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公元224年-263年,壹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的詩文書法琴藝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是位多才多藝的全能型學者。嵇康是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崇尚自然,怡悅山林,追求恬靜閑適和超然自在的生活。他是壹位出色的文學大師,他的詩氣峻辭清,深刻犀利。他還精通音律,是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和演奏家。
? 他寫的《琴賦》,特別是洋洋七千言的《聲無哀樂論》,倡導自然和諧,呼喚心靈回歸,在當時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情感關系的大論辯中獨樹壹幟。? 嵇康風度非凡,《世說新語·容止》中寫道: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好友山濤稱其“站時就如孤松獨立;醉時就似玉山將崩”。
哥哥嵇喜在《嵇康別傳》裏,誇耀他是“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然而,嵇康卻有“土木形骸,不自藻飾”的個性傾向,據同時代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裏記載,當時上層男士,崇尚陰柔之美,非常重視個人修飾,出門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還要帶齊羽扇、麈尾、玉環、香囊等各種器物掛件,如此方能“從容出入,飄飄若仙”。與那些脂粉撲面,輕移蓮步的矯揉做作者相比,嵇康的“不自藻飾”是非常特立獨行。?
嵇康曠達狂放,自由懶散,“頭面常壹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養,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喪父,故而經常放縱自己,“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莊之後,“重增其放,使榮進之心日頹”。在懶散與自由裏孕育著嵇康的狂放和曠達。? 嵇康輕時傲世,對禮法之士不屑壹顧。向秀曾敘述其與嵇康的友誼:“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誌遠而疏,呂心曠而放。”鐘會陷害呂安時,給其安上的壹個罪名就是“言論放蕩,非毀典謨”。? 嵇康之死,不是因為他犯了什麽死罪,而是因為他雅好慷慨、不拘禮法、率性坦蕩、特立獨行的精神和蔑視權貴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