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馬裏烏斯》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馬裏烏斯》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馬裏烏斯》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31 黑白片 130分鐘

法國馬塞爾·帕尼奧爾影片公司/美國派拉蒙(巴黎)廣告公司聯合攝制

導演:亞歷山大·柯爾達 編劇:馬塞爾·帕尼奧爾(根據其同名舞臺劇改編) 攝影:泰德·帕勒 主要演員:雷繆(飾塞薩爾·奧利維埃) 比埃爾·弗萊斯奈(飾馬裏烏斯) 奧拉娜·德瑪齊斯(飾芳妮) 費爾南·夏班(飾奧諾雷·帕尼斯) 阿莉達·魯弗(飾奧諾莉娜·加巴尼斯) 保爾·杜拉克(飾費裏克斯·埃斯加特菲格)

劇情簡介

青年馬裏烏斯雖然身在“水手酒吧”工作,心卻早已飛往大海;他的最大的願望是隨遠洋輪四海飄泊,因此他工作時無精打采,心不在焉。他的母親已經亡故,喪偶的老父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雖然罵他懶散,不求上進,但內心深處非常疼愛他。

父親老塞薩爾開朗仗義,常同牌友們打撲克消遣。船廠老板帕尼斯,駁船船長費裏克斯,以及講究打扮的海關督察布倫先生尤其同他趣味相投,四人恰好湊成牌局。他們幾乎都是喪妻的或情場失意的單身漢,只有駁船船長是有妻室的人,偏偏又是出名的 “王八”。

馬裏烏斯其實早就暗戀漁婆奧諾莉娜的女兒芳妮,但他因心系遠航,壹直不敢向芳妮表明心跡。然而,當他在水手酒吧聽說帕尼斯有意向芳妮求婚,不禁醋性大發。於是芳妮乘機“激將”,誘馬裏烏斯娶她。這時馬裏烏斯的朋友畢瓜梭忽來報信,說今晚有壹艘遠洋輪要出海,船上有名水手離船未歸,所以急需雇用 壹名水手,馬裏烏斯聞訊甚喜,把已到嘴邊的求愛的話又咽了回去。

奧諾莉娜得知芳妮不肯嫁給殷實可靠的帕尼斯,是因為她愛上了吊兒郎當的馬裏烏斯,決定來找塞薩爾談談,因為這事關他們雙方兒女的前程。經過壹番激烈的討價還價,兩位老人總算在聘禮和嫁妝的問題上達成協議。

芳妮在酒吧打烊時來找馬裏烏斯,說她已正式拒絕帕尼斯的求婚,並且無保留地表白自己對馬裏烏斯由來已久的情愫。馬裏烏斯也如實相告,說他壹直向往大海,只因對芳妮戀戀不舍,才不忍遽離這平庸的馬賽。這壹對彼此暗戀已久的情侶第壹次暢敘衷曲,偏偏這時畢瓜梭又來報信,說原先那個離船不歸的水手已經回來,遠洋輪已無需雇用新水手。既然妨礙馬裏烏斯和芳妮結合的屏障已經排除,芳妮便隨馬裏烏斯走進他的臥室。從此他們瞞著父母,夜夜在壹起幽會。

壹連好幾個月均相安無事,老塞薩爾只感到兒子言語閃爍、行動詭秘,猜他必與哪個女子偷情,但他猜不出那女子會是誰。芳妮則壹心籌劃婚事,她只盼與馬裏烏斯白頭到老; 她哪裏知道馬裏烏斯遠走高飛之心 壹直沒有打消

……

壹天,畢瓜梭又來報信,說有壹艘遠洋輪翌晨開航,要馬裏烏斯同他壹起

隨船出海。馬裏烏斯因不忍拋下芳妮,謝絕了朋友的邀請。畢瓜梭認為芳妮妨礙了馬裏烏斯的前程,為馬裏烏斯可惜。他們的談話被芳妮無意中偷聽到了,芳妮認識到馬裏烏斯即使同她結婚,也不會心滿意足,她只有放他遠走高飛,才能使他了卻多年的宿願。

