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出自何處?"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出自何處?"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的意思是: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余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余。

該句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認為“天道”的特點在於減少有余而補給不足,而“人道”則反之。

譯文:

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余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余。誰能讓有余來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聖人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願顯示自己的賢德。

擴展資料:

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壹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壹性。

張松如指出,“老子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這種直觀的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社會的貧富對立,階級壓迫的不合理現實,他認為‘人之道’也應該像好比張弓的‘天之道’那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是他的主張,他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