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話的意思是又壹個春天到了,江南岸上又呈現出壹片綠色。我還是不能回家,明月什麽時候能把我的思念帶回家呢?表現上看是作者是故鄉的思念,其實是作者的政治理想沒有實現,他在期望著自己的主張得到采納的壹天。
原文:
作者:王安石 [北宋]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壹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
暖和的春風又壹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麽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裏?
註釋:
泊船: 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 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瓜洲: 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壹水間: 指壹水相隔之間。壹水:壹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為“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這裏的“壹水”指長江。
鐘山: 今南京市紫金山。
綠: 吹綠,拂綠。
還: 回。
賞析:
全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壹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麽近,中間隔壹條江水。“壹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祐四年(1037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壹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鐘山。“只隔”兩字極言鐘山之近在咫尺。把“數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人對於鐘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鐘山畢竟被“數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托了詩人浩蕩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從時間上說,已是夜晚。詩人回望既久,不覺紅日西沈,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雖然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之中,而對鐘山的依戀卻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終將有日,故結尾以設問句式表達了這壹想法。
詩歌開篇寫景,既兼具比興,更通過誇張將空間的近與時間的久構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情感迸發,大有銀瓶乍破之勢。
創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於王安石晚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①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②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壹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③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慶歷年間進士。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曾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被任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1070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積極推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罷相後退居江寧。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又稱“王文公”。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著有《臨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