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00米路旁為何壹連建了三個尼姑庵?高州為何有這麽多尼姑庵?與青燈古佛為伴的她們是怎樣生活的?記者在高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長的引領下來到了“南宮庵群”,壹探“神秘”……
高州市區的尼姑庵“成群紮堆”!本月17日下午,高州市委辦壹位幹部無意中向記者提及這壹趣聞。19日下午,記者在高州市民族宗教局鄺文華局長的引領下,來到了“南宮庵群”。
城內尼眾以雷州人為最多
從南關街拐進西側壹個沒有任何標識的路口,迎面就是壹座不起眼的“興文石橋”。過了石橋,是壹條凹凸不平、長度大約不超過500米的爛泥路,“南宮庵群”就坐落在爛路的左側山腰上,依次為寶蓮庵、復龍庵、回水庵,比肩而立。現有正式比丘尼16人(其中,寶蓮庵5名、復龍庵3名、回水庵8名)。
人稱“高州活化石”、今年70多歲的老人黎慶文告訴記者:古代高州府城區範圍內最多時曾有過13個尼姑庵,現在僅存的只有5個,除“南宮庵群”的3個庵外,還有環城北路91號的益壽庵和縣城北郊平山電站旁的回龍庵。它們多為近年來居士和信眾們捐資重修,其余者因歲月變遷已被拆毀。
據統計,在高州城現有的28個正式尼眾中以廣東雷州人為最多,占了近壹半;其次為高州人,其余者來自廣西、信宜、湛江、江西、湖南、河北等地,其平均年齡約38.9歲,年紀最大的首推回龍庵的釋妙松(1929年1月出生,高州人,1942年出家,出家時年僅5歲),而年紀最小的僅有20歲,她就是回水庵的釋有儒(廣東雷州人),她同時也是最近壹個出家的比丘尼(2005年9月出家)。
但如果把散布在高州各鎮的尼姑庵算進來的話,數量會更可觀。所以有人說:“高州的尼姑庵在全廣東也稱得上是最多的。”
五百米路何以有三家之多
據說高州市早在1989年就專門成立了宗教局(2002年改為民族宗教事務局),而茂名其他縣市區則到了2003年以後才陸續有了同樣的部門。這不止因為高州的庵寺眾多,而且高州地區除伊斯蘭教外,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壹應俱全,這在茂名其他地區也是沒有的,其背景應在於高州歷史悠久,古代高州府曾居於廣東“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欽州府、瓊州府)之首。
為什麽南宮嶺乃至整個高州會有那麽多的尼姑庵呢?
黎慶文老人認為庵群紮堆在南宮嶺,可能是因為這裏確是風水寶地。“南宮庵群”門前的這條爛路在古代是壹條通往廉州、瓊州等地的重要驛道。據說以前鑒江的水很深,船夫用壹竹桿撐不到河底。鑒江流至南宮嶺下形成壹個回流處,在江的左岸有壹個寶光塔,而在江的右岸建有庵或寺,會有護衛的意義,這種做法在古代非常普遍。
另壹位高州老者則對記者說:“‘南宮’是什麽意思?皇太子的住所之壹。古時皇帝把他的兒子們居住的宮殿分別稱為‘東宮’、‘西宮’、‘南宮’等。傳說有個南宮太子因避戰亂,躲到了山上壹間寺廟內的樟樹上而幸免於難。南宮太子許諾,如果他得以繼承大位,將重修此廟。後來果如其願,他便當真撥下巨資重修該廟,並賜名‘復龍庵’,當地人也將此嶺改稱為‘南宮嶺’。”
不過,作為高州城眼下年紀最大的兩位尼姑———釋妙松和釋凈偉的回答卻很簡單。前者說:“我(5歲)出家那時就有的啦”;而被稱為“師公”的釋凈偉就說:“緣!這是佛緣!”
比丘尼話說為何走進空門
出家意味著“四大皆空”。豆蔻年華的女子為何要鐵了心走進空門呢?
被人尊稱為“松伯”的釋妙松說:她父母是高州本地人,家裏是“水上人家”,每次跟父母行船經過庵前,都會進庵拜神。她也從小就很喜歡這種地方。所以5歲的時候,家裏人便把她抱到回龍庵出家。“文革”時候,庵被拆了,她回到平山(公社)幹了39年的農活。
1985年出家的益壽庵釋如旺住持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沒什麽的,我就是喜歡這種地方。”
在采訪中,幾乎所有的比丘尼都說,她們出家前父母是同意的(或是默認,或是放任不管),出家時父母還會送到庵裏來,有的甚至還在庵裏擺壹桌齋飯慶賀。
壹位居士說:這些女孩子出家前有的經歷過生活或者情感挫折,有的則是因為家裏女孩子多,經濟困難。父母送壹兩個女兒到寺廟出家,壹是可積下陰德,二也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為什麽雷州籍的尼姑最多?據說就有這種原因,甚至出現姐妹倆壹起或先後出家的情況。
人稱“師公”的釋凈偉說:她17歲出家時,其父母並不知情。她的家庭不能算窮,父親是國民黨軍官,還當過縣長秘書。在她兩歲時,生母就病死了,後母又生下了四個孩子。當年她到寶蓮庵出家時,庵裏只有壹個師傅,且庵房很破爛。
年輕的多被派佛學院進修
壹個女孩子提出要出家後,庵方壹般怎樣處理呢?
“壹般我們都會讓她留在庵裏,考察她兩年(有的是三年),看她有沒有靜心、定性,能不能適應這裏的生活。出家是自願的,如果她不適應,也可以走;如果心定得下來,她必須先把自己的長發剪掉,而且要跪在佛像前,然後我(們)才幫她剃度,正式替佛祖收其為徒。”釋果清的師父釋妙因法師介紹說。
“有沒有人在剃度以後還會心生悔意而還俗了的呢?”
“沒有!100個人裏面99個以上都不會。”如旺法師肯定地說。
據了解,年輕的比丘尼剃度後大多都會被派去佛學院進修佛法。例如,果清師傅就到四川峨眉山學習了3年,現在回水庵的有儒師傅等幾個剛出家的尼姑也悉數出遠門去了。
據介紹,她們畢業後,基本上都會返回原處。釋如旺說:“庵裏人手少的話,她們都是必須回來的;例如果人手有多,也可以不回來。出家人四海為家嘛。但若是要到別的地方,必須先有人接收。若不回來,也沒人接收,就只有等學院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