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信是壹個半封閉的圈子,“酒香還怕巷子深”內容再好,也要讓外面的受眾看到,並且關註妳。有了內容,定位也已經在運營的過程中清晰,文章二次傳播裂變的需求點的能量將被釋放。
之前有寫到壹篇文章《幹貨類文章沒有妳想象的那麽容易傳播!》
在傳播領域有壹個理論“社交貨幣”,同時這個理論有個陰暗面“大眾心理學”裏面稱作“嫉妒心理”。
下面我所說的可能都是錯的……
社交貨幣的解釋是:
社交貨幣簡單地說就是利用人們樂於與他人分享的特質塑造自己的產品或思想,從而達到口碑傳播的目的。
——百度知道
自我分享的特質貫穿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與朋友分享新購買的衣服,我們會告訴家人,報紙上的那條新聞是由我們提供給報社的。這些***享我們的思想、觀點和經驗的意願成為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能夠流行的基礎。人們的博文會記錄著他們喜歡的東西,告訴別人他們喜歡吃什麽樣的午餐,甚至記載著對當局的小抱怨。據現在的觀察員報道,如今沈溺於社交網絡的人們,好像不能停止他們的***享行為,包括***享他們的所想、所愛和所需。
妳也可以忽略上面的定義(因為有點偏激),《瘋傳》中對社交貨幣的定義能讓妳更容易也更全面的理解:就像人們使用貨幣能買到商品或服務壹樣,使用社交貨幣能夠獲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印象。
既然我們考慮的是微信中文章的社交貨幣概念,那我們就把其它的拋開,不看朋友圈自拍,撰寫的高意境感悟,金句。我們就論妳轉發的文章核心邏輯。(這裏拋開了品牌只說個人公眾號)
核心邏輯其實是壹樣的,根據社交貨幣的定義,用來購買家人、朋友和同時的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形象。獲得社交貨幣朋友圈的體現就是妳獲得的贊、評論。
評估社交貨幣的價值的六個維度:
Affiliation歸屬感
Conversation交流討論
Utility實用價值
Advocacy擁護性
Information信息知識
Identity身份識別
我們拿壹個簡單的栗子:
分享轉發本身就是人的天生欲望,人需要社交,而社交核心除了人之外還需要內容。這個時候,如果妳創造內容,幫他社交,那就相當於創造了社交幣。
轉發有兩種利,這兩種利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底層邏輯,壹種利是實打實的例如金錢、產品,實物,但是被動,另壹種利就是“社交貨幣”,虛擬但是主動。
大家想象壹下,妳有壹位朋友,很厲害的大牛,大牛就是沒有理由的跟妳關系好,邀請妳去參加他付費的線下講座,在講座現場大牛分享了壹張ppt,壹句金句“我對妳那麽好,只是妳不知道”。妳壹看我去這句金句說的不就是我嗎?自己就對號入座,自然妳就隨手壹拍,分享到朋友圈!“我對妳那麽好,只是妳不知道。”
底層邏輯用評估社交貨幣的價值六個維度來做加減法。
上面說的這個栗子是不是:歸屬感+擁護性+身份識別?
下面拋出結論:社交貨幣六個維度幾乎都是感知到然後自己對號入座的。
比如妳看這篇文章,妳感知到社交貨幣六個維度裏面的幾項維度。然後妳就順手轉發到朋友圈,這個是我看到對社交貨幣這個理論理解最透徹的壹篇文章。
上面只是比如,實際妳並不會轉發。
上面我提到壹個觀點大眾心理學裏面的陰暗面“嫉妒心理”
很簡單壹個栗子來結尾,還是拿上面的例子來說這個觀點。妳有壹位朋友,很厲害的大牛,大牛就是沒有理由的跟妳關系好,邀請妳去參加他付費的線下講座,在講座現場大牛分享了壹份未來5年微信自媒體這樣幹能增長10倍業績的word文檔,裏面深入淺出介紹各個環節的玩法,如何玩…..妳是不是就會私藏了!
