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壹
段時間的各種跡象表明,李經緯等團隊復出的傳言僅僅是個曇花壹現的假象,而三水區政府重掌健力寶的願望已漸漸成為現實。
12月21日,華北和西北地區的經銷商們齊聚健力寶山莊,這是繼18日健力寶華南地區經銷商後的第二次訂貨會。
訂貨會上,健力寶銷售公司向經銷商發出的壹份《關於啟動經銷商信用保證金的通知》,要求經銷商將其年度銷售任務的8%到15%的信用保證金額,打進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力寶貿易公司)。而此前,經銷商在健力寶集團的剩余賬款也被要求全部轉至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
健力寶貿易公司是在健力寶風波發端時(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法人股東為三水區公有資產委員會。
訂貨會的狀況似乎表明健力寶集團正沿著三水區政府設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寶貿易公司來承接健力寶集團的品牌和銷售。此時,手握健力寶集團91.1%股權的李誌達歸於沈默,張海高調回應媒體的指責。至此,此前的壹系列問題仍令人充滿疑惑———健力寶股權何以被出售?三水區政府為何在壹夜之間接管健力寶?在匯中天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中天恒)入主健力寶之後,為什麽陷入了壹個爭端之中?
健力寶的真實價值
讓健力寶問題公之於眾的是——今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區政府在其牽頭組織的壹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張海不再擔任健力寶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接替其總裁職務的是祝維沙,董事長的職位由魏小軍擔任。
雖然健力寶集團否認了諸多利空傳聞,但業界依然認定,張海的退位緣於健力寶集團的資金鏈緊張,以及偏離主業、玩資本遊戲等因素。
此前仍風平浪靜的健力寶自此卷入旋渦之中。經銷商齊聚三水要求健力寶退款、供應商因其欠款拒絕提供原材料,健力寶在國慶後不得不陷入停產困境。
8月12日,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起訴健力寶集團,要求兌付壹筆2924萬的廣告款後,廣州中級人民法院於8月16日凍結了健力寶的賬戶。
此事引起了作為主要債權人——銀行的警惕。三水區各家銀行等主要債權人以三水市工商銀行為主組成了債權委員會。後經證實,工商銀行馮行長出任債權委員會負責人。
問題的出現,使相關各方都開始從自己的角度設計救贖健力寶的股權並購方案。但之所以有眾多的方案出現,分明顯示出大家對健力寶表面危機下的真實價值有***同的判斷。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對健力寶來說,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健力寶的品牌和銷售網絡。
健力寶目前的品牌價值被估為102億元,而健力寶20年來累計經營的銷售網絡,已經遍及二三級城市。
“顯然,這些還不是各方爭奪健力寶的全部。”分析人士指出,在2002年張海掌控健力寶之後,在實業上雖無建樹,但是在資本市場上獲利豐厚。
張海通過健康產業投資了平安保險、興業銀行、西北化工、陜西寶豐酒業以及成都豆瓣廠,這些已經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僅僅是平安保險,利潤超過10億元,而即將上市的興業銀行更是擁有豐厚的獲利空間。
李誌達委托大鵬投資所做的調查顯示:健力寶總資產(不含品牌價值)約55億元,其中負債41億元,凈資產約6億元。
此次參加訂貨會的壹位經銷商透露,即便是現在,做健力寶依然賺錢,即使包括拖欠的貨款,他今年依然能盈利。
這都說明,健力寶並非無藥可救的爛攤子,而是蘊藏著巨大價值的所在。這也是各方通過設計方案爭奪健力寶的關鍵之處。這也同時可以解釋,收購者李誌達在進入健力寶過程中雖頻受挫折———不能進行財務狀況調查,不能進行審計,不能進行企業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仍百折不撓地向健力寶投入巨資的原因。
風波中的各種方案
在張海方所出的方案中,最早出現的收購方是福建陽光集團。陽光集團是福州壹家從事建材、房地產等的貿易集團公司。
