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鄭國有個樂師叫師文,聽說魯國出了個了不起的音樂大師叫師襄。於是師文就遠遠地跑到魯國去拜師襄為師。誰知這個師襄眼界很高輕易不招弟子壹再回絕。師文當然壹再堅持希望拜他為師,終於感動了師襄收他為徒。但過去了兩三年師襄突然發現師文彈琴很怪,為什麽怪呢?師文很勤奮經常在那彈奏練琴,按理說這沒什麽不好。但師襄發現師文都是彈幾個樂章彈幾個片斷,從來不演奏整篇樂曲。師襄覺得很納悶“妳跟我那麽親近,學了兩三年居然連完整的曲子都不會彈,看樣子妳是沒什麽天分啊。得了妳回去吧,不要在這浪費時間了。師文怎麽回答?“老師,我並不是不會彈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壹旦能演奏完整的曲子,您就會認為我滿師了,就要讓我走了,就不會再有機會親近老師了,所以我故意不彈。”師襄壹聽:“哦,妳這學生還有這個心事,妳彈壹個來聽聽。”師文馬上就演奏了壹曲,非常完整。師襄終於認識到這是怎樣的壹個學生。破格同意師文慢點出師,妳願跟著我還是跟著我。師文就接著親近他的老師,細細琢磨老師的技巧。師徒兩人後來都成了齊名的壹代音樂大師。這就是壹個親近老師的故事。
在妳剛開始學習時除了有良師外,妳怎麽去結交朋友怎麽能找到益友,這裏面有很大學問。我們知道古人極其重視極其強調朋友的重要性,儒家學說壹向認為朋友是建立在***同理想***同追求***同人格基礎上的壹種友好關系。
中國古代有太多太多關於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是桃園上的壹種友好關系。這裏也給大家講個交友故事,雖然不像桃園三結義那麽有名但好多人可能也聽過,這也是壹個成語“割席斷交”的來源。漢朝時有對好兄弟兩小無猜。壹個叫管寧另壹個叫華歆。兩人非常要好,好到什麽地步?坐在壹張席子上壹起讀書,天天如此。古人坐在壹張席子上就等於咱們今天同坐壹條板凳了,因為古人沒有床也沒有今天這樣的椅子,都席地而坐。有壹天兩人都在埋頭讀書突然聽到外面聲音很響很熱鬧。管寧依然讀書不受所擾充耳不聞。而華歆壹下子跳起來跑到門外看熱鬧。回來告訴管寧“兄弟,外面太好看了太熱鬧了,我們這個地方來了個新官,正好在遊街妳不去看看?”管寧拔出隨身攜帶的刀子壹下子把他們同坐的那張席子割開,也就是說我從今不跟妳坐壹塊了,在古代就意味著斷交。管寧就跟華歆說“我們兩不是壹類人,妳太好那些浮名虛節,外邊有個新官來到我們這就任,鼓吹熱鬧,跟咱們有什麽關系啊?咱們現在該壹心讀書。所以我看啊,咱們斷交。”後來這兄弟兩果然分開。臨分別時管寧再壹次跟華歆講了這個道理,華歆也聽不進去。後來的結果華歆被殺,因為他趨炎附勢。管寧雖然後來流落到遼東,但到遼東後用仁義道德教化當地百姓,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在歷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名聲。這就是“割席斷交 ”的故事。也就是說古人把選擇朋友看成是多麽嚴肅多麽重要的事。
除了尊師擇友古人還非常重視禮儀,把這三項內容看成是兒童必備的啟蒙教育。而現代社會中我們也壹樣重視禮儀提倡講文明懂禮貌。所以中華民族壹直都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那這種傳承了千年之久的“禮”,它的實質究竟是什麽?人應該怎樣來體現自己對禮儀的感悟呢?
