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景澤
《史記》記載:歇公春申君學識淵博、生性豪獷、博聞多智、才華出眾,不僅有政治遠見,還以能言善辯著稱,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亊家、社會活動家。
司馬遷著的《史記》之中,只是說其是楚國人,未具體指明楚國何地。那麽,春申君的故裏在哪裏?遂成壹大歷史之迷。
根據《中華姓氏通史·黃姓》記載,“禾坪譜、潮州譜等說他祖籍湖廣武昌江夏縣黃鶴鄉仁義村,出身新羅(今朝鮮),君返回楚國仍居江夏”。《湖南黃氏世譜》則認為春申君仍居古黃國地,並說:“蓋黃入楚居,其宗族未嘗他徙也。”在各地爭先恐後打名人牌的今天,河南潢川憑借潢川是古黃國祖地,楚王曾賜淮北12縣與春申君,故推想此地乃他的故鄉。賜者,非故居也。河北沙洋縣只據《荊門州誌》壹個地方記載說有春申君的故居,但無詳細記錄。壹誌之記,難已為定。湖南常德又憑《中湘四修譜》說黃歇居黔中(常德),壹句話而自定為黃歇故居,也難以令人信服。重慶巫溪借歷史上曾與太平縣接壤,也把萬源市的萬頃池搬到距原邊界數百裏的紅池壩,重慶市政府還撥款數億打造所謂春申君的故鄉。上述四地均無正史典籍記載,只可以說黃歇到那些地方去過、待過;或遊歷,或為官。
春申君的故鄉到底在哪裏呢?學界尚無確論,現有歷史文獻來看,春申君故鄉應在四川達州境內。
壹、史載春申君故鄉在達州
關於春申君故鄉,史書記載不多,最早見於《圖經》 :“萬頃池,春申君故居之遺也。”其後壹些史書也有類似表述。也就是說,正史記載的春申君故鄉在萬頃池,只要能找到萬頃池,就可確定春申君故鄉所在。那麽,萬頃池又在哪裏呢?
宋元豐八年,《元豐九城誌·附錄》“達州”目說:“萬頃池,《圖經》雲:春申君故居之遺也”,這是歷史典籍最早把萬頃池、春申君和達州連在壹起的記載。
南宋寶慶三年成書的《輿(音:余)地紀勝》 ,據《蜀中名勝記》卷二十壹,“太平縣”條轉引前書稱:“(縣)東北八十裏,萬頃池,是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萬頃,鄰邑諸水皆源於此。”
明洪武九年,降達州為達縣,原諸縣皆省,成書於明大順五年的《大明壹統誌》載萬頃池在達縣,對萬頃池的直接記述與《元壹統誌》相同。
清乾隆六十年鐘蓮主編的《太平縣誌》記載:“萬頃池,縣東三百裏,壹名千頃池,在峽口山之南,交大寧縣界,接近萬頃山,幽谷深箐(音:慶),水瀦(音:朱)為池,水分四道,壹出縣北江,壹出大寧,壹出奉節,壹出雲陽。”
《類書》:“池在達州,相傳為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萬頃,多花果園林之勝。”
二、春申君黃歇故裏在達縣麻柳
(壹)“上海之父”竟是達州人
近日,我市知名地方旅遊文化史學者鄧高先生約見《達州日報》記者,公布了壹項他經過11年艱辛考證而得出的驚人結論:“戰國四公子之壹,有著上海之父美譽的春申君是達州人!”這壹考證如果最終得到證實的話,那麽我市的歷史文化又將添上璀璨的壹筆。