那天早晨,奧諾莉娜壹早走進女兒的房間,發現床上竟躺著馬裏烏斯。於是她風風火火趕到塞薩爾家,老父親至此才知道原來兒子是同芳妮私通。正直的父親向催促早日給兒女完婚的親家母保證,他們父子決不會做出對不起人的事情。早飯時,父親向兒子攤牌,並再三強調,不能對女孩子不負責任。偏偏這時畢瓜梭又來催問馬裏烏斯:到底還想不想隨即將起錨的遠洋輪出海。馬裏烏斯黯然答道:他已不能離開馬賽……

然而芳妮為了促成馬裏烏斯圓他的出海夢,謊稱自己決定嫁給帕尼斯,借口說因為帕尼斯有錢,嫁給他可以保證母親安享晚年。馬裏烏斯信以為真,見芳妮如此薄情,他也就毫無牽掛,恨恨地打點好自己的行囊,趕船去了。為了防止父親阻攔,芳妮設法纏住老塞薩爾,父親竟沒有發覺兒子出走。熱心的公爹領未來的兒媳到他的房內,滔滔不絕說他打算如何幫助他們建立美滿的小家庭。這時心碎的芳妮站在窗口,茫然地遙望那艘遠去的航船,潸然淚下。

鑒賞

本片是《馬賽三部曲》的第壹部。編劇馬塞爾·帕尼奧爾是法國30年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影評家和電影編導。本世紀初,在馬賽長大的帕尼奧爾目睹了那個帝國時代的濱海漁鎮很快變成繁榮的海港,他的最初的作品就是因描述馬賽居民豐富多采、熱情沖動的生活,而使他獲得國際聲譽。這位中學英語老師很快成為專業作家。他最初以劇本著稱,他的成名作《竇巴斯》以鮮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動的地方色彩不僅征服了法國觀眾,也使外國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驚嘆不已。好萊塢曾把《竇巴斯》改編成電影,影片很上座,這 *** 了馬塞爾·帕尼奧爾對電影的興趣。繼《竇巴斯》之後,他的舞臺劇《馬裏烏斯》在巴黎演出引起如潮的好評,他就決定把它搬上銀幕。但他對電影畢竟不熟悉,於是他請匈牙利籍的導演亞歷山大·柯爾達執導。帕尼奧爾認為影片的導演並不重要,編劇才是影片的真正作者,所以在影片《馬裏烏斯》的拍攝期間,帕尼奧爾始終不離拍攝現場,壹方面他監督導演不改動原作場景和對白,另壹方面他也借此機會學習拍攝電影的方法。

亞歷山大·柯爾達是匈牙利電影的奠基人之壹,但他在1920年之後,離開匈牙利,到奧地利、德國和美國拍攝影片;自1931年起,他定居英國,因電影創作的卓著成就而獲得英女王的冊封,獲勛爵的稱號。他導演的影片《亨利八世》(又譯作《宮闈秘史》)和《漢密爾頓夫人》等,無疑是英國電影史上的傑作。《馬裏烏斯》是柯爾達離開匈牙利之後拍攝的影片中的第壹部重要作品,影片中打牌的那場戲,幾乎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壹樣聞名遐邇,連輕視導演作用的帕尼奧爾也承認影片導演的場面調度起了壹定的作用。