《禮記》第壹句就是“勿不敬,儼若思。”妳千萬不要不敬,妳做什麽事情見什麽人都應心懷敬意,尊重對方,應該有敬畏之心。妳要端正顏色,像經常有事情在想,不要輕佻。所以我們古代小孩好多就是小大人。當然我們今天可以去討論,如此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趣都給消磨掉了。古人也再三地提出千萬不要把禮儀庸俗化,這也是今天我們要特別註意的壹點。我們今天也非常講究禮尚往來,但是不是就掌握了中國傳統禮儀的真諦呢?未必。孔子在《論語?陽貨》裏講,“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禮啊,禮啊,難道講的就是玉帛嗎?”玉,古人非常珍貴的禮物。帛,就是很好的絲織品,古人是作為貴重禮物來送的。孔子就哀嘆,當時好多人已經把禮儀給庸俗化了,把禮儀等同禮物。孔子看不慣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也是壹種告誡。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要講禮儀,要真正把握中國傳統禮儀,就要真正把握中國傳統禮儀的精神實質。
接下來《三字經》講的就是教學的內容與次第,孩子應怎麽樣壹步步接受教育,應按怎樣的輕重順序來學習知識,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香:黃香,東漢時人。齡:歲。溫:溫暖。席:床席。親:父母親。當:應當。執:做到。融:孔融,東漢時人。弟:同“悌”,敬愛兄長。首:首要。次:其次。見聞:見到和聽到的事。知某數:認識數目。識某文:理解文理。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為什麽在《三字經》這樣的啟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給孩子們孝悌?這些傳統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會還能否適用?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更應該側重哪方面能力的培養?
接下來《三字經》就開始講述教育的內容和次第。也就是說應按什麽樣的輕重緩急來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方面我們必須非常細心地去體會。因為這裏面包含著傳統中國教育思想的精義,如果我們泛泛而過就沒法體會得到。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香九齡”的“香”指黃香。黃香字文,東漢江夏安陸人。大致相當今天湖北雲夢。前四史之壹的《後漢書》有黃香傳記。所以黃香是個確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不僅是個歷史人物而且能進正史並有傳,說明還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皇帝曾委任他擔任過魏郡太守,所以黃香還是個不小的官。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曾贊嘆“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但傳統中國之所以牢牢記住黃香並不是因為他的官職也不是因為他被皇帝召見過,更不是因為他被皇帝誇過而是因為“香九齡,能溫席”。
黃香九歲母親早故,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裏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非常孝順。怎麽孝順呢?炎炎夏日怕父親睡不著,那時又沒空調,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給扇涼快了伺候父親安寢。寒冬臘月天寒地凍黃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席子溫暖枕頭讓父親能安寢。所以這個故事又叫“黃香扇枕”,也就是黃香這個孩子把枕頭給扇涼快了。另外也叫“黃香溫席”,黃香把席子給弄暖和了。這個故事被《24孝》所記載,黃香被稱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傳統中國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黃香乃是因為他是個大孝子。《三字經》講“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對長輩,對長輩的親人應該孝敬。“所當執”,沒什麽好商量的,就應該這麽去做。舉的例子就是這個黃香。
由此可見《三字經》告訴我們,傳統中國的啟蒙教育第壹位是“孝”。孝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最重要的美德,但為什麽中國傳統文化如此強調孝道?為什麽在《三字經》這樣的啟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給孩子們壹個“孝”字呢?把“孝”作為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壹步,這裏面自有它的道理。道理很深奧嗎?很深奧。很明白嗎也很明白。為什麽?
