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世界十大兵書之《戰略論》思維導圖

世界十大兵書之《戰略論》思維導圖

世界十大兵書之《戰略論》思維導圖

《戰略論:間接路線》在西方戰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軍事理論的必讀書。因為此書,李德·哈特被西方奉為“軍事理論教皇”。李德·哈特以深厚的軍事理論和戰史研究功底,通過分析世界歷史上自希波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30場戰爭、280多次戰役,得出壹個結論:間接路線戰略是最具效果、最為經濟的戰略形式。看似最遠和最彎曲的路線,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徑”。

圖 3-177 間接路線

在任何競爭中,只有擊敗對手才能獲勝。而在未克服對手的抵抗之前,應首先減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其引出自己的防線之外。這就是間接路線戰略的精髓所在。因此,“間接路線”不僅是戰爭的定律,更是壹個哲學上的真理,在戰爭之外,於人類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3-178所示)。

圖 3-178 《戰略論:間接路線》的主要原則

《戰略論:間接路線》寫道:“所謂間接路線的戰略,其目的就是要設法使敵人喪失平衡,以產生壹個決定性的戰果。若是壹個人沿著敵人所‘自然期待的路線’,‘直接’地向他的精神目標或物質目標進攻,則產生的常常是負面的結果。沿著敵人‘自然期待的路線’采取行動,結果足以鞏固敵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強了他的抵抗力量。在多數戰役中,首先使敵人在心理和物質上喪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勝利的基礎。”間接路線和《孫子兵法》的《軍爭》篇中的“以迂為直”的道理相同,看似迂回的路線,卻可以比直接路線更快的到達目的。

軍事學的核心原則是: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的弱點。

《戰略論:間接路線》寫道:“不僅是壹條原則,而且可以說所有的戰爭原則,都可以用壹個名詞來表達,這就是‘集中’。但是,說得更準確些,還是要把它的範圍稍微擴大壹點,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對付敵人的弱點’。為了真正使用這條原則,還須進壹步作些解釋:要想達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對付敵人的弱點’這個目的,就要使敵人分散他們的兵力,這樣才能造成壹種形勢,通過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於是便形成兩個相繼行動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敵人方面分散,然後才是自己集中。所以,下壹步的任何行動都是上壹步行動的結果,而真正的集中即為有計劃分散的後果。

這樣,我們就有了壹條基本原則。只要對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就能防止觸犯壹個主要的,而且是最普遍的錯誤。這個錯誤指的是給敵人提供行動自由的機會,使他們有時間集中兵力來對抗妳的集中。”

大戰略、戰略和戰術

《戰略論:間接路線》將戰略分為大戰略、和戰術三個層次,大戰略的層次最高,然後是戰略,最後是戰術。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爾伯特·西蒙的手段-目的鏈的角度來說,戰術的目標是戰略目標的手段,戰略的目標是大戰略目標完成的手段,也就是每壹層級都有自己的目標和手段,下層目標是上層的手段。大戰略的定義是:協調和指導壹個國家或者幾個國家的壹切力量,使其達到戰爭的政治目的。手段是使用壹切力量,不僅包含軍事力量,還包括政治和經濟等其他壹切力量。戰略的定義是:分配和運用軍事工具,以來達到政策目的的藝術。戰略的手段是使用軍事工具。戰術的定義是:軍事工具和實際戰鬥合而為壹,處理和控制那些直接行動的方法。戰術的手段是控制實際軍事戰鬥。

戰略

戰略是《戰略論:間接路線》的核心內容,戰略的目標是使敵人喪失平衡,戰略的衡量標準是:兵力經濟,即指兵力物盡其用,無過無不及,兵力既沒有浪費不用,也沒有超出使用的限度,保持在剛好的位置。比如敵人的軍隊是10萬人,使用1萬人去直接進攻,這是不及,使用100萬人去直接進攻,這是浪費。使敵人喪失平衡有兩個因素,壹個是運動,壹個是奇襲,運動對應的是物理領域,奇襲對應的是心理領域。拿破侖說:“在戰爭中,精神對物質的比重是三比壹。”所以奇襲對於降低敵人抵抗力,而使得敵人喪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論:間接路線》寫道:“使敵人喪失平衡,自亂步驟,才是戰略的真正目標,其結果不是敵人自動崩潰,就是在會戰中輕易被擊潰。戰略的目的就是要盡量減少抵抗的可能性;為此,它所利用的則是‘運動’和‘突然性’這類因素。‘運動’是屬於物理領域的問題,它所需要考慮的條件是時間、地形和運輸能力。所謂運輸能力,包括現時可以用來運送和保障部隊行動的壹切工具和方法。‘突然性’是屬於心理領域的問題,它需要考慮的條件是多種多樣的,是在每壹個具體場合下都能影響敵人意誌的東西。因此,它面臨的問題要比物質領域的問題復雜得多。戰略可以偏重於利用運動,而較少依重突然性,也可以反過來,偏重於利用突然性,而較少依重運動。不過,這兩個因素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互為因果。運動可以產生突然性,而突然性也可以起到刺激運動的作用。如果運動的速度較快,超過了壹般的速度,或者變換了方向,那麽毫無疑問,即使這種運動沒有采取隱蔽措施,它也可能產生某種程度的突然性。同時,突然性又可以促使運動不停地進行,從而迫使敵人無法進行反機動,不能采取其他反措施(如圖3-179所示)。”

