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德國老師廣西免費支教10年,為何遺憾離去?難道大山留不住人?

德國老師廣西免費支教10年,為何遺憾離去?難道大山留不住人?

呂不韋:?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德國人湯若望從利瑪竇神父身上聽說,中國人很看重數學天文知識,感到欣喜若狂,他在1622年也作為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並且因為天文方面的知識被多爾袞器重。

除此之外,他還治好了孝莊太後的侄女孟古青的病,被孝莊認作義父,可以自由出入皇宮。他在和順治帝的交往過程中,教授順治壹些西方科學知識,成為清朝第壹個?洋老師?,順治叫他?尊敬的老爺爺?。

湯若望在中國住了47年,不僅是將西方先進知識引進中國,還學習中國的經史倫理,架起中西方溝通的橋梁。201年,中國有1539萬老師,鄉村教師有330余萬人,但在壹些貧困地區還是欠缺老師,洋老師就更加沒有。然而洋老師盧安克本來有壹份不錯的學歷,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卻在1997年深入廣西大山免費教書,可教了10年之後遺憾離去,這是為什麽呢?

盧安克和湯若望壹樣來自德國,1968年出生在漢堡,是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畢業的學生。1990年為了感受中國文化來中國旅遊,在中國旅遊3個月。這3個月的中國之行給了他很大印象,為了有更長的時間了解中國,他在1992年考入中國東南大學,之後轉到廣西農學院。也就是在廣西農學院,他認識了廣西的日子,他決定從事中國教育事業。

盧安克最開始在男丁壹所殘障學校無償教德語,卻因為沒有就業證被懷疑是細作,德國大使館交了保證金才放出來。盧安克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放棄,兩年之後去了廣西縣裏的壹所學校教英語。

西方人教學理念是更註重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不是重視教育的標準答案,所以他的教學方法是不用課本,不要考試,鼓勵孩子們開口將英語說出來,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雖然盧安克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很殘酷,班裏只有6個人及格,平均分考了學校有史以來最低的20幾分,家長聯名要求學校將他換掉,盧安克因此被辭退。

2001年,盧安克去到廣西隘洞鎮教書,每月花10元錢租了壹間教室教書,來上學的孩子已經14-18歲,但他們有的是學習成績非常差的人,有的是從來沒上過學的人,閉塞到連普通話都不會說,盧安克沒辦法,壹個外國人還要承擔起教中國人說普通話的責任。可是,盧安克逐漸發現,這群孩子僵化的思維是他壹個人無法改變的,他們只會完成交代的任務,完全沒有創造性。

盧安克從隘洞鎮的學生中吸取到教訓,他認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才能改變他們刻板的思維模式,2003年,他走5小時山路去了廣西剛深處的板烈村教書,這裏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四周都被山川包裹著,幾乎所有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盧安克卻很好融入這裏的生活,變成了壹個?假外國人?,他會穿中國的農家衣服,孩子們會圍在他身邊打鬧,他每周去不同的學生家裏和孩子聊天和做農活,像親生父子壹樣,有學生說他:?老盧就是我爸爸?。

有人說盧安克是隱形富豪,其實他在板烈村支教10年沒拿過工資,也沒拿過其他贊助,所有費用都來自稿費翻譯費和父母每年寄他的5000元人民幣,自費花100元錢租教師,給孩子們買文具,縣裏有更好的工作單位要他去,為了鄉下這些孩子,他也拒絕了。

像張藝謀電影《壹個都不能少》壹樣,盧安克的班級,學生壹天比壹天少,46人變成後來的8人,他們有的去打工,有的結婚,還有的坐牢?但這些都沒能成為盧安克離開板烈村的理由,反而是他出名之後,山外的謠言逼走了他,有人懷疑他支教目的不純,有人說他是對孩子有怪癖的人,最後他留下:?我不是本國人,卻去管壹些外來人不應該管的事情,我是不應該管的。?然後帶著支教8年的誌願者妻子走了。

關漢卿:?壹日為師,終身為父?。盧安克離開廣西之後去了越南,現在沒有太多關於他的現狀,雖然大山裏沒有留住他,但板烈村的孩子會記得當初有個黃頭發的?盧安克爸爸?帶給了他們關心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