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意思是:所以形相等於空間,空間等於形相,形相不異乎空間,空間不異乎形相。
色是物質的,空就是非物質的;色是看到的,空就是就看不到的;色是聽得到的,空就是聽不到的;色是聞得到的,空就就是聞不到的以此類推。
出處:出自大乘佛法教義之總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擴展資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起源: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四聖諦,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借由對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壹切遍智空,壹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百度百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