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二代”如何奮鬥成為“富壹代”
有人對“貧二代”這個說法提出質疑,認為他或許已經是貧了好多代,或許通過努力可以成為“富壹代”。社會學專家指出:貧富分化嚴重,這是市場競爭中必不可少的壹個階段,但隨著社會階層之間的頻繁流動,貧二代只要勵誌圖強,同樣可以在工作中積累社會資本,能夠在競爭中出人頭地。 聲音:職場“貧二代”優劣兼具,貧不是錯 “這個群體有著自身辛酸和無奈,也有著奮發精神和獨立精神。”南華工商學院的心理老師吳清蘭覺得:不應該用“貧二代”來貼標簽,他們不是“富二代”,但有可能成為“富壹代”。他們優勢很明顯:有強烈成功的動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有不可忽視的劣勢:見識少,社會資源貧乏,全靠自己打拼,敏感而又固執。 “這些優勢和劣勢對他們的職場之路有很大影響,性情開闊的人,會把劣勢當做動力,穩步前進尋求成功;性格內向的常懷自卑之心,處處放不開手腳,還會把失敗歸結為外因,更難得到成功。”吳清蘭老師說,作為貧困壹族的年輕人,應該清醒地揚長避短,爭取更大機會。 壹位80後的職場年輕人說道:過分關註“貧二代”可能會增加其心理負擔,也可能使部分人形成希望依賴關註來得到機會的投機心理。 “貧二代”闖職場:有抱怨,有迷茫,但不放棄 在老家人眼裏,魯嚴是上了大學後在城市工作的人,以後就會在城市安家,將在農村辛苦了壹輩子的父母接去享享福;可在魯嚴心裏,這個願望是何其渺茫。 魯嚴在壹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每天累得兩腿酸軟,但又深感迷茫,工作中成天與有錢人打交道,看著那些只有20多歲,卻擁有幾套豪宅開著名車的年輕人,他從心底裏感到羨慕。 有壹段時間,魯嚴也想炒房,因為有第壹手信息和資源,而且同事中有炒房成功的,可近十萬元的首付卻讓他為難了。魯嚴必須面對現實。“我很迷茫,不知道以後的路該怎麽走,這個行業不穩定,有時候幾個月不賺壹分錢,餓肚子的事也發生過,以後還要養父母,真的比較發愁。” “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80後的小瀟調侃道。雖說從小生活在城裏,但生活依然拮據,媽媽是壹家工廠的衛生所護士,爸爸以前跑運輸,出了壹次車禍後腿腳受傷,最後找了壹個看大門的活,壹家人日子過得很清苦。 小瀟是個勤奮懂事的女孩,她壹直很努力,希望能長大有出息改變家庭現狀。然而求職的經歷讓小瀟感覺個人能力何其渺小。但小瀟覺得,只要自己不放棄,總會有展示才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