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我想說的是,女生總是學不會什麽時候應該分手。無論對方做了多少傷害妳的事,壹次次和好,與其說是原諒,不如說不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不知道底線在哪兒,因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麽。
男主在婚禮現場下跪時說了壹句話讓我超級跑戲:為什麽這個女孩子要壹次又壹次地原諒我這個大反派?
What?!還不是妳長的好身材棒。女孩子就是喜歡那種長得不娘,運動好,神經大條什麽都不在意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大男孩呀!即使旁邊跪著壹個鉆石醜男。Mandy讀了女主筆記,還是對男主說,不要緊的我們結了,不開心可以離呀。女生想要的,往往不是她們需要的。
2
男人總是不懂,為什麽女的那麽喜歡結婚、那麽需要安全感。從全職太太女主媽媽,到現代女性的書不好的牙醫助理,再到劍橋畢業的大律師也就是女主。怎麽都逃不掉這個?
其實,誰tm不厭惡束縛、愛自由。不過子宮有使用的期限,就像懸在女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放棄使用吧,怕哪壹天自己後悔,怕哪壹天那個壹直說自己不喜歡小孩的男人忽然又想有壹個小朋友壹起玩壹起長大。
妳需要什麽,不是由“妳想要什麽”決定的。妳需要什麽,由“妳是誰” “來自哪”決定。
3
有個地方想提壹下。
從女人最愛的包包說起。女主在影片中的包包都好養眼是不是!對都是美美的Chanel!所以鏡頭轉到女主回娘家的時候謎底就揭開了:狹長樓梯的民居樓,鐵柵欄,擁擠的小客廳,開出租車脾氣暴躁愛吹水的老市民憤青老爸,好說話沒脾氣習慣省錢的家庭主婦媽媽。原生家庭和每天上班出入的行頭形成的強烈對比,可是看出女主中間用多大的努力去爭取到男主壹屑不顧甚至討厭想逃離的生活。
男主沒有這樣的上進心,能畢業都要多靠學霸女友。可就是這種freestyle很charming。鋼琴很棒,業余愛好kboxing拳擊好到可以當教練,很多不切實際的愛好,愛拍照記錄壹切。這些,對於懂事、什麽事情都要考慮周到不然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的Eva來說,有多讓她擔驚受怕,就有多吸引。
男主之所以能夠這麽carefree,都得謝他爸他媽,中高產階級家庭。男主他爸喜歡女主,也許就是因為他也吃過這樣的苦,他明白欣賞這個女孩子;而女主不讓男主氣他爸,因為女主明白他爸態度強硬、不通情達理、逼他讀法律背後不過是愛他,希望可以完成階層復制,希望男主不用經歷女主的掙紮。
沒有在階層跳躍之中掙紮的Mandy沒有經歷過這些,自然不會理解女主和他男主他爸之間的惺惺相惜。
4
所謂“原諒他77次”,壹開始只是Eva耍的壹個小心機,但不知不覺變成讓Eva看清兩人之間不可愈合的鴻溝的檔案分析。
並非愛與不愛、原諒與否、是不是好女遇上渣男。這77次的傷害筆記讓Eva看清楚了自己需要的是什麽,而Adam給不了。
為什麽要這麽努力走到這個地方,然後跳進另壹坑,做自己直覺和欲望的奴隸,為自己的少女幻想付出永無休止的代價,給Adam這樣不成熟的大男孩當媽打點周細?Adam這樣的男孩在高中大學甚至大學剛畢業不久還是很有魅力的。但還不長大,能吸引的也只有Mandy那樣滿腦只有愛情幻想的無知少女了。而無知少女總有長大的壹天。
明明有Shutter那樣的男人存在,成熟平靜而不失情調,能傾聽她、能懂她理解她能撫慰她身上的傷。難道這麽努力,不就是為了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所需而不是憋屈嗎?不就是為了逃脫媽媽那壹代的魔咒嗎?
“男人越是裝作偉大就越自私”,女人也是。
愛情不過現實的交易。我們都自私,我們都喜歡用偉大和自我感動來演戲給自己的良心看。
看到下跪求原諒然後回家奔著大團圓結局去的那壹段,其實內心挺失望的,有壹種不確定,好像答案不應該落在這。還好沒有。作為愛情片,從情侶相處細節的呈現迎面撲來的細膩真實和壹個用腦而不是荷爾蒙的結局來看,這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現實主義。
但港片依然對愛情抱著最大的善意,不想戳破小青年們的幻想,明明主題直指人性的自私、討論現代女性的愛情婚姻觀轉變,結局的鏡頭卻那麽溫暖,跟現實感保留著曖昧的距離,所以這部電影是“原諒他77次”,而不是“Gone Girl”。
另外。
最後快結局時突然放了黃秋生說自己其實表面很花心其實被老婆壹直帶綠帽子,這也是壹種影射…
回過頭看整部電影,是不是壹直都是以女主的角度來看男主犯的壹些錯?所以這部電影已經接近第壹人稱了。自我主義,看不見自己犯的錯,人都是這樣。那其實也很有可能在我們看不到的男主的那個角度,女主也有許許多多的小毛病。因此這部電影無論是倒後鏡女主眼神的特寫,母親說的話,結尾時女主看到快門哥哥的笑,還是字幕上變成了原諒“她”。喻示著女主其實犯的錯和男主並無兩樣。
再換個角度。
完。
? —End—
? 編輯|小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