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是真的嗎?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是真的嗎?

《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東漢 許慎

自古以來,龍壹直是人們汲汲以求的“神物”,被當作是祥瑞之物。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龍是代表性的圖騰,和鳳凰、神龜、麒麟壹起,被稱作是“四靈”。不過,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對於龍騎士只有壹個概念,我們對龍的了解,也不過是他人口口相傳所描繪出來的罷了。

不過,在1934年的時候,在遼寧營口,曾就發生過壹起:“墜龍”事件,據說,當時有十幾萬的老百姓親眼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2004年,當時目擊了“墜龍”事件的宗哲義老人將壹個東西送到了沈陽博物館,只見老人拿出壹個骨頭似的東西說,自己要將這個“龍骨”捐給博物館。“龍骨”?怎麽會有龍骨呢?

在場的研究人員都覺得很驚訝,這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龍,目前是科學也是難以解釋的,但是,眼前的老人所拿出的東西,又作何解釋呢?老人的眼神相當的真誠,大家不忍心將他打斷,只是,在看完老人帶過來的“龍骨”後,就沒有多管這件事情了。

但是,沒過多久,倒是出現了壹件讓大家都覺得後背發涼的事情。當時,博物館有個工作人員找到了壹份報紙,那是1934年的《盛京時報》,上面的壹則新聞讓大家都不敢相信——在遼寧的營口,發生過壹起“墜龍”事件,和之前老人所說的壹模壹樣,

那麽,老人送過來的那個“龍骨”,真的是龍的骨頭嗎?

大家繼續在報紙上找尋著線索,在報紙上,還配有圖片,在圖片上,隱約可見那尖銳的龍角狀物體,也可以看到地上有血跡壹樣的東西,另外,還有周圍百姓那驚訝的表情等等,這壹切看起來那麽的真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越看越激動,抱著好奇的心理,大家壹同趕往了宋哲義老人家,想要進壹步了解當年在遼寧營口發生的“墜龍”事件。

原來,在1934年農歷的七月份,當時的營口正遭受這暴雨的襲擊,因為雨實在是太大,最後還形成了內澇。當時,莊稼地基本上都被淹了。突然,大家在壹條路上發現了壹個奇怪的動物,全身是黑色的,外面那層看起來很粗糙,腳上還有尖尖的爪子,腦袋像個倒三角。

最為關鍵的是,在這個生物的頭上,還有兩個長長的角,和大家所了解的龍長得實在是太像。當時,那頭“龍”已經奄奄壹息了,大家為了將這條龍救活,甚至回家熬草藥潑在“龍”的身上,只是,這龍依舊是沒能活下去。

聽完老人的講述後,工作人員們對老人之前送去的“龍骨”又進行了壹番考察,最後得出結論,這“龍”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須鯨”,常年在淺海區,當時可能是因為龍卷風將其帶過來的,只是,當時的人們對這種生物並不熟悉,所以才有了哪些事情。

不管如何,龍,是文化的象征,它在我們華夏兒女的心裏。

《說文解字》這本書,將每壹個漢字的的由來,以及相關的歷史發展,都進行了全面的講述,其中所囊括的歷史知識點是相當多的,包括姓氏等,算是文字方面的壹本“百科全書",讀懂壹本,相當於將各朝各代的小歷史知識點又學習了壹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