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華語恐怖片殺瘋了。
前有《哭悲》。
資源壹出,全網瘋求。
後有《咒》。
資源還沒出,豆瓣評分已經穩固在8.0分。
不過,魚叔註意到,許多人都在嘆息。
相比這些生猛的恐怖片,我們更懷念壹段 「童年陰影」 —— 香港僵屍片 。
壹蹦壹跳的僵屍,身手不凡的道士。
氛圍看似很嚇人,主題卻總是很溫馨。
只是,這些形象似乎在二三十年前就定格了。
最近有個話題討論熱度極高:
香港僵屍片為什麽不火了?
魚叔就借此機會,和大夥回顧回顧,香港僵屍片的潮起潮落。
中國香港的「僵屍」,全世界獨壹份。
它不同於西方那些動不動突然暴走的喪屍。
也不似東南亞的靈媒,充滿原始鬼魅,隱身於不可觸碰的黑暗。
僵屍是實實在在的,就站在妳跟前,逼得妳不敢呼吸 。
它們大多穿著清朝官服。
皮膚慘敗,眼圈發黑。
成群結隊地向妳蹦跳而來。
當然,我們也不乏對付它們的法子。
在腦門上貼上壹張符印,它們就會立刻聽話。
小小的生糯米,也可以防禦僵屍。
而最讓人安心的是,每當關鍵時刻,都會有壹位身穿黃道袍、手持桃木劍的 茅山道士 。
他的出現總能化險為夷。
半碗清水照乾坤, 壹張靈符命鬼神。
而這壹切的緣起,都要從1985年說起。
那壹年,靈幻功夫片《僵屍先生》橫空出世。
它是香港僵屍片的開山之作。
在《僵屍先生》中,林正英飾演的九叔,是壹名捉鬼的茅山道士。
他受有錢的鄉紳任老爺之托,為其亡父遷墳。
可觀察墓地後發現,任老太爺的屍身已經變成了兇猛無比的僵屍。
九叔還有兩個徒弟,文才 (許冠英飾) 和秋生 (錢小豪飾) 。
這兩人,與其說是幫手,不如說是 活寶 。
文才膽小,功夫不行還總愛偷懶。
被僵屍咬傷,差點也變成僵屍。
秋生貧嘴搗蛋,身手敏捷但年輕氣盛。
總是被女鬼誘得五迷三道
九叔只好施展茅山道士的看家本領。
壹邊捉拿僵屍,壹邊還要救徒弟。
時隔37年再看,這部電影仍然非常新奇。
既營造出了恐怖片該有的駭人氣氛,又不乏淩厲的打鬥。
兩個徒弟的插科打諢也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正如它在豆瓣的標簽,動作/喜劇。
本質上還是香港功夫片的衍生。
《僵屍先生》以低成本收獲了2000多萬港元的票房,位列當年票房榜前五。
令片商喜出望外,也掀起了香港電影圈的 「僵屍熱」 。
隨後幾年,僅林正英壹人,就執導或參演了超過20多部靈異題材的電影,開創了 「香港僵屍電影宇宙」。
街上的大小錄像店裏,擺滿了僵屍片的影像帶。
其實,《僵屍先生》 挺糙的 。
時隔三十多年再回頭看這些電影,無論是服化道還是場景搭建,都相當簡陋。
但,林正英的僵屍片之所以能如此吸引觀眾,關鍵在於他的 用心 。
電影中大部分的細節都有考究,並且表現生動。
比如,每當九叔需要召喚鬼差,他都會吃了壹口泥。
這源於民間「鬼吃泥」的說法——
活人只有吃口泥,才能與鬼交流
符咒和手勢也都有出處。
林正英花了大量時間鉆研道教秘籍《萬法歸宗》,最後制定了標準的動作。
此外,片中驅鬼作法時用到的道具,林正英也力求盡善盡美。
《驅魔警察》裏,林正英對付日本女法師時需要壹塊茅山玉佩。
壹面是道教符咒敕令,另壹面是斬妖除魔的陰陽太極。
其實,這樣壹個壹閃而過的鏡頭,觀眾並不會在意來歷。
但,英叔不願糊弄。
他特意托人,從內地專業道教組織借來壹塊玉佩。
靠著對細節的嚴加把控,林正英的僵屍片征服了無數觀眾。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片子的內涵是值得反復揣摩的。
「九叔」其實壹直想告訴觀眾壹個道理:
鬼並不可怕,可怕的還是人 。
九叔曾有句臺詞:
「人分好人壞人,屍分僵屍死屍。人變成壞人是因為他不爭氣,屍變成僵屍是因為他多了壹口氣。」
香港僵屍片,總會 打破我們對鬼怪的刻板印象 。
讓我們看到它們的另壹面,並非都十惡不赦,也是有感情的。
譬如《僵屍先生》中的女鬼小玉。
本是孤魂野鬼,專索男人性命。
只因為秋生給她上了香,她便愛上了秋生。
然而人鬼殊途,二人終無法圓滿。
當林正英要除掉小玉的時候,秋生站了出來,求師傅放她壹馬。
林正英便讓小玉以後不要再找秋生,小玉之後也再沒有現身。
鬼魅焉無情 。
為了秋生的好,也只能放下自己的情欲。
離別時刻,配上插曲《鬼新娘》,實在讓人意難平。
「她的眼光,她的眼光,好似好似星星發光」
多年後,這首歌又被用在了麥浚龍的《僵屍》片頭。
步入中年的錢小豪伴著熟悉的曲子再度出場,讓人唏噓不已。