“當時,陽光主動表示出了並購意向。”張海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
但這個方案的具體內容,以及為何無疾而終,記者並未從陽光集團得到答案。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可能是心存疑慮的三水區政府否決了這壹方案。
接踵而至的是臺灣統壹集團。該集團於10月4日匆匆在北京與健力寶簽下了壹紙合作草案,定下收購健力寶的主業資產和承接18億元債務的框架協議,據稱收購價為1億美元。隨後,統壹派駐財務人員進入健力寶大廈。但短暫的接觸之後,統壹突然撤出。
撤出的原因是,統壹只承諾接壹部分銀行的債務,然後把品牌帶走,其他的不管。
張海所接洽的最後壹個收購者是匯中天恒公司的李誌達,他最終成功地與健力寶股東簽下協議,拿到了健力寶集團91.1%的股權。當然,政府最後以行動對此方案進行了抵制。
在張海急於出售股權的過程中,持有健力寶集團8.9%股權的三水區政府並非無動於衷,在李誌達進入健力寶後,三水區政府曾試圖找菲律賓生力啤酒來接替李誌達。
廣州生力啤酒公司劉天麗女士表示,廣州生力啤酒是菲律賓生力啤酒在中國的投資公司。但她對此方案並不能發表看法。這種方案未能成功的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因為健力寶集團欠經銷商的貨款高達1.6億元,經銷商們也敏感地提出了壹套以債權換股權的並購方案。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經銷商的方案並沒有獲得來自政府的認可。”事實上,這壹方案要獲得其他股東的認可也很艱難。
在各種方案的角力之後,李誌達順利地與健力寶主要股東簽訂協議並開始巨資投入,但在此時,三水區政府突然宣布接管健力寶集團。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全面接管健力寶之前,三水區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專門召開了三次會議,當時定下的基調是:把健力寶恢復到張海進來之前的樣子。
後來的事實表明,政府此舉有這樣幾個原因:
首先,壹旦李誌達成功接手健力寶,政府受制於股權約束,對張海時代的問題調查將非常困難。如果如其他媒體所言,張海確實給健力寶造成巨大資金窟窿,政府不僅8.9%的股權會相應縮水,還將背負國有資產流失的包袱。
同時有知情人士透露,李誌達曾經與張海達成協議,在李誌達完成並購股權之後,張海以原投資價格回購其利用健康產業投資的平安保險以及興業銀行的投資項目。因為張海所購買的兩個公司的股權均是法人股,無法流通兌現。
這些也僅僅只是張海的有據可查的投資項目,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外,張海還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擁有大量的土地投資項目。但張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極力否認這些項目的存在。
其次,政府對新進入的收購者也心存疑慮,而更願意積極籌劃自己控制健力寶的方式,這也就是健力寶貿易公司這家新公司出現的原因。“實際上,政府是想將健力寶變成壹個健力寶飲料的加工廠,而由健力寶貿易公司負責品牌和銷售。”知情人士透露。剛剛召開的訂貨會也驗證了這壹說法。
引進戰略投資者?
但政府此舉若想成功,還面臨著諸多難題。政府作為僅有8.9%股權的小股東,如何能單方面授權健力寶集團將品牌和銷售轉移到健力寶貿易公司?如果此前李誌達收購健力寶集團91.1%的協議有效的話,政府的接管應該只是暫時的,在下壹步舉動之前,健力寶的股權架構應該有壹個明確的答案。
當然,有張海時代的1個億欠款及諸多問題在前,政府自有底氣,但要解決的問題是:張海究竟有多大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會使股權架構發生哪些變化?對已經巨資投入的新進入者李誌達將如何交代?但顯然,現在各方的焦點已集中到這份協議能否成立的問題上。而這也將是各方下壹步行動的立足點。
12月21日,佛山市三水區區長宋德平終於首次對媒體回應有關健力寶的壹系列傳聞。他談及匯中天恒的大股東身份時說:“我作為具體賣健力寶的人都不知道,他們(指匯中天恒)憑什麽稱自己為第壹大股東?他們還沒有過戶呢。”
宋德平還表示:“當務之急是保住‘健力寶’這個品牌,之後我們會引進戰略投資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