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全球化)
目錄
[隱藏]
1全球化的定義
2全球化的背景和動因[1]
3全球化帶來了什麽
4全球化的影響
5全球化受到質疑
6全球化真的再次發生了
7參考文獻
[編輯]
全球化的定義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日益突出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沒有統壹的定義。壹般來說,從物質形態上看,全球化是指商品和資本的跨國流動,經歷了跨國化、本土國際化和全球化幾個發展階段。商品和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區域性和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和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和融合。
總的來說,全球化是壹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的多元概念,它包括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相互聯系、影響和制約。“全球化”可以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與此同時,全球化是壹個煽動性的詞。倡導者希望它能給整個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將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
[編輯]
全球化的背景和動因[1]
(壹)全球化的背景
工業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到來的前提,現代文明的危機中孕育了壹個新時代。因為種種危機把人們從現代工業文明的夢想中喚醒,促使人們反思現有的文化模式,思考人類的未來。
以自然資源為基本要素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幾乎把人類推向了生存的絕境。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人類必須尋求全球合作,因為環境汙染和生態失衡沒有邊界,發達國家可以盡可能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垃圾和化學廢物,但大氣層、水圈和自然風向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現在人類命運真的可以用“同舟共濟”來形容了,人類只能團結起來。以擴張為特征的現代文明導致了極權主義,使整個世界處於危險之中,並導致了貧富兩極分化。第三世界國家在貧困、疾病、戰爭和獨裁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這本身就構成了對和平生活的威脅,人們不得不擔心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發生沖突。
人們推測可能有兩種災難:壹種是環境災難和生態事故引發的全球性問題;另壹個是國際沖突和地區戰爭的後果,富裕國家不可能不受這種災難的影響。以上兩種可能性既是發展中國家將面臨的困境,也是發達國家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既然全世界的人都意識到自己面臨著同樣的災難,就應該團結起來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吳貝克的話不無道理。“在《生產者黨宣言》發表150年後的今天,應該發表壹個世界公民宣言:世界公民,團結起來!”泰勒認為,環境問題造成的文化危機只有通過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拯救。雖然人類聯合的道路還有待尋找,聯合起來的人類克服危機也需要時間,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面臨的文化危機只能通過全人類來解決。泰勒提出:“壹旦圍繞環境威脅形成相互理解的氛圍,情況就會改變。當然,地方團體和全體民眾之間的爭鬥還會繼續。每個人都需要壹個垃圾場,但沒有人願意把它放在自己的後院。但有些局部戰役需要換個角度來看,放在不同的框架裏。例如,保護壹些原始地區和保護環境免受破壞性攻擊已被視為新目標的壹部分。事實上,只有當人們被分離和分裂時,那些不可避免的機制才會起作用。當壹個* * *壹樣的意識出現時,困境就會改變。”
總之,為了避免各種風險,避免全球性災難,防止文明世界的徹底崩潰,世界上所有地區、民族和國家的人民都必須締結契約,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自覺形成壹種世界各地文化差異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全球相互依存狀態。
(二)全球化的推動力
全球化時代不僅產生於現代西方文化的危機,也產生於推動全球化的各種力量。這些力量主要指技術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和人道主義全球化。就技術全球化而言,它加強了世界範圍內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習俗逐漸溶解,新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層出不窮,然後文化全球化開始形成。這裏要註意的是,技術不能只被看作工具,它在執行工具的功能時,實際上參與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雅斯貝爾斯意識到“技術使前所未有的交流和溝通成為可能,它引起了全球的團結。人類團結的歷史已經開始。統壹的命運控制著整個人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相互理解。因為通信技術對中華帝國來說比東亞更容易到達世界各地,對羅馬來說比地中海世界更容易到達,全球政治統壹只是時間問題。”由於科技的發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已經成為壹個整體,在同壹時間、同壹空間共同生活。這種相互依存、風險共居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的最大驅動力,它表現了交通技術和通訊技術與全球歷史和全球意識的關系,即在自然土地上共同生活,在時間上共同生活。
