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後過渡期概述
壹、入世前後過渡期的劃分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開放的負面影響,允許壹些成員保留壹定的時間來調整其國內法律法規。世貿組織中過渡期的安排主要是對發展中國家成員采取有時限的優惠待遇,以確保更大程度地參與世貿組織。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我們也爭取壹個過渡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的規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有3-5年的過渡期(即從2001年至65438年2月+0年至2006年2月65438日)。根據整個過渡期關稅減讓和市場開放的時間特征,過渡期可分為兩個階段。第壹個過渡期是指從2001年底到2004年,中國開始履行關稅削減義務,靈活開放服務貿易,對服務業進行壹定程度的保護和補貼的壹段時間。後過渡期是指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主要領域開放承諾接近尾聲的最後壹段時間,即2004年底至2006年底。
二、後過渡期與前過渡期相比的主要特點
根據中國政府加入WTO的承諾,後過渡期中國市場開放的力度和範圍將明顯超過前三年。與前壹個過渡時期相比,後壹個過渡時期主要有以下特點:
(壹)削減關稅稅率優惠
截至2004年底,中國平均關稅水平已從1992年的65438+42.7%降至10.4%,關稅降幅非常顯著。按照承諾,2005年中國平均關稅水平將進壹步降至10.1%,2008年降至10%。因此,在WTO後過渡期,中國關稅減讓的範圍將大大縮小。
(B)增加市場透明度
在後壹個過渡期,國內市場透明度進壹步增強,整體市場環境不斷優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國政府兌現了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不斷清理、廢止和制定相關外貿法律法規;我國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斷提高,服務意識不斷增強。
(三)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在後壹個過渡期,中國的商業、通信、建設、分配、教育、環境、金融、旅遊、交通等9大部門和約90個分支機構將進壹步擴大開放,外商投資的領域將大幅增加。隨著非關稅保護措施,特別是對幼稚產業保護的逐漸弱化,國外廠商對中國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沖擊將顯著加大。
(四)應對海外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加大
在後壹個過渡期,其他WTO成員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將會增加。來自國外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簡稱“兩反壹保”)將成為後過渡期國內出口產品承擔的主要風險。此外,壹些國家頻繁使用質量、技術、衛生、環保標準等非關稅壁壘,將給海外貿易環境帶來更多不利因素和多變性。
後WTO過渡期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壹些地區的中小企業集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在國內市場,而且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帶有“中國制造”標誌的產品進入了全球市場。進入WTO後過渡期後,隨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深入,中國的每壹個企業或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將受到深刻影響。中小企業集群過去從區域經濟開放中獲得了巨大利益,此時將面臨哪些發展機遇?這個充滿活力的經濟組織能否適應環境變化,抓住機遇,獲得新的活力?接下來,我們將結合中小企業集群的特點,探討中小企業集群在WTO後過渡期可以把握的主要發展機遇。
第壹,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
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前,中國壹直被排除在多邊貿易體制之外,主要依靠雙邊磋商和協議來協調對外經濟貿易關系,這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較早走出國門的中小企業集群雖然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但由於在對外貿易政策中經常遭受歧視性待遇,無法進行公平的貿易交流,因此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即使在中國,地方政府也在壹定程度上保護本地市場,出臺各種歧視性政策,可能導致中小企業集群難以跨區域開拓市場,增加交易成本,削弱競爭力。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善。經過第壹個過渡期內國內外政府貿易政策的調整,我國中小企業集群所處的市場環境越來越開放,這將更有利於中小企業集群發揮自身優勢,進壹步做大做強。
(壹)中小企業集群的成本優勢
在後WTO過渡期,在多邊穩定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下,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可以與其他WTO成員進行更廣泛的經貿往來,享受多邊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但在實踐中,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利益不是自動享有的,而只屬於那些具有開放特色和國際比較優勢的企業。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企業往往是知名的全球性企業。但對於中國來說,目前我們還非常缺乏這樣的全球性大企業,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是植根於國內的中小企業集群。