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二人轉的發源地是哪?他的創始人是誰

二人轉的發源地是哪?他的創始人是誰

二人轉的發源地壹直是個謎,有說東北三省的,1996年1月,遼寧電視臺《戲苑景觀》節目組特約施鵬為黑山二人轉專題片撰稿。他這樣寫道:以解放戰爭遼沈戰役黑山阻擊戰聞名於世的遼寧省黑山縣,有壹種土生土長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戲——二人轉,也同樣聞名遐邇。

創始人也沒有明確,這是壹種土生土長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戲,隨著藝術文化的進步,二人轉在不斷發展。?

二人轉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臺詞中帶有壹些鄉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為主、二人轉的戲詞中有很多都是和“評劇”“東北大鼓”“蓮花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壹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劇團二隊。經過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修改之後有很多唱段成為了二人轉的知名唱段。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壹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壹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

衰落原因

二人轉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著名戲劇家吳祖光認為二人轉是“壹網打盡”的藝術,它壹直在不斷吸取各種藝術的精華,不封閉自己,能夠“化它為我”,不斷增加自身的魅力。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認為:“二人轉藝術的容量很大,是其他藝術望塵莫及的。二人轉好像壹塊大海綿,什麽都可以往裏吸收。而且不是生搬硬套,都學習來化成自己的東西。”當初二人轉在形成過程中,蓮花落同大秧歌融合,並借鑒民歌、柳腔、鳳陽花鼓、河北梆子、評劇、京東大鼓等藝術的精華時,蓮花落和大秧歌以及其它藝術形式的藝人壹般不會站出來說,“這不是蓮花落,這不是大秧歌,這不是評劇……”。蹦蹦(二人轉)在初步形成以後,在東北地區曾與河北梆子同臺合作演出長達50年。河北梆子許多劇目、唱腔和表演技巧,如鑼鼓經、梆子腔、武打動作、上場詩都被二人轉藝人吸收進來。當時的蹦蹦藝人並沒說:“這不是蹦蹦,我們要維護蹦蹦戲的純正性。”蹦蹦藝人在臺上演河北梆子,也沒有人提出警惕蹦蹦會逐滅河北梆子。河北梆子也從未擔心被蹦蹦逐滅,反而發展得很好。

傳統二人轉走向衰落決不是被逐滅的結果。隨著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可選擇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傳統二人轉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逐漸衰落。國有劇團的演出次數急劇減少,有些地方連演員工資都無法全額發放。有些縣城的劇團被迫解散,藝人們有的改行,有的同草臺班子壹起演出。國有院團為了生存做了不少努力,但壹直難以走出困境,國家采用行政輸血的辦法,每年大量投入資金進行救助,卻壹直難以使其擺脫低迷的局面。這是伴隨著戲曲、曲藝的整體衰落發生的,並不是孤立的現象。值得註意的是:對20多年來傳統二人轉遭遇的危機、國有劇團及民間藝人的困境,有些學者並未給以應有的關註。二人轉真正成為輿論的關註焦點,是近幾年新型二人轉取得商業成功之後的事。傳統二人轉在新型二人轉尚未成形時就日漸衰落,即使沒有新型二人轉觀眾也壹樣會選擇其它娛樂方式。

新型二人轉

被稱為“八角手絹之母”的二人轉舞蹈家馬力教授見證了二人轉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與變革,可以說是壹部關於二人轉的“活字典”。她認為:“二人轉特別與時俱進,妳喜歡什麽他就唱什麽,什麽流行唱什麽。抗美援朝時北市場的二人轉園子當中,二人轉藝人都會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國人民誌願軍戰歌》。過去有個《大雜調》,二人轉演員有的還會唱當時的流行歌曲,如前蘇聯歌曲《紅梅花兒開》《喀秋莎》。現在二人轉演員在臺上唱流行歌曲並不算是忘本的行為,而是壹種對於傳統二人轉的繼承。”傳承藝術應主要傳承其靈魂,而非軀殼。我們應當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二人轉的前途,應鼓勵各種藝術形式之間、戲曲劇種和曲藝曲種之間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過孤立靜止的方法來只保護它的軀殼,將二人轉控制在壹個封閉不動的狀態,那樣將會抽空創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