我給大家拆兩個字試試。中國古代有拆字法,當然拆這個字不是亂拆的是有依據的。首先看那個“孝”字看,上“老”下“子”謂之“孝”,也就是強調血緣關系的延續性。每個人只不過是人類生命長河中的壹個環節, 妳今天是小輩明天就是長輩,妳今天不孝敬妳的長輩那妳怎麽能指望當妳變老時妳的小輩來孝敬妳呢?孩子對長輩如果沒有這種孝敬之心,人類的血緣之環又怎能壹環壹環的尊重,怎麽能良性地循環傳接下去呢? 這也是培養壹個孩子對傳統的尊重。第二個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從孝開始。培養壹個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養壹個孩子對長輩的尊重,同時也就培養了壹個孩子對傳統的尊重。所以我們可發現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人都在“孝”、“悌”上身體力行。
有個故事是黃庭堅刷便桶的故事。黃庭堅,宋朝大詩人大書法家。在那時已是朝廷大員,很大的官而且文名很盛。不僅是個大官還是個大文人,地位很高聲譽卓著,家裏當然是奴仆成群,有的是傭人。可黃庭堅為什麽還要刷便桶呢?原來黃庭堅的媽媽那時還在但年事已高。所以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臥室裏安放了個便盆。黃庭堅不管公務多忙,母親的這個便桶壹定是他親自去刷。這樣堅持了很長時間壹直到老夫人去世。好多人當時覺得有點看不過去,黃先生已是國家棟梁國家重臣,名望那麽高,這些事情完全可叫奴仆去幹嘛。可黃庭堅的回答是“孝順父母是人的本份,就像忠於君長是臣子的本份壹樣,這和我的別的東西又有什麽關系呢?孝順我的母親和我的官位和我的名份沒什麽關系。孝敬父母是因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情的感恩,這上面難道還分什麽高貴貧賤嗎?”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古往今來孝敬父母是每個做兒女應盡的本份。
當我們面對長輩時要盡孝道,那對自己的同輩又該怎麽做呢?接下來《三字經》又講了個非常有名的故事,“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沒有誰不知道的。“弟於長”這個“弟”在《三字經》裏寫成“弟弟”的“弟”,但應念成悌(tì)。“弟於長”,對兄長要尊敬友愛。“宜先知”,應該早早就知道。當壹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最開端時,首先“孝於親,所當執”,他應該孝敬應該牢牢記住這點。接下來講“悌”,“弟於長”,實際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長。
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從小就卓爾不凡顯露出出眾的才華,很小就顯露出對各種應接交往之道的熟練把握。13歲時孔融的父親擔任泰山都尉,孔融跟了父親到京城去,那時的京城在洛陽。到京城後當時的河南尹,類似今天首都的首席長官叫李膺,名聲很大地位很高,架子很大脾氣也很大。大到什麽地步?輕易不見人。就算妳是個人物他也不見,只見天下鼎鼎大名的人。孔融的父親雖說是孔子第19代孫,雖說也是泰山都尉這麽個官,可都不在李膺的眼裏。李膺連孔融的父親都不打算見,怎麽會打算見壹個十二三歲的小孔融呢?但孔融很絕,就是要見李膺就是要去看看這個架子很大的李膺到底是個什麽人物。他怎麽見到李膺呢?孔融通曉當時的禮儀,跑到門口說“我要見李大人。”門衛壹看來者是個十二三歲小孩,說“李大人怎麽會見妳呢?”孔融答“且慢,妳去通報李大人,我是他的世交之子。”這就是禮儀範疇的問題了。古人講的世交就得三代有交情了,就是妳爺爺跟我爺爺是朋友,我父親跟您父親是朋友,我和您是朋友,這才能稱世交。看門的壹看這麽小的壹個小孩居然是我們李大人的世交之子,那他肯定有三代的交情,我別惹他我去通報。壹通報呢這李膺也吃不準,因為那時誰敢說是我的世交之子,他肯定不敢假冒,就說“讓他進來我看看。”孔融就拜見李膺,按禮儀規規矩矩地行禮。李膺壹看,咦,那麽小壹孩子我不認識啊。就問“小先生,妳祖父跟我是朋友嗎?”因為年齡相差太大了,都不能問妳爸是不是我朋友,我還得問問妳爺爺是不是我的朋友,那當然不是嘛!孔融怎麽回答才能既不撒謊又符合禮儀呢?孔融才十二三歲就很厲害,他說“李大人,我的先祖孔子和妳的先祖老子互為師友,難道我們還不是世交嗎?”李膺壹想是啊,三代世交這都20代了,怎麽都是世交啊。李膺壹看這孩子厲害啊!旁邊的賓客壹看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反正他也見到李膺了而且李膺也拿他沒辦法。旁邊的賓客都在贊嘆孔融不可貌相。這時來了個殺風景的人,也是壹個大夫叫陳韙(偉)。這個人能進到這個圈子肯定也是當時的名人。他看著孔融生氣,小孩子編這麽個故事還不能說編的,因為他是孔子的後代。李膺又不能說自己不是老子的後代,誰能說老子跟我沒關系,當時漢朝老子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陳韙就拿壹句話去冷嘲熱諷孔融,結果留下壹句成語:“少時了了,大未必佳。”“了了”,大家都讀“了了”,但這兩字應讀“伶俐”,即聰明伶俐的“伶俐”。陳韙看不過,意思是這小孩子,看妳小時聰明伶俐長大以後未必怎麽樣。孔融怎麽回答?孔融不能跟人對罵,人家也是個長輩又是李大人座上客,怎麽能跟他吵呢?回答還得守禮,怎麽回答?“哎,是是是,這位陳大人,看來您小時壹定是很伶俐啊。”就把陳大人給擠兌了,意思說妳小時肯定很伶俐,妳現在不怎麽樣。孔融就是這樣壹個人物。
