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信溝位於今遼寧朝陽市南九十華裏,柏山中段,屬於常在營子鄉管轄。溝長十幾華裏。沿溝分布著韓杖子、孟杖子、二道溝、西南溝等幾個自然村落。偽滿時期,溝內住著壹百多戶人家,僅幾百口人。這麽個普通的山溝,在遼、吉、黑、熱東北四省的遼闊疆域中,是壹塊名符其實的彈丸之地。在日軍侵華的十四年間,他們憑藉山高溝險、林密石多的地理優勢,與日偽當局浴血苦戰了十四年,直到1945年“八·壹五”祖國光復。領導這壹抗日鬥爭的人就是在遼西和熱東地區頗有名氣的“王老鑿”——王文福
這部電視不是演給哪壹個人看的!凡是支持和擁護抗日的人,我們都得肯定。不管王老鑿後來怎麽樣,但我們對王老鑿堅持抗戰14年的義舉應該給予高度評價。直到祖國光復,王老鑿也沒向日寇低頭。在當時,他這種自覺不自覺地反滿抗戰活動為民族解放事業增添了光輝的壹頁。
可是,日寇投降以後,王老鑿在幾度搖擺之後,最終竟選擇了壹條錯誤的道路。他認為:洋槍洋炮的日本鬼子都奈何不了我,土槍土炮的八路軍更不在話下了。這種自私狹隘的農民意識和敵我不分的糊塗觀念促使他與人民反目成仇。從此,也向他人生悲劇的道路邁出了關鍵性的壹步。
打那以後,王老鑿經常夥同朝陽國民黨保安大隊圍截我方武裝,打死打傷解放軍戰士。有壹次,王老鑿把解放軍機關的劉希祥、王澤、王業青等同誌包圍在倪家窩鋪,同誌突圍,他們緊追不舍,壹直追到小淩河邊。幸好解放軍戰士動作迅速,否則會遭受損失。
後來,在壹次戰鬥中,王老鑿的“花子隊”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潰,王老鑿逃到錦州,被國民黨封為騎兵師長。1947年,解放軍解放了朝陽縣城,王老鑿的隊伍又遭重創,余部逃到當時尚未解放的錦州作垂死掙紮。錦州解放不久,王老鑿被逮捕。1951年,王老鑿死於朝陽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