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又稱清日大海戰,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清日兩國發生過兩次海戰和壹次艦隊保衛戰。作戰雙方分別是清朝的“北洋水師”以及日本的“聯合艦隊”,第壹次海戰為“豐島海戰”,在朝鮮近海的豐島附近。第二次海戰為“黃海海戰”,發生在鴨綠江出海口大東溝處,又稱“大東溝海戰”、鴨綠江海戰,日本方面稱“海洋島海戰”。“艦隊保衛戰”是在黃海海戰之後北洋水師殘部退守山東半島的威海衛基地所發生的戰爭,中國方面史稱“威海衛保衛戰”,下面就詳細介紹壹下這幾場戰爭。
操江艦不戰自降, 82 名水手被俘,成為清日戰爭中清軍最初的戰俘。俘艦操江號,後編人日本聯合艦隊,參加了對清威海衛作戰。英國商船高升號,因載乘的清軍拒絕降伏,遭到日艦浪速號攻擊。高升號被彈沈沒,千余名清軍將士和無辜民間水手犧牲。豐島海戰使清國在朝鮮的兵力呈劣勢,嚴重影響了後來的戰局。
黃海海戰之後,日本方面坦誠,就戰鬥的勝負不能簡單評價。日方軍艦被彈數134發,戰死150人、死傷合計298人,平均每彈傷亡數2.08 人。清艦被彈數754 發,戰死715 人、死傷合計837 人,平均每彈傷亡數1.11人。清艦鎮遠號命中彈數最多達225 發, 日艦命中彈數最多艦赤城號達30 發。吉野艦在3 小時海戰中,全艦發射炮彈1200 發,7 門大炮平均發射170 發炮彈。
定遠艦30厘米大炮每門平均發射35發,15 厘米大炮每門67發。命中率比較結果, 清艦命中率20%,日艦命中率12%。日本艦炮數量多但全體命中率偏低,但群炮齊轟的飽和式攻擊,整個艦隊則得到較多的命中彈數。清艦命中率雖高,但發射彈數少,相對減少了對日艦的危害。
雖然黃海海戰北洋水師損失慘重,但定遠艦、鎮遠艦在遭到日聯合艦隊的圍攻下彈痕累累卻沒有沈沒,而且還能與敵對抗狀態下帶傷脫離戰場,給日本聯合艦隊方面留下了震撼的印象。
但很可惜的是,在黃海海戰之後,退避威海衛的北洋水師殘余艦隊,在李鴻章“禦敵保船”的方針下,全部成為了日軍的囊中之物,北洋水師也全軍覆沒,清朝自此失去了制海權,這也有利於日本打開了通往中國的海上通道,為其後的侵略戰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