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時候父親給我講的壹個故事。如今回憶起來,覺得是壹個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現依記憶整理如下:
明朝成化年間,在永平府灤州城外壹個小村莊裏,有壹個窮困潦倒的人。此人房無壹間地無壹壟,家無隔夜糧、囊內常空空,捉襟現肘饑腸咕嚕地過著日子。別看如此貧窮,他倒是識得幾個字,有時教幾個小學生,依依呀呀地讀壹讀《三字經》《百家姓》,聊補無米之炊。常常在眾人面前,子乎者也地來幾句酸溜溜的文詞。雖然為人正派正直,但人們還是嘲弄他是壹個“酸秀才”。
這壹天,酸秀才長途跋涉百十裏地,去訪問書法大家蕭顯。蕭顯,進士出身,辭官歸隱在家。酸秀才名義上說是去訪問,其實他是想碰碰運氣,向蕭顯求幾個字。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經過數日奔波,好不容易來到蕭顯家門外,擡頭壹看,見門上貼壹告示,“未約見者,恕不接待。”酸秀才壹看,心裏拔涼拔涼的,頓時泄了氣,唉,這壹趟算白跑了。他這才覺得自己的腳上磨得大泡疼得鉆心。口幹舌燥,筋疲力盡的酸秀才,壹屁股坐在了蕭顯家大門口的臺階上,渾身就像散了架壹樣。
就在酸秀才灰心喪氣之時,壹個衣著邋遢的醉翁搖搖晃晃地向蕭顯家大門口走來。醉翁來到大門前,睜開惺忪的醉眼,看了看酸秀才。
“妳......妳......是幹麽的?”
酸秀才慌忙起身,向著醉翁深深地施禮,“鄙人乃是永平府灤州人士,前來拜訪書法大家蕭先生。”。
“哦,又是壹個來要字的。”
“慕名拜訪,豈敢求字。”
“哈哈哈,窮酸!要字就直說,拐.....拐什麽彎子!”
“先生行個方便,能否引見小生見上蕭先生壹面。”說著話,酸秀才又向醉翁施禮。
“好說好說,隨我來!”
酸秀才跟著醉翁進門來到客廳,從大門到客廳壹路暢通無阻,來來往往的傭人們,個個都向醉翁彎腰點頭施禮。醉翁在客廳主人位置上落座,兩個婢女奉上香茗。隨即兩個婢女向醉翁說:“老爺還有什麽吩咐?”醉翁把手壹揮,“上好酒好菜,我還要和客人接著喝酒。”
酸秀才連忙起身,向醉翁深深施禮。
“不知蕭先生在上,失敬失敬。”
“哈哈,我不就是會亂畫幾個字嘛,沒什麽了不起,免禮免禮。”
接著兩個人推杯換盞地喝了起來。
兩個人從晌午壹直喝到黃昏,蕭顯已經喝得酩酊大醉。
“來....來....來人,筆墨伺候!”蕭顯高聲大呼。
兩個婢女拿來了筆墨和宣紙。書法家根本沒用筆,把右手往襖袖裏縮了縮,用襖袖子在墨缸裏蘸了蘸,然後掄起蘸了墨的襖袖子,在鋪開的宣紙上,畫了壹個長長的黑道子。然後把這個畫了黑道子的宣紙送到酸秀才面前,“朋友,奉上我的書法作品,請收下。”
酸秀才這可傻了眼,天哪,難道我奔波了好幾天,這就是我得到的書法大家的作品?
正在酸秀才發楞之時,耳邊傳來蕭顯洪亮的聲音,“送客!”
酸秀才懷揣那張畫了大黑道子的宣紙,灰心喪氣地回家了。
明成化八年(1472),明憲宗朱見深下旨,要在山海關的東城門上懸壹“天下第壹關”的牌匾。很快,牌匾制作好了,在知府大人的監督下,東城門掛上“天下第壹關”的牌匾。牌匾掛好以後,發現了壹個大事!牌匾上只有四個字,“天下第 關”,壹字的位置空著沒有寫。知府派衙役快馬加鞭去問壹問寫字人蕭顯,怎麽回事?
衙役很快就回來了,
“回稟大人,蕭顯說‘壹字早已寫好,存在永平府灤州壹個窮秀才家裏,奉上紋銀三百兩,便可取來’。”
知府命令速辦。衙役懷揣三百兩紋銀,火速前往。
取來“壹”字,制作到牌匾上。謔!真是天衣無縫,太漂亮了!
“天下第壹關”五個大字就像壹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