歐文·拉茲洛(Irving Laszlo)著重分析了通信技術與人類互動的關系,指出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形成的各種文化,如今都通過技術的中介緊密聯系在壹起。在這種聯系中,多元文化得以體現,普遍文化得以形成,全球文化是文化同質和文化異質兩種趨勢相互作用的過程。他說:“實現某種程度的統壹的方法不是通過文化統治來消除文化多樣性,而是在現有文化之間創造更密切、更永久的交流和接觸。做這件事的工具是現成的:現代通信技術不僅可以聯系特定國家和文化的人,還可以聯系不同的文化...基於理解並由交流產生的合作和參與可能會使當代世界超越生存階段,達到壹個新的更高的水平:相互依存階段。相互依賴不僅意味著並肩生活和成長,還意味著相互合作和通過彼此生存。”由此可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交通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從電話到計算機到互聯網的發展,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界限,加強了各地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衛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了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社會的結構和組織。
就全球化而言,不可否認的是,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投資全球化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像今天這樣,需要世界性的規則,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在經濟上,隨著大型跨國企業的建立和隨之發展起來的金融市場的興起,出現了壹種新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給許多人帶來了財富,但也呼喚與新的經濟市場活動範圍相適應的遊戲規則。”可見,世界範圍內的經濟交流是全球化時代的推動力,也是促進人們形成全球意識的因素。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世貿組織協定,貿易商品的範圍越來越廣,世界金融市場在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事實。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競爭,由此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惡化、金融風險等全球性問題,這些都說明了競爭的局限性,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整體性。在這個整個世界中,遙遠地區的事件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反過來,我們作為個體所做決定的後果可能是全球性的。於是人們意識到同在壹個地球上的意義,開始相互合作,意識到相互依賴的重要性。正如湯姆林森所說:“資本主義在其生產、流通和商品消費各個階段的動力,對我們日益增長的互聯互通是有意義的。”
如果說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是全球化的客觀驅動力,意義重大,那麽人道主義因素構成了全球化驅動力的主觀部分,它們的存在也是全球化不可或缺的。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人們創建了各種國際機構,包括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如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紅十字會、野生動物基金會等。雖然這些機構的能力非常有限,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前景非常渺茫,但它們的初衷是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如生態保護、南北關系、人權問題等。他們發出了維護正義的聲音,為人類的努力提供了方向。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樣的組織越來越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存在和作用可以加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是推動全球文化產生的重要力量。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在這種背景下,將國內問題與全球治理聯系起來不再是烏托邦,因為它們在實踐中已經緊密聯系在壹起。在市場波動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在全球壹級運作的合作機構數量大大增加。例如,20世紀初,有20多個國際政府間組織和180個跨國非政府組織。今天,前者的數量已經達到三百,後者的數量將近五千。全球治理已經出現。”
綜上所述,可以說全球化時代的產生既源於現代文化的危機,也源於現代化的成就,而現代文化的成就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綜合考察促成全球化時代到來的各種因素,阿爾布勞的總結或許能幫助我們:“全球性使我們至少在五個方面超越了現代性的假設。這五個方面是:所有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環境後果;全球性破壞性武器造成的安全感喪失;傳播系統的全球性;全球經濟現象的出現和對全球主義的反思——在有這種反思的地方,人們和各種群體都以地球為參照系來確定他們的信仰。所有這些加在壹起,對‘現代性將繼續擴張’的觀點,進而對民族國家構成了巨大挑戰。”因此,全球化的產生既是各種客觀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們積極參與和共同創造的主觀過程。
從全球化的背景和動力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時代是繼現代工業文明的文化模式之後的壹個新時代。這個時代並不像有些人宣稱的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它有5000年的歷史。因為當時雖然不同文化交流,但文化交流的規模、速度、範圍都相當有限,無法與今天的全球化相提並論。同時,全球化並不像世界體系理論所認為的那樣起源於16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不能否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拉開了全球交流的序幕,但這只是開啟了壹個世界各國各地區相互交往、相互影響的時代,並沒有表現出人類相互依存、勇於冒險的特點。確切地說,全球化是近幾十年出現的新現象和新事物。具體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整個世界獲得了充分的重要性。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暴露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局限性。全球通信系統的建立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壹個相互聯系、共存的全球化時代。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65438到0987的《我們* * *共同的未來》報告中,人們已經到了* * *。
[編輯]
全球化帶來了什麽?