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春申君,如何又成了達州人呢?據鄧高先生介紹,早在1992年,他便從新編《達縣誌》初稿中查閱到有關春申君故裏在達縣麻柳古萬頃池的記載。這壹發現引起了鄧高的濃厚興趣。但由於《達縣誌》中的記載有傳說之嫌,鄧高沒有匆匆下結論,之後便開始了長達11年的認真考證歷程。1995年,他從四川大學陳應鸞(音:巒)校註的《太平縣誌》中得到了春申君故裏萬頃池的進壹步論證;1997年,他從《達川地區誌·建置卷》中獲悉達州歷史上曾因境內有萬頃池而名萬州;1999年,他查閱到民國《達縣誌》中有春申君故裏乃萬頃池的記載;2000年,他從《上海市誌·建置卷》中獲悉上海其戰國時為春申君封地而得名申城;2003年,經過實地踏勘及大量翻閱《辭海》 、《中國通史》 、《史記》 、《四川通誌》等書籍,鄧高先生終於得出了春申君故裏萬頃池確實在今天的達縣麻柳境內的結論。
春申君是達州人!鄧高先生這壹結論如果得到最終論證的話,不但可以解開春申君故裏究竟在哪裏的壹大懸案,而且還可以為我市歷史文化增添濃墨重彩。
(二)春申君故裏萬頃池在達縣麻柳
《達縣誌·社會風土篇·民間傳說》中記錄:“達縣城東南90裏麻柳壩有壹池,周長約數百丈,形似長扁,爛泥頗深,不可耕種,農人留作蓄水,當地人叫‘爛泥湖’。相傳為古之萬頃池,又名鑒湖,楚春申君故裏。”
又據清乾隆《達州誌》中也有關於春申君故裏在達州的記載。知州宋名立在序中寫道:“維殺川之繡壤,實西蜀之名區,風嶺嵯峨,巴渠蕩潏(音:預);池名萬頃,春申君結客之鄉,山號峨城,舞陽侯[樊噲]揮戈之地;夜月射丁溪之館[元稹],杜宇啼紅;春風鳴丙穴之泉,嘉魚養碧。若夫德堪俎豆,代產偉人;品重璚璋(音:瓊章),世傳令範。”這也佐證了《達縣誌》中記載之事並非空穴來風。
四川大學陳應鸞註:“以萬頃池為名者有三,壹在城口,壹在萬源之石塘壩,壹在達縣。”《太平縣誌》又載:“冠帽山,縣東南壹百二十裏,半山有池,其深莫測,昔年壩田缺水,決此水灌田,而池中吼聲大作,雷雨驟至,水自陷下不流。是夜,居民夢人言,令民躲路。民人遂於溝中及前山、青龍各立廟,名曰回龍觀,至今久雨不涸,決缺猶存。”清光緒本和民國本《太平縣誌》載:冠帽山為石塘壩主山,山半有龍池,大逾十畝,不溢不竭,相傳即為千頃池。因此,不是達縣麻柳萬頃池。
經綜合論證:春申君故裏在達縣麻柳萬頃池。壹是因為城口縣萬頃池地處深山老林,地勢高峻,為四水之源,且戰國時期該地尚為地老天荒,人跡罕至的動物世界,故不是春申君故裏。二是萬源市石塘壩冠帽山之龍池,只有十畝大,與萬頃(15萬畝)池的稱呼是大相徑庭,故不是春申君故裏。三是今麻柳尚存萬頃池的遺址爛泥湖,至今面積近500畝,圍湖造田之前近1000畝,今爛泥湖村由此而名。據實地踏勘,古萬頃池以今爛泥湖村為中心,以明月江為軸線,以今碾盤灣、地藏寺、銅鼓堆、四方碑、聯寨、大風場、土橋、雙堰塘、沙河、石寶寨和麻柳場為湖濱,面積與萬頃誤差不大,乃名副其實。四是今大風高拱橋處河岸有被疏通的痕跡。據分析,古時此處有巨石阻塞,形成瀑布,內側阻明月江水成萬頃池,外側瀑布高懸沖刷成今大風潭。今之明月江大風以下河道的疏通工作從未停止過,尤以明朝萬歷時期今亭子鎮花園村的衛承芳官至吏部尚書後,倡導明月江水運,至今尚傳衛閣老開河的故事於民間。
南朝梁時期大同二年(公元前536年),因境內有萬頃池,在今達州市通川區設萬州,州領6郡,可見萬頃池的影響深遠。據史考證,今銅鑼山脈(雷音鋪)為古楚國和巴國的天然國界。時萬頃池往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荊州江陵縣]的交通較為便利,主要路線是經檀木、開江至開縣的巫山坎、鐵橋、臨江後,即可乘船沿西河和小江至雲陽通長江而壹帆風順。
