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史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中國歷代撰寫的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均為紀傳體。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等。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下至明朝崇禎十七年。涵蓋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計3213卷,約4000萬字。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稱為正史,既與這些史書在中國史部書籍中的地位有關,也與歷代皇朝宣揚正統觀念有密切聯系。
歷代發展
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壹。三史加上《三國誌》,稱為前四史。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
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壹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
後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壹次大規模匯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