無論我們是否處於前所未有的全球化進程中,過去的經驗都是有啟發性的。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為四類:道德問題;收入問題;趨同與趨異;國際主義和民族主義。全球化的以下四個特征與這四個問題相對應。
1.沒有法治和道德的全球化
任何壹個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律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但國際市場化不是在法治下進行的,不可能“成熟”。只要沒有世界政府,國際市場的所謂法治根本不可能。當立法、司法、執法都是壹家的時候,只有理想主義者期待公平,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沒有法治的全球政府,所謂的“全球治理”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正義的治理。
2.不可預測的國家利潤和損失的全球化。
很難抽象地談論在全球化中獲得或失去的條件。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有可能受益,都有可能受害。傳統中國被全球化打敗,但也從全球化中迅速崛起。大英帝國在全球化中崛起,也在全球化中衰落。目前,盡管美國壹直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它卻傾向於對全球化漠不關心,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了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
全球化造成的“趨同”是表面的,但全球化造成的“分化”是深刻的。追求差異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革,刺激各種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著社會群體、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激烈沖突。過去,全球化帶來了繁榮與進步,帶來了大革命、內戰和“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界的全球化。
毫無疑問,現代的各種國際主義都源於全球化。但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烈的民族主義,護照和海關,人員交流的壁壘,“神聖”的國界,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過去的全球化中,民族主義尤其是民族主義取得了勝利,而不是國際主義。今天,我們看到“歐洲合眾國”理論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建立和歐洲防務的統壹。是什麽刺激了這種新的“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個還在說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邊境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能說全球化摧毀了國界?曾幾何時,為全民歡樂而設立的奧運會和世界杯,實際上成了民族的競技場,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民族國家內部競爭的資本。
[編輯]
全球化的影響
全球通用標準數量的增加,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的增長快於世界經濟的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份額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文化影響,比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輸出。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各種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技術,* * *享有的信息資源不斷增加。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義也是全球化的,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往往不在自己的國家行動,與自己無關。
支持全球化的各種組織認為許多趨勢是積極的。在許多情況下,全球化是由政府和其他方面積極推動的。比如,有壹種經濟學理論認為,比較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在資源配置上更加有效,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通過關貿總協定等許多國際組織,國際貿易的壁壘已經大大降低。尤其是從關貿總協定演變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促進自由貿易
商品:減少或取消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降低關稅。
資本:減少或取消資本管制(資本管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和取消對地方產業的補貼(以實現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
協調國家間的知識產權法(通常通過增加更多限制)
知識產權限制的跨境承認(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可以在美國得到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的積極分子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編輯]
質疑全球化
關於全球化是壹個真實的現象還是只是壹種說法,學術界仍有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壹些學者認為這種現象在其他歷史時期已經出現。此外,許多人註意到,那些讓人相信我們正處於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發揮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不是在最初建立時就制定的。所以很多學者更喜歡“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來說,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換句話說,全球化比國際化更深入。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界遠沒有消失,所以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看,國際化從來沒有成為全球性的。
[編輯]
全球化真的再次發生了。
然而,事實上,邊界的存在正變得越來越模糊。例如,在世貿組織的關稅協定中,關稅壁壘已經成為歷史。雖然國界依然存在,但它們之間真正的壁壘已經逐漸消失。全球化不局限於某些方面,包括經濟、文化、政治。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幾乎打破了國界之間的壁壘。我認為全球化是真實的,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