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刻鐘是15分鐘。
古代早期,壹天被分成壹百刻,日出計為0刻鐘,下壹個日出為壹百刻鐘。而壹天24小時,即1440分鐘,1440/100=14.4。
漢代時,壹天被分為壹百二十刻,南朝改為九十六刻、壹百零八刻,後來又經過反復修改,到了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改為九十六刻制,到了清朝初期才正式確定下來。1440/96=15,所以壹刻鐘等於多少分鐘?答案是現在的15分鐘,這是目前的標準答案。
古代如何計時
知道壹刻鐘等於多少分鐘後,古時候壹個時辰是幾刻鐘答案也就出來了。古代早期,壹天分為壹百刻,而壹天12個時辰,所以壹個時辰是8.3刻鐘;後來清朝初期定下來壹天九十六刻後,壹個時辰就變成了8刻鐘。
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其中晷針有點像時鐘上的分針、時針,而晷面則布滿了時間的刻度,上面有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
其實日晷這種古代計時方法,早在6000年前古巴比倫就開始使用了,中國也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學會了使用日晷。到了1270年,西方國家參考日晷發明了早期的機械鐘,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