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 事跡 ,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 讀書心得 相關內容推薦↓↓↓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0篇
邊城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5篇
2022讀書心得800字精選10篇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體會5篇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1
壹本《道德經》,壹生做人的智慧。
做壹個真實的人:人的壹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沈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壹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壹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壹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壹個人越強調什麽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麽,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壹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壹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麽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麽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壹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清楚自己在做什麽,為什麽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壹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壹種美德,奉獻是壹種品質。壹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麽,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壹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 讀書筆記 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壹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壹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壹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2
我們壹直在尋找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人際關系,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會人文構造了,只是沒多少人去鉆研罷了。
——題記
老子在《道德經》留下了許多治理國家的 方法 ,或許有些人認為老子有愚民主義的方向,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而是老子畢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會模型。
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壹些生活中常見,而又不會引起爭議的事物來引喻壹種態度或表達壹種道理,如同天、地、人、萬物。老子談水,不談水對人或萬物的幫助,而獨辟新徑地談論起了水的“不爭”,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東西擋住了它,它會從它的周邊流去,而不會與事物本身相爭持;它不論最後通往何處,哪裏有路它就會往哪裏去,或許通往地獄,亦或許壹去不返,但它依然義無反顧。文末有壹句話:“夫唯不爭,故無憂。”因為妳什麽也不去爭,自然什麽也不會失去,這裏的不爭絕非不思進了,而是善於謙讓,在同等機會下讓利於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讓。其實到最後,妳依然會得利,因為不爭,所以多了許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機會,正是“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試問,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爭”,那社會又如何能不和諧,天下又怎會不安定呢?人們不去爭利,互相謙讓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閡。社會學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構造,壹種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另壹種是個性感性導致集體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個貶義詞,但試想,所有人都想著自己手頭的那點利益時,都想著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國社會中這種現象叫做“坑”式欺詐,而這樣壹個個體理理性的社會,它的最終集體顯現出的形態便是集體混亂。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個人都去謙讓,或許有人稱之為迂腐,有人稱之為愚笨,但最後所呈現的卻壹定是壹個和諧的集體。
打個比方,若是每個人都是壹塊棱角分明的石頭,都想著去碰撞對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盤,那麽到了最後,我們只能剩下壹盤亂石散沙,雜亂地分布在各個角落;若是每個人都像是壹股細流,或許在碰到石頭時會被壹分為二,甚至散落各處,但當它們匯聚在壹起時,但是無人可擋的奔騰巨流。而這樣的兩種社會相遇,孰勝孰負壹目了然。相較於西方社會,中國屬於 經驗 社會,它最寶貴的資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知識的惟壹載體便是書籍,但許多中國人不願去承接這些遺產,因為它們太過博大,而這對於壹個沒有凝結出成體系的科學方法論的國家無疑是壹件可怕的現象。
五千多年的歷史使中國積澱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不去傳承它們。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品讀《道德經》讓我悟出了許多,我願化作壹條細流,去追尋,去探索,等待著終有壹天流入我們自己匯聚成的大海。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3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為重要經典收入道藏。***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壹看不覺什麽,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般的玄奧。
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壹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壹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壹無所有,其實卻意味著∞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壹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占有什麽,才能隨時拿起什麽。
當0做為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堅持靈動,就像畫畫留白壹樣,壹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麽,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麽,在於它隱含了什麽,同樣,壹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壹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經過自我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諸多經典,若是每壹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卻也會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對於道德經,猶有這種感覺。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4
《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註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兇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欲,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凈心,凈處人生方向。
“凈者,不汙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肴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凈、壹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5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無為而無不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經典名句,它們都出自《道德經》。這些智慧能量滿滿的文字,滲透在中華 文化 中傳遞千年,歷久彌新,哪怕隨手翻出來壹兩句琢磨壹下,都能有所收獲,這就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壹。歷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讀認為無為的思想過於消極,是不思進取。其實,老子倡導的無為並非目的,而是壹種常人很難企及的狀態,是“為”到極致才能達到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這種“為”與“無為”之間的轉化就像陰陽兩極的關系,是辯證的客關規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環滬事業部有著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爾設置壹些小激勵,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務,可以獲取精美小禮物。從“為”的角度來看,單次5KM對於不常鍛煉的人來說是需要壹點毅力來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壹番功夫才行;但對於跑半馬甚至全馬的大神級人物來說,完成單次5KM不在話下,就像普通人走路壹樣,不用刻意,輕松完成,那麽這種狀態就有點接近“無為”了。
又比如,我們地產開發是壹個綜合性很強、涉獵面很廣的行業,由於工作中交集繁多復雜,所以對流程的規範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過流程,很多流程第壹次走,不是因為種.種不合規範而被打回,就是由於線下溝通不到位而導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復雜的流程要反復“折騰”,刻意而“為”,才能通過審批。 讀後感 ·隨著工作熟練度的增加,我們走流程前已經懂得做好線下溝通,流程規範也早就心中有數。這時,走流程這項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為”就可以順利完成,這種工作狀態也可以說是離“無為”近了壹點。
結合上面的小案例我們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導的“無為”,是“為”到極致才能到達的壹種境界,俗語中的“熟能生巧”、哲學三大辯證法規律中的“量變引起質變”理論也都具有類似的概念,這些概念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是具備這種能力的狀態。
所以,《道德經》帶給我們的不是虛無縹緲的消極不作為,而是向世人揭示壹種客關規律,對人的作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壹個標誌,關於道德問題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道德問題的壹點感悟。
道德與本性
關於道德與本性,先秦時代就有三種不同的論斷: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探究這三種觀點的不同主要是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三種觀點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處。
我以為論本性無分善惡,同情、憐憫、嫉妒、殘暴等等都包含於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導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卻很難。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壹個導向善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 教育 。
道德與教育
原始氏族社會是否存在著道德的意識?這個問題是復雜的,氏族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而原始社會是以群居為生存形態。氏族社會的首領是德律的壹種權威,原始人無鑒別的能力,有壹種群體從眾的心理,這正是道德的壹種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的接受會使人在道德權威的陰影下形成壹種固守舊俗的狀態。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對道德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道德的認識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會越多,從而產生與時俱進的新道德。
道德的內在精神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於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風俗、習慣或是外在因素作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切的。雖然道德的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但道德內在的原理與精神是確定的,即道德要適應時代環境,道德要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利。
情緒是推動個人道德發展的動力。孔子曾說過:“克己復禮”,克己實則是對自我情緒的壹種節制,但這種節制並不等於完全的壓抑與消滅情緒,而是要把壞情緒轉化為好的情緒。
情緒也分為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情緒可能會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如果完全放棄個人情緒而遵從社會情緒,那麽社會就不會發展。正如杜威說的:“文明進化的歷史是特立獨行之英雄的歷史。”
過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發展的阻力。
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欲望,過度的自私和欲求會破壞道德的發展,但適當的私心與欲望是道德發展的動力。比如妳現在幫助壹個人,表面上是出於妳對她的同情,其實潛意識裏妳是有私心的,如果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希望受自己幫助的人也會給予同樣幫助,這是壹種互助的私心。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5篇相關 文章 :
★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五篇
★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5篇
★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5篇
★ 關於《道德經》讀後感5篇
★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
★ 解讀道德經心得感悟
★ 道德經讀書心得體會3篇
★ 道德經讀書心得感想
★ 《道德經》讀後感學習心得作文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