這篇文章核心是定位問題,緣於這個問題沒有說得很透徹,需要用另外壹篇文章來把定位說清楚。幹貨的屬性本身就屬於小圈子,不利於傳播。這裏妳可以用新榜去查看,所有單篇文章閱讀幾十萬的內容,他們的屬性有哪些。相信我,妳去查看的時候會有新的感悟。
之後又寫了壹篇關於傳播的文章《學完這招,讓妳的文章能在朋友圈瘋傳!》
妳應該知道,讓壹個老用戶能夠達成二次分享的厲害!不僅僅只是帶來曝光、傳播量。還有壹個影響就是更快的到達信任層面。妳不需要做更多的壹個用戶養成的工作,分享天然屬性就是信任。
這裏拿個簡單的栗子估計壹說妳就能明白,當妳朋友圈某位好友分享了壹篇文章。這裏的文案是這樣寫的:這是壹篇把二次傳播說的比較透徹的文章,值得每位互聯網人壹讀。這裏已經排除了很多因素,如妳這篇文章是那種雞湯文,流量文,還是幹貨文章。
這裏下次我們詳細去說說各種文章的組成,最終構成了妳微信的屬性,不同的文章構成異能有不同的盈利模式以及訴求點。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個標題,或者推薦語引起了妳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是天然受信任。這個朋友原本就是這個圈子裏面比較不錯的朋友。
當然這裏又排除了文章標題,以及內容布局。流量進來之後妳必須有系統的策略,不然“流量”看完也就真的成為了壹個流量節點,二沒有到用戶,粉絲這個層面。妳文章再好,也不會有留存。
之前跟壹個在運營領域頗有見解的作者聊起這個話題,跟他見解也是不謀而合,不管營銷也好,運營也好都是壹個體系化的工作,而不是壹個節點的成敗。
當然目前是很多人都只會用壹個個理論來讓妳感覺恩這個好,不錯。但是實際這個已經把重心偏差了,沒有全局觀。
我經常跟面試新媒體運營的人會問這樣壹句話,妳所謂的新媒體運營是什麽,壹般都是答不上來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因為目前市場上整體的感知都不會很準確,以為寫好文章、做好公眾號的推廣就是運營了,其實不然。運營更多的是全局把控。
運營首先要做得就是把目前單個崗位的工作做好,比如說編輯、推廣、策劃。然後有機會給妳工種的互相交叉,知道別的崗位是怎麽做的,用戶在那個環節是怎麽想的,這個是對妳全局觀的壹個歷練。
說壹個問題往往延伸出來幾個知識點,因為運營本身就是比較廣的壹個角色。文章能不能帶來價值沒有關系,不要把妳帶進溝裏這是關鍵。妳花時間學習了,最終誤導了妳,這個試錯糾正的壹個時間成本是最高的。
回到今天的主題二次傳播的幾個關鍵點
我們今天要談的不設計技術層面上的傳播,以及利益上面的傳播。這個面的核心也就壹個,我分享可以得到什麽,看到的人可以得到什麽?
技術層面的分享我就不展開講了就說壹個例子,16年初的時候,當時我給幾個商家玩過幾次活動,技術也算是比較新。如果妳做過這個行業應該都知道,就是壹個微信積分分享的壹個插件。原理也算基於這個核心點。妳分享了這張海報可以得到多少積分,從妳的海報過來的壹個粉色妳又可以得到多少積分,當然這裏的海報設計比較有吸引力的。之後進來的用戶也會主動參加到這個活動中來。達到什麽積分可以兌換什麽禮品。妳用這個核心觀點來看市面上普遍的壹些技術驅動的利益傳播都是基於這個。
我今天主要談談從人性層面去把,二次傳播的幾個核心點說明白。當然上面的利益驅動也是人性層面的“利益”關,根據產品的屬性不同,“利益”驅動都有不壹樣的價值。比如我賣的是大眾消費品,受眾很廣,那這個利益驅動就是很有價值的。
拿出社交貨幣的價值的六個維度
Affiliation歸屬感
Conversation交流討論
Utility實用價值
Advocacy擁護性
Information信息知識
Identity身份識別
壹切的主動分享都基於這上面六個維度。
根據不同的維度我們去組合,排列。
第壹例:很多時候我們朋友看到的壹些實用性的文章,比如:看完這些,我才知道原來獼猴桃可以這樣優雅的吃。標題可能會有出入,核心意思是這篇文章的內容說的壹些觀點是我們普遍生活中沒有意識到的問題解讀,原來我們之前那樣的壹個處理方式是多麽的不科學。
第二例:平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社交,往往在社交中很少去談論什麽知識點,更多的是觀點,事件的觀點。比如之前,壹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只有是對武漢事件從社會層面的壹個解讀,看完之後好像確實這麽回事,在其他人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妳都會去分享這個觀點。
第三例:這個觀點很多時候會在兩個層面都會用到,粉絲的活躍度,以及二次傳播。這個在社群裏面玩的也比較多,比如說打卡活動。在打卡活動的時候往往都能傳播比較廣泛,但是這裏有個前提,就是加入這個打卡的社群也好,活動也好。最核心是身份的識別。拿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現在在湖畔大學學習,馬雲安排了壹次7天的打卡活動。妳往往都會去主動分享的。這個圈子是我身份的象征,有榮譽感,歸屬感。同時也會表面我的意誌力,不就是7天每天堅持看壹本書嗎!這個我可以幹到。
這裏就不把各種類型都舉例說壹遍了,會有很多!這裏給大家壹把尺子,去搜索下壹下熱文,排名在前面的文章滿足下面幾個傳播點。
傳播的尺子: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性、實用價值=傳播
看看妳寫的文章有幾個傳播點!