這是因為,如果從全球範圍來比較,中國的中小企業集群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充分發揮了當地最大的資源優勢——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因此具有非常顯著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據專家估計,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僅為發達國家的二十分之壹,而中國大陸僅為臺灣省和香港的十分之壹,僅為許多東南亞國家的三分之壹。同時,中小企業集群的形成源於經濟開放。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中小企業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浙江和廣東兩省。它既適應集群內部不同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又適應集群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非常善於把握外部機會。中小企業集群是在開放和競爭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小企業集群是市場開放的受益者,更開放的市場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回報。
(B)國際貿易環境的改善
在WTO後過渡期,隨著對WTO政策的逐漸熟悉和適應,我國政府和企業可以在WTO框架下,按照基本原則尋求改善國際貿易環境。
第壹,關於市場經濟的地位。在中國尚未加入世貿組織時,壹旦外國對中國企業提出反傾銷,將自動被視為非市場經濟,所有涉案企業都將采用替代國價格計算反傾銷稅。企業損失非常慘重,往往不得不退出國外市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中,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雖然沒有完全解決,但和以前還是有很大不同,中國企業有機會通過奮鬥贏得市場經濟地位。根據議定書第15條,被調查的生產者能夠明確證明生產同類產品的產業在制造、生產和銷售該產品時具備市場經濟條件,並且沒有接受政府補貼、惡性競爭或者做假賬的,則可以采用國內價格或者成本。事實上,這為遭受反傾銷調查的國內企業提供了壹條出路。目前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WTO後過渡期,隨著對相關規則的熟悉,我國中小企業集群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貿易爭端;另壹方面,我們可以努力打破對外貿易壁壘,開拓國際市場。
其次,多邊貿易體系為出口提供了壹個安全的渠道。在融入國際經濟的過程中,中小企業集群迫切需要在全球化的風險中尋求可控性,在全球化的復雜性中尋求可預見性。在WTO的框架下,各成員國的貿易體制和多邊貿易體制更加透明、更加穩定、更加可預測、更加安全,有利於降低商業風險,維護自身的貿易利益。
第三,WTO框架下的基本原則旨在實現公平貿易,主要體現在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上。這個體系要求成員國之間的競爭更加合法和規範,從而保證競爭的公平性。這是中小企業集群極其重要的外部環境,有利於實現出口利益,挖掘中小企業集群的市場潛力。
國內市場環境的改善
後WTO過渡期中小企業集群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改善,這不僅體現在國際市場環境上,也體現在國內市場環境上。加入WTO後,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加強國內市場的整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中,中國政府承諾在中國所有關稅領土內統壹實施貿易制度,包括邊境貿易區、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其他在關稅、國內稅和法規方面建立了特殊制度的地區;承諾以統壹、公平、合理的方式適用和實施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或影響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或外匯管制的所有法律、法規及其他措施;承諾地方政府的地方性法規及其他措施符合在《WTO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中所承擔的義務。我國政府的相關承諾有利於減少地方保護主義,減少地區之間的貿易壁壘。
第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0多年前,西方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關於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分工起源於交換能力和分工程度,所以總是受到交換能力的限制。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企業的規模越大,勞動力和機器的數量以及專業化程度就越高。換句話說,分工的升級和技術的進步依賴於市場範圍(交換容量)的不斷擴大。進入工業時代後,每壹項新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及其帶動的經濟進步,都是建立在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基礎上的。如果壹個社會缺乏足夠高的分工水平和足夠大的相關市場,不僅新技術發明不出來,即使發明出來也無法在商業上廣泛推廣。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的內部分工已經達到較高水平,這主要得益於國內市場規模較大。在後WTO過渡期,隨著中小企業集群更深入地融入國際經濟體系,面對巨大的國際市場,將有助於其分工的進壹步升級,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中小企業集群和規模經濟