英叔的僵屍片之所以成為無數人的童年回憶,離不開他 對童心的呵護 。
在《僵屍家族》裏面,小僵屍和小女孩的友情就十分動人。
大人們害怕僵屍,想要除掉僵屍。
但小女孩的想法卻是單純的。
她壹直想用友愛帶給小僵屍溫暖。
而小僵屍和她在壹起時,也全然沒有僵屍的兇殘。
那壹刻,他也只是個懵懂的孩子。
他尚有 情感 留存。
當在電視上看到爸爸媽媽,會流淚痛哭。
再到後來大僵屍到來,小僵屍也竭力護著小女孩壹家,甚至對著爸爸媽媽張牙舞爪。
初次見面,小女孩主動握了小僵屍的手。
影片結尾,小女孩毅然決然推開爸爸的阻攔,再次主動牽起了小僵屍的手
在《壹眉道長》中,九叔也馴養了壹個寵物小僵屍。
餵他吃西紅柿,用毛筆給他治療。溫馨和諧,俏皮可愛。
1995年,林正英加盟香港亞洲電視,制作電視劇《僵屍道長》,也貫徹了同樣的主題。
看似捉鬼,實則是拯救道義人心 。
可惜,這是林正英僵屍片最後高光時刻。
連他本人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卻就此開始了 倒計時 。
1997年,英叔因為肝癌去世。
享年 45 歲。
與他壹起走的,是香港僵屍片的輝煌時代。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麽香港僵屍片不火了呢?
有人說,類型片總逃不過 盛極必衰 的定律。
就像港片輝煌壹時的武俠片、黑幫片、警匪片。
觀眾看多了,自然就厭了。
也有人說,是觀眾的口味變了。
過去的香港人信神、拜鬼。
善惡有報 ,是印刻在那代人骨子裏的觀念。
即使經濟騰飛後,祭祀儀式也從未中斷。
鱗次櫛比的大樓裏仍流傳各式靈異傳說。
比如 ——
空置許久的房間,進屋前要先敲門。
喬遷入住前,要先燒香送走鬼神。
這些市井氣息,***同構成了香港特有的鬼怪文化。
但,隨著新壹代的成長,現代化的生活已經 太過幹凈 。
幹凈到容不下牛鬼蛇神,幹凈到透明、抽離。
城市的霓虹燈依舊光怪陸離,卻沒有了敬畏 。
這想必也是僵屍片沒落的重要原因
但魚叔覺得,歸根結底還是 質量下滑 。
1985年,《僵屍先生》大爆。
在之後短短五年間,港臺兩地就拍攝超過了 100部僵屍片 。
最熱鬧時,17部僵屍電影同期趕拍。
「荒郊野嶺的片場,無數大小僵屍蹦來跳去」
但,拍的人很多,卻沒幾個能做到林正英的用心。
為了賺錢, 場景粗制濫造,劇本敷衍刻意 。
情懷變成了生意,觀眾很難再買賬。
其實早在1989年,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就有了爛大街的趨勢。
林正英也曾 積極求變 。
香港壹直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集中地,林正英也嘗試從西方元素中獲取靈感。
《壹眉道人》中,他將西方吸血鬼和東方僵屍融合在壹起。
道長與基督徒***處同壹時空。
二者雞同鴨講,碰撞出無數笑點。
傳統的茅山術與西方僵屍的纏鬥,也讓人耳目壹新。
《壹眉道人》最終又成功斬獲千萬票房。
林正英的不拘壹格,為江河日下的僵屍片註入了最後的活力。
可惜,英叔之後,再無創新。
只剩下跟風模仿。
直至榨幹觀眾最後的熱情 。
更讓人惋惜的,是 資本退場後的滿地狼藉 。
中國誌怪文化有著上千年的 歷史 ,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日本的幽靈、妖怪的原型,大多都是出自於中國的古典文化。
日本專門成立了鬼怪研究、妖怪學等,他們還有專門的妖怪文學創作,作品的內容大膽且多樣。
反觀國內,有的只是翻來覆去的炒冷飯,缺乏創新。
回想起來,香港僵屍片上壹次重回大眾視野,還是2013年。
由麥浚龍導演,錢小豪、陳友主演的《僵屍》。
片中,錢小豪飾演壹位過氣的僵屍片演員。
他的身影,曾經出現在無數經典僵屍片中。
如今,他的師父(林正英)和師弟(許冠英)都已經去世多年。
郁郁不得誌,壹度想要上吊自殺。
這是 源自現實的無奈 。
而救下錢小豪的,是壹位道長 (陳友飾) 。
隨著茅山道術的沒落,他家中的八卦鐘、咒符都無用武之地。
但明知無用,他仍擺在家中,小心地珍藏。
這是 執念 。
而隨著搖動的鏡頭,我們也能看到對港片輝煌時代滿滿的回憶。
導演麥浚龍作為新生代香港人,這是他 生不逢時的嘆息 。
時代的浪潮終將褪去,無可避免。
重返輝煌,也大可不必。
只是,希望在說起時,能在記憶中為它留壹個美好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