文章二次傳播裂變需求都具備,也滿足傳播的尺子,傳播尺子5個要素: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性、實用價值=傳播。}
拋開實戰說傳播本質,關於傳播的核心理論:
壹切以影響用戶感知的渠道、個體都可以定義為“傳播”節點。
在傳播學中對傳播的定義有五個層面,傳播類型、傳播模式、傳播者、傳播媒介、傳播材料和內容。
在傳播類型裏面就有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傳統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人際傳播沒有那麽暢通。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期,社交工具的便捷性以及4G網絡等基礎設施以及完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被激活放大。
這樣信息流就變得更快,信息流在個體之間,又產生了信息震蕩,波紋又產生另外壹個層面的影響。這樣說可能難以理解,就借用壹個很簡單的觀點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二次傳播能夠影響到受眾與受眾之間對“產品”的感知”。
▌二、
互聯網傳播分兩個階段
傳統互聯網傳播
移動互聯網傳播
為什麽沒把傳統傳播放在這個體系裏面去講,因為這個不在今天文章的核心範圍內。當然,不可否認傳統傳播裏面也有很多有效的方式。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其中奧秘,今天我們鎖定焦點,只圍繞互聯網傳播為什麽沒把傳統傳播放在這個體系裏面去講,因為這個不在今天文章的核心範圍內。當然,不可否認傳統傳播裏面也有很多有效的方式。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其中奧秘,今天我們鎖定焦點,只圍繞互聯網傳播。
1、傳統互聯網傳播裏面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傳播很弱,導致很多人認定全部這樣的形式,在傳統互聯網傳播裏面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傳播比重可以忽視,從企業到媒體以及直至用戶幾乎都是單向。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為什麽很多灰色產業可以幹得風生水起,原因只有壹個那就是“信息相對很不對稱”。只要妳的渠道夠多、夠廣,妳能夠影響到的用戶也就越多。
2、移動互聯網傳播裏面,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傳播就很強。信息已經不是單向存在的了,用戶與用戶之間,與渠道之間,包括與企業之間都是信息裏面的壹個節點,相互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人提出,消費者左右產品的開發。就是因為信息發生了雙向交互。
同樣也是因為微信的半封閉性,妳才會需要外部的流量進入。
流量分為主動流量和被動流量。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最終都可以被妳引導成為被動流量。明白這點,妳就不會缺少流量。
▌三、
說完理論,說點實戰。免得落個理論派,只會打嘴炮。
先來看流量源:
外部流量源(部分)
1、聊天類
QQ,QQ群,陌陌,嘎嘎,派派,脈脈,大街,boss直聘
2、音頻類
喜馬拉雅FM,蜻蜓FM,騰訊視頻
3、論壇類
百度貼吧,天涯論壇,華聲論壇,網易論壇,新浪論壇,搜狐社區,騰訊論壇,派代網,凱迪社區,淘寶論壇,拍拍論壇,chinaz站長論壇,A5論壇,站幫網
4、博客類
新浪博客,網易博客,搜狐博客,和訊博客,天涯博客,博客中國,博客大巴,企博網,博客網,中金博客,盧松松博客,月光博客,點點網
5、科技類網站
艾瑞網,雷鋒網,虎嗅網,鈦媒體,速途網,36氪,i黑馬
6、文庫類
百度文庫,豆丁網,道客巴巴,360doc,IT68文庫,文庫大全
6、自媒體平臺
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360自媒體,網易自媒體,百度百家,壹點資訊,簡書,UC號
7、社交平臺
QQ空間,人人網,開心網,豆瓣,新浪微博,騰訊微博
8、行業分類網站
根據妳的定位,找行業分類信息網站(這裏就不再壹壹列舉)
知道了以上這些流量源,剩下的就是方式方法了。
▌四、
只給方法,但不是萬能藥,兩種推廣方式給妳舉栗子:
QQ群玩法
QQ群是目標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最粗暴玩群法——
用關鍵字找妳產品、行業相關群
然後用「群發器」這類群發軟件,批量加好友。
不管什麽產品,什麽行業,好友通過率不會高於百分之壹。
稍精細玩群法——
第壹步同樣是:加群
加群以後先不要急著批量加好友,先閑聊熟絡熟絡,然後收集群員在群裏閑聊疑問的問題,做成教程,上傳到群***享;或發布到公眾號再轉發到群,以“為群員解決問題”為噱頭吸粉。
最全面玩群法——
高端點的做法是:壹下加兩個以上的小號進壹個群,壹個負責唱,壹個負責和,壹唱壹和然後用上面兩種辦法,想方設法引導關註微信。
視頻站
全網三大流量聚集地:音樂、遊戲、視頻。
下載妳行業相關視頻,都PS上妳的微信、QQ,或藏入微信、QQ號的語音,然後改改標題重新上傳。
如果妳夠美,或夠奇葩,把短視頻發到秒拍、美拍、小咖秀、映客、花椒、鬥魚也許壹場直播就夠妳玩的。
▌五、
上面介紹的兩種玩法,都是親測去做推廣過程中真實有效的方式,圍繞妳的產品去延伸,選擇渠道,變化方式,做完十萬流量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