古代萬頃池遺址爛泥湖地帶,建有地藏寺,正門有楹聯:“林密溪幽,憶當年春申落籍;鐘鳴谷應,觀此地佛像藏山”。白雲寺有詩仙李白拜謁春申君而賦的《白雲寺詩》曰:“壹支鳳凰落南埡,兩條真龍戲珠沙。白雲連生萬寶寨,紅日高照七裏峽。”爛泥湖村有土丘古冢,高丈許,傳為黃歇墓。昔日人稱當地百姓“任俠尚氣,有黃歇遺風”。通過對麻柳和大樹片區地名詳查,發現了大量飽含歷史信息的地名,尤其是“黃都鄉”和“黃庭鄉”等關聯性很強的地名。
(三)達縣政府全力打造春申君故裏
1、達縣春申君塑像落戶世博
近日,達縣縣委、縣政府向上海世博會組委會贈送了壹尊春申君塑像。
上海和達縣因為春申君而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為加強上海和達縣的經濟文化交流,搭建兩地友好合作的橋梁,達縣特邀請我國頂級雕塑家葉毓山教授創作了壹尊高85厘米、底座配1·2米高烏木座的寫實性春申君青銅塑像,贈送給上海世博會陳列展出。
2、達州市地方誌辦公室的鄧高告訴記者,據了解,達縣近年來在多種場合宣傳當地是春申君故裏,四川文理學院還為此舉辦了學術研討會。
3、今年3月16日,達縣縣委領導在會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達縣篇攝制組時,明確表示達縣將全力打造春申君故裏歷史文化名片。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CCTV-4)《走遍中國》黃金強檔欄目於2010年6月6日晚20點,用30分鐘時間播出了專題片《傳說中的春申君故裏在達縣》,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和關註。公元前262年,楚王同意改其封地於吳,春申君在封地內大興水利,發展經濟,民生安富,深得吳地人民愛戴,並且世代傳承,被上海敬稱為“上海之根——春申君” 和“中國城市之父——春申君” 。因此,《傳說中的春申君故裏在達縣》專題片也是《走遍中國》欄目為上海世博會打造的壹部特別節目。
4、央視聚焦達縣“火龍”,探尋春申君故裏傳說。
春申君是戰國四君子中唯壹非王室中人,民間稱春申君故裏在達縣,達縣麻柳壹帶有不少關於春申君的傳說。近日,央視4套《走遍中國》欄目組走進達縣,實地拍攝了石橋鎮、東興鄉“燒火龍”和“傳說中的春申君故裏”。欄目組還先後前往達縣麻柳、黃都、黃庭等地探尋“春申君故裏”的蹤影。電視紀錄片,挖掘了我市特色文化和歷史古跡,展示了達州厚重的歷史文化。
5、互聯網己認可春申君故裏在達州。
6、國家工商總局批準以春申君為名的註冊商標。
7、《春申君故裏在達州》的創作歌曲已由重慶市歌舞團制作。
8、達縣縣委、政府決定:由縣有關部門組織,以麻柳鎮為主體承辦,編制春申君故裏的建設規劃方案。
公元前648年古黃國被楚國所滅,黃國貴族和人民遭到楚國流放和愴惶逃亡,背井離鄉到了楚國和巴國結合部的萬頃池地區,也就是今天達縣的麻柳和大樹片區。“黃都”和“黃庭”充分反映了國破家亡的黃國人思念故國和故鄉,並把他們那已不可能復國的夢想淋漓盡致地浸染在了給予庇佑和希望的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