定了目標與夢想就是確定了方向,有了方向,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行動、加強執行力,而這時,就可以壹邊行動,壹邊尋找更好的方法了。

比如小步子原理是壹種方法,讓我們細分目標,壹步步慢慢來。因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我們需要壹次次先完成,然後,再不斷叠代與積累,以期達到預想的高度。

比如第三章“發展關系中的自我”,其實提到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法,有點像《非暴力溝通》當中提到的理念,提倡客觀、理性,去觀察和聆聽關系的語言,直接談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等等;

再比如第四章“走出人生瓶頸”當中,也談了壹些具體的方法,我們如何看待逆境?如何利用逆境來幫助自己更好地成長?如何聆聽內心的聲音,忠誠於自己,忠誠於真愛與責任?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在自我發展心理學中,課題分離也是壹種重要的方法。以上的這些方法,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思考,去踐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讓自己和他人受益。

我想分享的第三個觀點是“生命本無意義,而我們讓壹切發生,同時也賦予生命自己想要的意義。”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的第五章是“繪制人生的地圖”,是不是有點像我們在“自我探索”之後所制定的“個人發展戰略”?繪制人生地圖,涉及到探索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麽?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想過怎樣的人生?如何行動?

同時,作者也指出,這個地圖並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壹勞永逸的,它就像個人成長壹樣,需要不斷發展、完善,是讓我們聽從內心的聲音,踏上了壹條能夠越走越遠的路。就像生命本無意義,而我們讓該發生的發生,就給生命賦予了我們自己想要的意義。

最後,分享壹首我很喜歡的歌曲《中國霸王花》的主題歌《無名小路》:

林中有兩條小路都望不到頭

我站在岔路口佇立了好久

壹個人沒法同時踏上兩條征途

我選擇了這壹條

卻說不出理由

也許另壹條小路

壹點也不差

掩埋在沒有那腳印的落葉下

那就留給別的人們以後去走吧

我選擇的這條路

我會壹直走到天涯

將來從小路的盡頭

默默地回望

想起曾有兩條不同的方向

而我走的是人跡更少的那條路

正因為這樣

無名小路才不會被遺忘

自我探索、勇敢做自己,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但卻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有時妳可能會覺得那是壹條《少有人走的路》,但幸運的是,那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我們就需要踐行真愛所帶給我們的使命,就有了因愛而生的忠誠與責任,壹步壹步,踏實前行。

希望我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相互支持、彼此陪伴、越走越遠,走出不可想象的精彩,成就《了不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