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壹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天象崇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壹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壹壹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