入世後,雖然“中國制造”舉世矚目,但中國還沒有壹家大型制造企業進入世界級工業企業行列。就目前而言,中國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似乎無法享受到擴大企業規模和分工帶來的規模經濟;然而,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的出現和發展正好彌補了這壹缺陷。以打火機生產為例,溫州的企業家將100多個打火機零部件分銷給1000多個企業進行生產,形成了打火機生產集群,可以充分享受規模經濟,避免單個企業規模過大時由於內部組織成本增加而可能出現的規模不經濟。在我國傳統制造業中,打火機生產等中小企業集群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是因為:壹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昂貴的專用技術設備可以在集群內部更有效地購買和使用,進壹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其次,當整個中小企業集群的產出規模達到壹定水平時,生產過程會在集群內部自發地分成小部分,以充分享受專業化和分工的優勢。第三,中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堅定地支撐了產業規模的擴張。
(B)在過渡期的後半期,交換能力有所提高
經濟全球化首先從發達國家開始,然後發展中國家逐漸越來越依賴全球市場。在WTO的統壹框架下,當今全球經濟壹體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WTO後過渡期,我國中小企業集群面臨著進壹步擴大集群規模的機遇,這主要得益於市場範圍的空前擴大和交換能力的快速提高。
第壹,交通和通訊的快速發展。在全球經濟發展史上,鐵路和航空時代的到來無疑是壹個非常重要的事件,被稱為運輸業的革命。當今世界,時間和空間對廠商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高度發達的鐵路網、星羅棋布的公路網和飛速發展的航空、航運業,大大增強了商業交流,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這是提高全球廠商交換能力的重要物質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中國政府承諾,2005年底前允許外商設立獨資快遞、公路貨運代理和貨運代理企業,2006年底前允許外商設立獨資鐵路貨運代理企業。隨著WTO後過渡期外商的進入,連接中國與全球經濟的運輸服務業將更加發達,國內外商品供求交換能力將更強。
第二,金融業的發展。根據我國政府加入WTO時的承諾,外資銀行於2004年底被允許向中國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並將於2006年底被允許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這是對我國政府和國內金融業的巨大挑戰。但對於市場經濟中的企業來說,這是壹個很好的機會。金融業的發展不僅可以緩解中小企業集群的融資問題,還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證國際貿易中資金的順暢流動,進而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第三,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電視、電話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以及管理信息系統的進步,極大地增強了制造商收集、綜合、整理、監督和傳播信息的能力,進而引起商業交流方式的巨大變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大大縮短了廠商之間、廠商與用戶之間的時空距離。特別是隨著現代傳媒業的發展和全球互聯網的出現,企業新產品的信息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用戶手中,用戶的需求和意見很容易反饋給位於地球另壹端的廠商。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壹篇關於企業集群的文章中,舉了壹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壹位臺灣商人參加了在美國的壹個貿易展覽會。壹個客戶看了展示的產品後,覺得自己的產品在某些方面不匹配,提出如果做壹些改進,就下壹個大訂單。在這種情況下,展商通常會要求客戶先提供詳細的產品生產標準和合同定金,然後在壹年左右的時間內交付新產品。而這家臺灣省參展商,在得知客戶的要求後,立即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分解產品的具體要求,通知企業集群內的合作企業進行創新生產,然後進行整合。在交易會結束之前,臺灣省參展商已經向客戶展示了企業集群生產的新樣品,從而贏得了這筆大訂單。
第三,對制造商信任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引起了西方學術界的廣泛關註。社會資本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普遍信任,即社會成員對彼此誠實合作行為的期望。許多研究發現,市場環境越復雜,人們對信任的需求越高。相應的,這個時候,如果企業的信任度更高,就更容易實現交易,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因此,基於人際關系的中國中小企業集群的信任文化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經濟中的重要競爭優勢。
(壹)對信任需求原因的分析
第壹,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換風險。人類社會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系。就商品交換關系而言,隨著社會分工的升級,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從面對面的直接交換轉變為更多的間接交換,所以現代社會也被稱為“匿名社會”。這裏面隱藏著大量的匯兌風險。在WTO後過渡期,經濟交換能力的提高將促進國際分工的進壹步細化。壹個產品可能是由不同國家的生產者制造的,在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之前,中間可能有很多層的經銷商,這將導致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進壹步疏遠,進壹步增加交換風險。在機會主義動機的驅使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廠商必然會有欺騙、制假售假的行為。隨著消費理性的提高,處於交換關系劣勢壹方的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具有壹定品牌知名度或高信任度的廠商生產的產品。