“孔融讓梨”的故事許多人聽過,但很多人對孔融其人卻不甚了解。為什麽流傳最廣的是“孔融讓梨”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更能顯示孔融智慧的故事?那孔融還有什麽傳奇故事呢?孔融不僅聰明伶俐而且非常從容。孔融留下來的故事都是他小時的故事。他家裏有七兄弟孔融是老六。他哥哥的壹個朋友遭到宦官追捕。宦官在漢朝氣焰熏天兇殘無比。他哥哥的這個朋友實在沒辦法就逃到孔融家裏要躲壹躲。那天孔融的哥哥不在正好外出,這個朋友就把這個情況跟孔融講。孔融是個小孩子照理嚇都嚇個半死。這個朋友被宦官追殺通緝而且又是到孔融家裏來找他哥哥的,哥哥不在那孔融不就可以說“請您別處想辦法,我哥哥不在。”但孔融不是,孔融說“不要緊,我哥哥不在,我是他弟弟,我可以當半個家,請住下。”就把這個被宦官通緝的要犯掩護在家裏。東窗事發後當地的官府當然要找孔融算賬,孔融是窩主嘛,那時孔氏壹門爭相坐牢爭相救死都說是自己收留的,孔融的母親也說是她收留的,孔融也說是自己收留的,孔融的其他幾個哥哥都說自己收留的,無壹退縮,在當地傳為美談。但我們記住孔融的也不是這件事,剛才講的兩個故事恐怕聽說過的人不太多,我們記住的還是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的故事見於《孔融家傳》也叫《孔融別傳》。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時孔融都挑個小的吃,這跟我們今天的觀念是不壹樣的。今天家裏孩子越小吃的東西越大。牙還沒有呢蘋果要吃大的,爺爺奶奶吃小的,爸爸媽媽吃中等的,倒過來了。孔融沒有,老挑小的吃,人家都覺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當然應吃小的了。這就是壹種謙讓和友愛之情。這麽壹件簡單的事由於長久以來都被作為“悌”的代表傳誦千百年。而在近現代孔融讓梨的故事經常被收到小學課本裏。所以大家記住的,好像孔融壹輩子就做了壹件事,就是讓了個梨別的事沒做,其實不是,孔融做了很多事,但孔融讓梨就作為中國傳統美德作為“悌”的代表而流傳下來。“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之所以能傳誦千百年就是因為它所提倡的“悌道”。而“悌道”之所以成為美德關鍵就在“謙讓”二字,那這種傳統的“悌道”有什麽現實意義呢?
我國非常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梁實秋先生曾專門寫過壹段文字來講孔融讓梨,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好。梁先生講,“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壹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件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發揚光大起來確有教育價值。”梁實秋先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所展現出的謙讓品德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我想這也是《三字經》把他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這正是這個故事得以流傳千年而不絕的原因。
悌道和孝道壹樣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深遠,這也是古人評價壹個人德行的重要標準。但在常常發生兄弟反目相殘的帝王之家悌道還會起作用嗎? “悌道”,兄弟友愛,從曹操的幾個兒子身上可看出來。曹丕和曹植之間發生過壹件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七步詩。曹丕的心眼極小,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才華橫溢名滿天下。看不得覺得生氣,老想找個機會去折騰壹下弟弟,想趁機把他殺了。所以就找到壹次機會來整治他弟弟。曹丕說“不是說妳很聰明有急智嗎?這樣,妳走七步路作首詩,作得出來我饒妳作不出來我殺妳。”曹植就作了非常有名的壹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以後若有所悟就把曹植給放了,沒加害於曹植。在這當中什麽起了作用?是曹植的才華嗎?難道是曹丕突然發現弟弟那麽有才華趕快放了他?不是。曹丕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華,之所以要殺曹植就是因為弟弟才華超過了他。我想在那壹刻打動曹丕的還是壹種“悌道”。就是曹丕在內心深處還是有壹種“悌”的感覺,覺得自己與弟弟同根生的,確實不應該相逼太急。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說明“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