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壹些人轉而認為,不是中國人缺乏這種精神,而是中國不適合這種模式。工匠精神在當代,只適合於高成本高收益的產品和服務項目。如寶馬車,因為高價格、高收益,所以適合於生產商付出高的資金、人力和技術成本去精雕細琢。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費檔次低的條件下,絕大多數的國人都不願或不能購買高質高價產品和服務,企業自然會選擇低質低價、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我對這種意見的批評是:看看這些年中國人如何到海外市場搶購商品便可知曉,現在中國人的需求結構正往高級化方向迅速地升級。據《中國日報》報道,2015年中國消費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費總計1168億美元。這筆消費占據了全球高端產品消費總量的46%。但是這壹波瀾壯闊的消費升級趨勢,並沒有邏輯地轉化為拉動本國企業工匠精神發揮光大的力量,而是轉化成了對國外產品的需求。顯然,不是中國不適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為某種原因的作用,使這種精神無處發揚,無法跟上市場需求的變化。
短缺經濟、賣方市場格局下,計劃經濟體制的長期運行,塑造除了漠視消費者的各種企業頑疾,它們是不是我們歷史上的“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領域消失的根本原因?應該說,由於短缺的市場環境以及計劃經濟體制消滅了競爭,消滅了消費者本位,就直接把視消費者為上帝、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的土壤給鏟除了。企業供給只管量,不管質;工廠只管生產,不管銷售和服務。經理服從的是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場競爭。在向市場化轉型的過程中,為了贏得市場競爭,壹些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開始意識到必須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在滿足消費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國人的“工匠精神”開始增強,尤其突出地表現在以出口導向為目標的市場領域,壹些新的產品品牌開始出現。因此“工匠精神”的發揚和傳承,只能在市場的環境和土壤中。在那些市場化程度不高的領域,如行政壟斷的領域,根本就不要去奢求什麽“工匠精神”。這壹基於市場環境的認識,對中國人缺失工匠精神的分析最為常見,也最有力。應該看到,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是在我國生產力發展低下的情況下展開的,是從貧困到溫飽再往全面小康社會階段的演進,三十多年的市場發展,只是從低端更多地解決了中國人的“有無”問題,而非高端的“好壞”問題。目前我國已經過了物資缺乏的年代,因此發揚光大過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轉型升級很有必要,這是壹種回歸,回歸初心、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壹些有識之士指出,中國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