第二,產業供應鏈中相鄰制造商之間的不完全契約。為了明確商品交換中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往往要簽訂商業合同(契約)。這實際上是建立在制度基礎上的信任——通過建立雙方的契約關系,可以降低交換風險,滿足人們對“放心”(或特殊信任)的需求。當契約成本(包括談判成本和執行成本)為零時,這種基於契約關系的商品交換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簽約成本可能非常高。主要原因有:商品交換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買賣雙方都無法提前預測;買賣雙方事先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行為;事後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行為,等等。
研究發現,現實中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程度越高,就越需要超越基於制度(契約關系)的信任,即需要學者所說的基於聲譽的“普遍信任”,或“社會資本”,這種信任對社會的繁榮和經濟組織的競爭力和規模有很大影響。如果壹個國家或地區缺乏這種“社會資本”,而不得不訂立非常完備的契約來進行商業活動,那麽必然會急劇增加商品的交易成本,阻礙社會分工,從長遠來看會影響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基於信譽信任的中小企業集群
中小企業集群中的人互相認識,所以他們的交易不僅有法律上的約束,還有人文關系上的約定。這種雙重協議使得基本交易只要口頭承諾,壹個電話就能解決。這也是中國商業相比西方人的高明之處。前面臺灣省制造商的例子充分說明了這種集群的優勢。在與外界做生意時,雖然中小企業集群內的某個特定企業享受不到大企業的品牌信任,但對於中小企業集群整體來說,可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基於內部非契約性信任文化,中小企業集群可以建立集群品牌或區域品牌信任。學者們基於經濟學理論分析了中小企業集群中的信任生成機制。
首先,根據博弈論,通過重復博弈建立的信任是企業集群發展的價值資源。在經濟交往中,誠信需要具備四個條件:重復交易、雙方耐心、及時觀察信息、有效懲戒。中小企業集群完全符合這些條件。連續的多次交易是集群中企業之間關系的基本特征之壹。地理位置相對狹窄的企業,通過不斷的交易,彼此非常熟悉和了解。出於長遠利益和對懲罰的恐懼,他們往往會放棄機會主義行為,在交易時充分合作。大多數情況下,私人信任是在具體交易中建立的,每個人都會根據他人與自己的關系對信任進行分類,在連續的多次交易中進行動態管理。經過長期的反復博弈,中小企業集群逐漸形成了基於聲譽的信任文化。
其次,根據* * * *理論,信任是中小企業集群的內生媒介之壹。在企業社區中,* * *健康單位通過信任媒介形成分工合作關系。與市場媒體相比,信任媒體相對穩定,有自我強化的趨勢。信任減少了* * *生尋找交易對象的時間和隨意性,減少了能量、信息、物質傳遞過程中的損失和扭曲。* * *出生單位在信任媒體的支持下共同進化。
第三,根據制度經濟學的理論,信任是關系資本的關鍵要素。關系資本是制度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對於集群中的企業來說,合作夥伴的信任是企業特有的關系資本。企業集群中由信任產生的關系資本不僅可以提高企業集群的外部競爭優勢,還可以產生關系資本的獨特效益,如促進隱性知識的傳播、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企業間解決沖突的能力等,從而提高企業集群的經濟績效。反過來,企業集群的經濟績效進壹步強化集群內企業之間的信任水平,進而開始新壹輪“信任→關系資本收益→企業集群績效”的正反饋循環。
四。融資環境、技術進步與管理升級
以上三點主要結合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的比較成本優勢、規模經濟和信任文化,探討其在後WTO過渡期的主要發展機遇。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這些機遇與中小企業集群及其內部企業的優勢相結合,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接下來,我們將從另壹個方面著眼於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技術和管理劣勢的改善,探討其在WTO後過渡期的發展機遇。
(壹)改善融資環境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普遍貸款難,融資環境不好。中小企業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失去了許多市場機會,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常見的解釋是,中小企業資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貸款需求迫切,金額小,需求頻繁,不確定性高,從而降低了銀行的放貸意願。但也有學者指出,上述原因並不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的根本原因,因為這類問題在任何壹個市場經濟國家都存在,但在其他市場經濟國家並沒有成為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對於中國來說,根本問題是國有商業銀行壟斷金融資源,民營中小銀行成長緩慢,業務範圍受到嚴重限制。在這樣的金融背景下,絕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都很高。正是由於這種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上升趨勢,我國中小企業越來越難以獲得正常交易條件下本可以獲得的貸款或融資。
