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 山裏有個廟, 廟裏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講的什麽呀,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盆,盆裏有個缽, 缽裏有個碗,碗裏有個匙, 匙裏有個花生仁,我吃了,妳讒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這是流傳在民間的口頭文學。 故事就兩句話,是哄寶寶睡覺時,媽媽講的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講的什麽呀,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盆,盆裏有個缽,缽裏有個碗, 碗裏有個匙, 匙裏有個花生仁, 我吃了,妳讒了,我的故事講完了。我們家寶寶也該睡覺了。
擴展資料:
“從前有座山”的口頭文學起源和興起的緣由
盡管口頭文學在文學大家庭的地位並不顯赫,甚至略顯卑微,但稍微了解文學史的人都知道,文學最早的樣式其實就是口頭文學。因為上古時期,在文學產生之前,人們想表達自己的感情,只能通過口頭的交流。久而久之,壹些簡單的文學樣式就隨之慢慢產生。
文字出現後,上古口頭文學的壹部分逐漸固化為書面文學,口頭文學開始分化,有些仍流傳於民間,有些就開始變為形式各異的書面文學。在正統文學產生後,口頭文學漸漸遭受冷落,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文學功用。
然而,躲進文學世界壹隅的口頭文學,並沒有因為正統文人的不屑而消亡,而深深植根於老百姓的心口上,因擁有最為寬廣肥沃的文學土壤,而不斷發展、流傳和繁榮。
2013年12月22日起北京人藝最新創作的話劇《從前有座山》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由張幼梅導演與編劇、 著名表演藝術家藍天野擔任藝術指導,魏小軍 、張胤哲 、王陽 、 龍壹儀等主演。
該劇聚焦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為現實利益而“假離婚” 現象, 從全新角度探討人們在生活的困境中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