圖 3-179 戰略的主要原則

既然戰略的目的是使得敵人喪失平衡,那麽如何才能使敵人喪失平衡呢?在物理領域有4種行動可以使敵人喪失平衡。它們是:

(1) 破壞敵人部署;

(2) 分割敵人兵力;

(3) 阻撓敵人補給;

(4) 威脅敵人退路。

《戰略論:間接路線》寫道:“戰略如何才能使敵人喪失平衡呢?在物質性的領域中,下述的幾個行動都能產生這種結果:(壹)擾亂敵人的部署,迫使他們突然的改變正面,使他們在兵力的組織和分配上,自亂步驟,發生混亂現象;(二)隔開(切斷)他們的兵力;(三)阻擾他們的補給;(四)威脅他們的退路,使其與基地或祖國之間,喪失聯系。”

這四條都是降低敵人的抵抗力,破壞敵人部署使得敵人的兵力雖然集中,但是因為混亂而導致其戰鬥力下降,也就是《孫子兵法》的《九地》篇說的 “兵合而不齊”。分割敵人兵力就是使敵人兵力分散,軍事學的核心原則是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弱點,而使得敵人兵力分散,也就可以以我方的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分散兵力,以多勝少,這和《孫子兵法》的《九地》篇說的“卒離而不集”道理相同。阻撓敵人補給,敵人沒有補給就不能生存。《孫子兵法》的《軍爭》篇寫的“無糧食則亡”的道理相同。阻撓敵人補給,敵人短期就會挨餓,長期就無法生存,我方則可以按照《孫子兵法》的《軍爭》篇寫的“以飽待饑”,以有力之師打擊敵人無力之師。威脅敵人退路,敵人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從而降低自身的戰鬥力。

戰略和戰術 8 要點

《戰略論:間接路線》給出了戰略和戰術8要點,8要點的核心是顛覆和擴張,顛覆就是為敵創造弱點,擴張就是打擊敵人弱點。軍事學的核心原則是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弱點。《戰爭論》強調通過集中兵力來增加力量對比優勢,而《戰略論:間接路線》強調為敵創造弱點來降低敵人兵力,從而增加兵力的對比優勢。壹般軍事學書籍強調打擊敵人弱點指的是打擊敵人本來就有的弱點,而《戰略論:間接路線》將打擊敵人弱點上升到了戰略的高度,為敵先創造弱點,然後再打擊。也就是說即使敵人本來沒有弱點,我們可以想辦法為敵人創造壹個弱點(如圖3-180所示)。

圖 3-180 戰略和戰術 8 要點

《戰略論:間接路線》還提出了戰爭的8條要點:“

正面的

壹、調整妳的目的來配合手段。

二、心裏永遠記著妳的目標。

三、選擇壹條期待性最少的路線。

四、擴張壹條抵抗力最弱的路線。

五、采取壹條同時威脅敵人幾個目標的作戰線。

六、保證計劃具有靈活性,同時根據情況的可能變化來部署軍隊。

反面的

七、當敵人有所戒備時,決不要以妳的重量投擲在壹個打擊之中。

八、當壹次嘗試失利以後,不要沿同壹路線,或采取同壹形式再次發動攻擊。

從8條格言歸納出的基本真理為:要想成功,有兩個主要問題必須加以解決——‘顛覆’和‘擴張’。壹在實際打擊之前,壹在實際打擊之後;而實際打擊本身,卻是壹個比較簡單的行動。除非妳先創造出壹個顛覆的機會,否則對於敵人的打擊不會具有效力;接著除非妳能在他尚未恢復之前,即擴張第二個機會,否則妳這個打擊的效力,也絕不會具有決定性。”

“調整妳的目的來配合手段”對應於兵力經濟,要物盡其用,無過無不及,要量力而行,不要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心裏永遠記著妳的目標”指的是不要搖擺不定,要目標專壹,每個方向都努力可能得不到什麽結果,要像經濟學中所說的專業化壹樣,集中力量於壹個方向。“選擇壹條期待性最少的路線”就是要出敵不意,這樣就能達到奇襲的效果。“擴張壹條抵抗力最弱的路線”就是要攻敵弱點,打擊敵人弱點才能獲得最大的成果。“采取壹條同時威脅敵人幾個目標的作戰線”就是要達到多重威脅,使敵人分兵防備,這樣我方就可以以多勝少。“保證計劃具有靈活性,同時根據情況的可能變化來部署軍隊”指的是要隨機應變,隨時調整自己的戰術來適應敵人和環境的變化。“當敵人有所戒備時,決不要以妳的重量投擲在壹個打擊之中”指的是不要孤註壹擲,敵人已經有所防備,那麽就很難打擊到敵人的弱點,所以要另外想辦法。“當壹次嘗試失利以後,不要沿同壹路線,或采取同壹形式再次發動攻擊”指的是不要重蹈覆轍,失敗的方法不值得再去失敗壹次。8要點核心還是顛覆和擴張,為敵創造弱點,然後打擊敵人弱點。

