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為父報仇,歷盡艱險的烈女李三,她的結局如何?

為父報仇,歷盡艱險的烈女李三,她的結局如何?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於山

康熙年間,河南府鹿邑縣有壹姓李的佃戶。佃戶家中有壹兒壹女,平日裏租種地主的田地,日子雖然清貧但還算安穩。佃戶為人耿直,不願巴結逢迎地主。這壹日地主到田間轉悠,到了地頭其他的佃戶紛紛過來請安。只有李佃戶依然在地裏勞作,事後還對人說:?種他的田地,已經繳了租子,何必在如此低三下四!?地主為人陰險,聽到佃戶這麽說十分惱怒,便派家丁趁佃戶勞作的時候往其放在地頭的水壺裏投毒,佃戶喝了有毒的水回到家中毒發後奄奄壹息。

李父臨死時,他的妻女圍繞床前哭泣。他無奈的對女兒說:?妳哭什麽啊!妳又不是兒子,我若有個兒子還能指望他長大成人為我復仇,卻只有妳這個小丫頭片子,我只能沈冤莫雪了!?佃戶的女兒名叫李三,當時才十幾歲。李三聽了父親臨終之言,傷痛憤恨,長大幾歲之後,日夜尋思復仇。她常常帶著刀躲在路邊,想找機會行刺仇人。但是地主家大業大,出入都有家丁前呼後擁,她自知力量無法勝過,放棄了行刺想法。

巾幗從不讓須眉,素娥未必遜英雄。

長大後的李三壹心為父報仇,她先是求助於衙門。於是先請人寫了狀詞,到處找衙門告狀。但是在各官府衙門間整整奔走三年,地方官竟然沒壹個願意給她立案。顯而易見,這些官員平時都沒少拿地主的好處。李三心中怨悶:?這些家夥雖然是官員,卻跟強盜也差不多了,只會要錢,怎麽肯為小民申冤!?於是她決意要北上,進京告禦狀。

鹿邑和北京相距差不多有二千裏,此時的李三已經二十歲了,單身女子單,徒步跋涉向北趕去。路上的旅店見她是單身女子,怕有什麽問題,拒絕接受她住店。於是她就睡在草叢裏。風餐露宿。吃盡了苦的李三終於到了北京,想去敲登聞鼓告禦狀。守鼓的官吏竟然不讓她去申冤,還說這登聞鼓豈是隨隨便便就能敲的!李三又遍走刑部和都察院陳狀詞,沒想到遭遇竟然和老家壹樣,根本得不到呈詞立案。不是門口小吏阻攔,就是朝廷命官嫌事小,讓她回去請辦。

李三在京城顛沛流離了很久,總算打聽到有壹個官員,剛強正值,恰恰被新任命為鹿邑縣令。於是李三又風餐露宿。趕回河南,趁著縣令才上任,當街攔轎喊冤。她被衙役棍棒驅逐,卻拼死也不離開。縣令聽她說了案情,感覺有點為難。壹是受害者死去好幾年了,只怕證據難找;二是也不知道這姑娘說的是真是假?李三哭著把自己父親臨終遺言,和自己這些年矢誌復仇的經歷說出來。縣令為之動容,終於願意接下狀詞。經過審理,抓捕了兇手,定罪結案。地主沒等到正法,就死在了牢裏,李父的仇總算是報了。

地主的家眷們恨透了李三,因為她復仇孝女之名大振,沒法對她動手。就派人到處散布謠言,說她壹個妙齡少女孤身上京,肯定不能保住貞潔。流言蜚語之中,唯有本地壹個公子不信,欽佩李三的行事,托媒人向她求婚。李母和親戚都勸她答應,她堅決不同意,說要奉養老母。不久母親也去世了,她辦完後事,在族人親戚和左鄰右舍面前,當眾說:?我痛心於父仇未報,將近十年受盡苦楚,終於報了大仇,可是名譽也被人汙蔑毀掉了。我沒有去死,是因為母親還在,我又沒有兄弟姐妹,只能忍辱為母親養老送終。現在母親去世,我再也沒牽掛,是自證清白的時候了。?親戚鄰居都怕她想不開,紛紛勸慰她。沒想到她當天晚上,便自縊而死。

悖入亦悖出,害人終害已

結局稍有靈異:李三死後,地主的兒子還余恨未息,半夜跑來毀屍泄憤。地主兒子拿刀砍著李三的屍體,屍體忽然噴出鮮血,直接濺到土豪兒子口中。這兒子嚇得倒地不起,被仆人扶回家,因此得病。不久便病入膏肓死去了,世人都認為是李三死後又復了壹次仇。

烈女李三的故事很讓人嗟嘆,女主能夠忍耐壹切人所不堪的苦楚,面對壹切讓人絕望的黑暗,誓不放棄,矢誌復仇,生死不懼,最終完成了自己的誌向。卻無法對質疑她失貞的謠言豁然處之,只能以死明誌。人言猛於虎,而禮教規定的貞潔名譽,對女性來說又是多麽沈重的枷鎖啊。

這讓我想起來太爺爺講的故事,我們村之前有兄弟二人,哥哥年紀大弟弟壹些。哥哥娶了妻子,帶著弟弟壹起生活。天有不測風雲,哥哥年紀輕輕便得了緊病去世了。嫂子貞潔,情願守寡,帶著弟弟生活。鄰居有長舌婦,常常造謠這寡婦與弟弟有染。聽到傳言的嫂子,受不了屈辱便上吊自殺了。弟弟料理嫂子的後事,便外出求學,壹去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