由帕尼奧爾編劇的影片,產生於有聲片問世之初。聲音不僅為音樂片開路,也把電影進壹步推向戲劇。過去銀幕上聽不到的對白,在人物舉手投足的同時傳到了觀眾的耳邊。在好萊塢許多默片演員因缺乏對白的能力而失業,與此同時,壹批舞臺演員同擅長寫舞臺劇的作家們聯袂走進攝影棚。在法國,眼看默片藝術已趨完善的電影藝術家們卻很不願意為戲劇讓出地盤。但是,有成就的舞臺藝術家們走向銀幕是壹種不可抗拒的必然趨勢,帕尼奧爾就是這批舞臺藝術家中最有競爭力的代表人物。他不僅創作影片,他還著文立說為戲劇登上銀幕鳴鑼開道。他說:電影自從有聲音之後,它不再是別的東西,只是裝在片盒裏的戲劇。今天看來,他的這個主張顯然是偏頗的,但是當年,他創作的影片,盡管受到影像藝術家和評論家們的指摘,卻在觀眾中很得贊賞,這至少說明戲劇性——尤其是精采的對白和曲折的劇情,作為電影表現的可能性,自有它不可替代的魅力。後來法國電影在劇作結構和對白創作方面精益求精,逐漸形成 壹種直到50年代才受到《電影手冊》的才子們攻擊的“優質傳統”,應該說帕尼奧爾其實是這種“優質傳統”的奠基人。但是《電影手冊》的才子們攻擊“優質影片”的同時,卻對帕尼奧爾手下留情,認為他同雷諾阿壹樣,也是作家電影的先驅。

《馬裏烏斯》是帕尼奧爾把戲劇搬上銀幕的第 壹次嘗試。這部影片雖然有很濃的舞臺劇的味道 (例如大多數鏡頭的角度相當於觀看舞臺演出的觀眾的視角,而且機位很少變動),但由於人物性格鮮明,對白生動,至今仍不失觀賞的魅力。

塞薩爾這個人物無疑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脾氣急躁,為人正直,有同情心,善解人意,對兒子慈愛,對朋友忠誠,對所有的人都 壹片好心,這些鮮明的性格特征,被傑出的表演藝術家雷繆,通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勝過千言萬語的眼神、像棕熊壹樣粗獷而笨拙的動作,以及總是嘟囔不休卻音色洪亮的對白,勾畫得維妙維肖。由夏班扮演的帕尼斯則是塞薩爾最完美的陪襯。他們倆不僅在牌局中耍滑作弊,在生活中也有意唱和,只可惜總要唱走調門,事與願違 (帕尼斯無意中成為塞薩爾愛子的情敵)。

馬裏烏斯這個人物始終處於不可調和的深刻的沖突之中。他是孝子,他衷心愛他的慈父,但想出海闖天下的強烈願望又不得不使他的慈父誤解、失望、乃至傷心,最後他竟不辭而別,遠離慈父。他是忠實的情侶,他對芳妮暗戀已久,遠航的強烈願望阻攔他向芳妮吐露真情。壓抑著愛情,不用說,他為此相當痛苦,這種痛苦終因嫉妒而爆發,結果卻因此而得知他的心上人其實也對他早懷愛意。這壹發現不僅使他感到幸福,更使他獲得幸福;但是強烈的事業心又迫使他失去幸福。傑出的舞臺表演藝術家比埃爾·弗萊斯奈把馬裏烏斯的復雜的內心世界表演得層次分明,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影片中每壹個角色都很稱職,都性格鮮明,這當然首先應歸功於帕尼奧爾創作的出色的對白。這些對白不僅符合角色的身份和性格,而且因為地方色彩濃厚而顯得十分生動,以至有些場面令人難忘。例如上面提到過的堪與艾菲爾鐵塔齊名的打牌的那場戲:塞薩爾想同對家費裏克斯“通通氣”,偏偏這個“戴綠帽子”的笨伯遲鈍不堪。塞薩爾只好抓住胸口,表示讓他出雞心。他的暗示被識破後,他大言不慚地說:“誰要是不能跟朋友作弊,跟這號人打牌還有什麽意思!”當然這個“作弊有理”的言論,絲毫不損傷塞薩爾總體厚道的形象,相反,使他更顯得真實而可愛。

雖然在導演方面,柯爾達受到帕尼奧爾很大的限制,但是能幹的柯爾達成功地使擔任影片角色的舞臺演員們能遵循銀幕形象對表演的精微的要求,再加上柯爾達在布光和拍攝方面力求創造出壹種與情景相符的氛圍,給這部由舞臺劇改編而且舞臺味十足的影片增添光彩。馬裏烏斯急於出走,蒙在鼓裏的塞薩爾卻滔滔不絕在訴說他們父子情深的那場終局戲,即使對帕尼奧爾的電影觀抱有成見的人,都不能不深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