中國入世後,特別是後過渡期後,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這是因為:首先,進入WTO後過渡期後,隨著外資銀行參與我國金融服務領域的競爭,中小企業集群增加了從外資銀行融資的途徑。其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將獲得與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在這種“倒逼”下,我國民營中小銀行終於有機會享受與國有商業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企業集群地區的民營中小銀行可以發展起來,從而為中小企業集群提供更多的貸款。再次,在外資銀行和民營中小銀行的競爭壓力下,國有商業銀行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擴大業務範圍。與大量國有企業相比,中小企業集群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商業信用。如果國有商業銀行出於組織利益考慮新業務,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受機構代理人私人利益的影響,自然會增加對中小企業集群的貸款額度。第四,隨著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信用擔保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中小企業集群的融資障礙將會減弱。
(2)技術進步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進步舉世矚目,甚至有人提出美國制造業面臨所謂的“中國威脅”。對此,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喬治·吉爾波曾撰文指出,所謂的“中國威脅”被誇大了,中國的制造業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困難,中國大陸仍然是技術落後者。中國商務部2004年發布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報告也證明了這壹點。報告顯示,在出口產品中,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例很低。目前,技術落後也是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的主要劣勢。從產業類型來看,我國中小企業集群以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較少。中小企業集群中的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因此商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也較低。
在後WTO過渡期,隨著多邊關稅壁壘的下降,許多國家可能會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來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盡管如此,根據中國與世貿組織其他成員的多邊協議,中國與發達國家開展技術和經濟合作的大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而且必將繼續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根據中國商務部的報告,歐盟壹直是中國最大的技術進口來源。截至2004年底,中國從歐盟引進技術18530項,合同金額800億美元。2004年6月至2004年6月,中國從歐盟進口技術1728項,合同金額46億美元。分別占技術引進總額的25.4%和41%。
中國宏觀技術環境的改善非常有利於促進中國中小企業集群的技術進步。首先,由於中國的中小企業集群可以與外國開展更多的技術交流和貿易,我們可以識別和吸收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第二,中國中小企業集群可以利用國外承諾按照WTO規則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優勢,以更低的成本進口國際先進加工設備,獲得新的更好的原材料。第三,我國中小企業集群可以利用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國際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立足國情和比較優勢,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在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相對薄弱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第四,國外廠商的競爭壓力有利於推動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增強自主開發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
(3)管理升級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集群整體管理水平仍然較低,主要表現在:企業管理粗放,營銷環節薄弱,管理創新不足;集群內部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行業協會發展不完善,內部惡性競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缺乏高級管理人才;缺乏品牌意識和品牌管理經驗;缺乏跨國經營的經驗,缺乏開拓國際市場的經驗,做不到。
在後WTO過渡期,隨著外商在華投資的增加,管理和技術人才在企業間的流動更加頻繁,我國中小企業集群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實現管理升級。首先,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將促進集群中的中小企業轉變管理理念,重視管理技術和管理制度的建設,實行制度化和規範化管理。二是可以借鑒國外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吸引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提高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素質。第三,可以借鑒國外品牌管理經驗,打造集群品牌,提高品牌競爭力。第四,可以借鑒國外營銷管理經驗,提高開拓國內外市場的能力。第五,國內市場的進壹步開放將加速中國互聯網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有助於中小企業集群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整體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