間接路線的分析邏輯:

(1)間接戰略是對應於直接戰略來說的,直接戰略和間接戰略都是對應於將力量用於哪個方向上。從廣義動量定理 Fαt = nmV 的角度說,在力量 F 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將力量用於不同的方向 α 上,獲得的成果 nmV 不同。

(2)那麽什麽是直接戰略呢?就是正面直接進攻妳的對手,那麽間接戰略就不是直接正面進攻妳的對手。

(3)直接戰略又是什麽缺點而需要提出間接戰略呢?直接戰略直接進攻妳的對手,是對手期待的路線,對手有準備,這樣的進攻代價大,效果差。

(4)那麽什麽是間接戰略呢?間接戰略就是:1. 顛覆,為對手創造弱點;2.擴張,打擊對手的這個弱點。從而以較小的代價獲得更大的成果。

(5)間接戰略有形象的類比嗎?以人推翻巨石為例,巨石是這個人的敵人,這個人的目標就是推翻巨石。如果按照直接戰略,那麽就是直接正面的去推動巨石,以期待將其推翻。這是“自然期待的路線”,費力並且很可能推不翻,達不到目的。在這個類比中,人的力量的大小沒有改變,但是通過間接戰略來使用力量,獲得了比直接戰略更好的效果(如圖3-181所示)。

圖 3-181 直接戰略和間接戰略類比

間接戰略是1. 創造顛覆。給對手制造弱點。比如在巨石的背後先挖壹個大坑,這樣使石頭容易喪失平衡。2. 擴張。打擊對手的弱點,將石頭推入挖好的大坑中,從而達到推翻巨石的目的。李德·哈特所強調的是使敵人喪失平衡,然後再進行打擊。由於給敵人創造了弱點,並且打擊了這個弱點,從而以較小的代價獲得了更大的成果。

李德?哈特強調創造顛覆和擴張兩點。

(1)關於創造顛覆:創造敵人的顛覆就是使敵人產生弱點,然後對這個弱點進行打擊,這樣所獲得的成果更大,這壹條與《戰爭論》中會戰四原則的“盡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是同壹道理的,但是《戰爭論》將決定性的打擊點看成是既定的事實,而《戰略論》強調要依靠謀略來創造這樣的顛覆條件。

(2)關於擴張:在打擊敵人的弱點後,要趁機擴張,這樣可以增加勝利的成果。這壹條與《戰爭論》中會戰四原則的“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壹手段。”是相同的。追擊已敗的敵人,敵人的戰鬥力在潰敗時迅速降低,而對比的戰鬥力優勢變大,從而會以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大的成果。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敵人的兵力由於戰鬥力降低而很容易被擊敗,敵人的武器裝備等很容易獲得,從而有效降低了敵人的兵力和武器,減少敵人未來的卷土從來的能力和機會。

李德·哈特所強調的是使敵人喪失平衡,然後再進行打擊。李德·哈特的間接戰略是從反方向來看待戰爭,他的理論與克勞塞維茨的理論可以組成壹個較完整的軍事理論,而克勞塞維茨的會戰四原則是戰爭的基本原則。

如果說戰爭的目的是要用自己壹方的力量來促使敵方屈服的話,那麽克勞塞維茨主要強調如何增加自己力量和方法來獲得更大的成果。將敵人這個目標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來獲取最大的成果。而李德·哈特則是強調如何減少敵人這個目標的抵抗力量,從而使對比之下,我方的力量增大,這樣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戰鬥力量差額=我方戰鬥力-敵方戰鬥力

克勞塞維茨和李德·哈特2人都是要追求兩方力量的最大差額,而克勞塞維茨強調增加進攻方的力量,從而增加力量對比的差額;而李德·哈特強調降低敵方的力量,從而增加力量對比的差額。軍事上追求的力量差額的目標與企業追求利潤的目標很相似。

利潤=銷售額-成本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說企業應該追求“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稻盛和夫說:“如果銷售額減去費用剩下的就是利潤的話,那麽只要能夠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作為結果,利潤自然就會隨之增加”。從而稻盛和夫創立了阿米巴經營模式。

以色列管理學家艾利·高德拉特說企業的目標就是為了賺錢,所以應該增加有效產出,減少運行費用和庫存。

摘自已經出版的電子書《可以量化的軍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