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中國歷史上的吃人事件,如果發生在美國會怎樣?

中國歷史上的吃人事件,如果發生在美國會怎樣?

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事不少,至少得動用計算機才能數得過來,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覺得應該算是張巡的睢陽之圍了。

公元757年,正是安史之亂亂得正火的時候,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帶著尹子琦率同羅、突厥等部族壹大幫子十幾萬人,浩浩蕩蕩地殺奔睢陽。

睢陽當時的守軍只有幾千人,可想而知實力有多懸殊,用句常用語來說,就是“每個人吐口唾沫都能把妳淹死”。按常理來說,這仗是沒法兒打的,除非每個人能長出壹百條胳膊來,然而妳也知道,長壹百條胳膊的那不是人,而是蜈蚣。這個時候,就需要有非常之人出來當英雄了。這個非常之人,就是張巡。

在張巡的英明領導下,睢陽的幾千守軍創造了數個戰爭奇跡:從早晨到中午連打20余次勝仗;短短的幾個月***進行了400余次戰鬥;殺敵將300多人,殺敵軍12萬人?這幾個數字即使放到世界戰爭史上,也足以發出萬丈光芒。然而,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壹頓不吃餓得慌”,創造了如此奇跡的睢陽守軍在糧食面前卻壹敗塗地,本該列入世界十大名將行列的張巡,也在糧食面前功虧壹簣,壹千多年來飽受爭議。

連續幾個月的圍城,睢陽城內已經再也找不到壹粒糧食,再也找不到壹匹戰馬,再也找不到壹塊樹皮。這時,讓中國人壹千多年來爭論不休的時刻出現了――張巡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士兵們吃,後來又殺睢陽城的老弱婦孺,“凡食三萬口”。

這次事件可以說是中國“吃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了,壹千多年來無數人都在爭論張巡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挺張派強調他的無奈與悲壯,國家的利益高於壹切,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只能棄卒保帥,這也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主流教育;而倒張派則以孟子的“殺壹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為理論綱領,突出他的無道與殘忍。

倒張派從人性的角度來批判這種吃人的行為,自然很能引起眾多老百姓的***鳴,但是他們卻有壹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們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發出感慨,卻無法回答在那種情況下張巡到底“應該”怎麽做。

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人的壹個思維盲點。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而且是在國家利益高於壹切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麽辦?投降?歷史上很多人都這樣做過,後果是成為世人唾棄的漢奸;堅持?歷史上也有不少人這樣做過,後果是遭受世人的非議。

不過,在明末清初倒是出現過壹次類似的事件,不管在正史還是民間都得到過不錯的評價。

那是順治初年,南明大將李定國率20萬大軍圍攻廣東新會。新會守將耿繼茂為了給新主子留個好印象,頑強地堅持了三個月,直到城內再也找不到壹粒糧食。這時候,耿繼茂做出了壹個決定:城中百姓每家貢獻出壹個人作為“人肉口糧”。據新會縣誌記載,當時出現了很多感天動地的故事,比如壹對相繼喪夫的婆媳倆相依為命,清兵要殺婆婆,媳婦就出來請求讓自己代婆婆為國捐軀,清兵憐憫她的孝順,就同意了她的請求;還比如,壹位姓李的女子的丈夫要被清兵抓去了,這位女子就哭著說:“我丈夫還沒有兒子,如果他死了他們家就絕後了,還是把我殺了吧。”清兵也同意了她的請求,把她吃了之後又把她的骸骨還給了她的丈夫;又比如,壹位姓梁的讀書人被清兵看上了,準備動員他為國捐軀,他十歲的女兒就跪在地上為父親求情,後來清兵竟然被感動了,把他們父女倆都放了?

聽起來很是感人,也很是完美,既有領導的愛民如子,又有老百姓的顧全大局,甚至還有人間真情,堪稱古代版的“知音體”。這個故事之所以免遭張巡事件那樣的非議,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領導讓老百姓有了選擇權。雖然對領導來說結果都是壹樣的,但妳也知道,只要妳給老百姓壹點權利,他們就會忘掉妳給過他們的所有痛苦。而且通過這個選擇權,矛盾的焦點已經巧妙地從領導與老百姓之間轉化到了老百姓與老百姓之間了,而且妳也同樣知道,只要在老百姓之間制造壹點矛盾,他們就再也沒有心思去考慮別的事了。

應該說,這個故事比張巡那個故事高明了壹點,但我們也很悲哀地發現,高明的那壹點也只是領導的高明,而與真正的人性的高明壹點關系都沒有,老百姓還是免不了“被吃”的命運。看來中國人的思維盲點是不可能從中國的歷史中尋求解脫了,我們只好把目光轉向遙遠的太平洋對岸。

1836年,德克薩斯從墨西哥獨立出來,成為德克薩斯***和國。當時的墨西哥正由暴君桑塔?安納統治,哪能容得廣闊的德克薩斯獨立出去,桑塔?安納當即率領7000大軍(不好意思,就只有這麽多)前來鎮壓。

“大軍”壓境之下,德克薩斯***和國損失慘重,最後只剩下200多人逃到阿拉莫,大衛?克洛科特就率領著這200多個人,跟桑塔?安納的幾千人誓死抵抗。

雖然現在的美國富甲天下,但在1836年還是蠻荒之地,在墨西哥大軍圍城僅僅13天,大衛?克洛科特就開始面臨跟張巡壹樣的悲劇――阿拉莫城裏除了吃人再也找不到可以吃的東西了。

是吃人,繼續戰鬥?還是不吃人,全體投降?考驗大衛?克洛科特和美國人的時刻到了!

(圖:大衛?克洛科特)

吃人?還是不吃人?張巡說,這是個問題。大衛?克洛科特說,為什麽非要在吃和不吃上糾纏呢?為什麽不能走第三條路呢?

吃完最後壹塊樹皮,大衛?克洛科特先把城裏的老弱婦孺疏散走,然後召集全體士兵,公開投票,願意投降的,放其生路,願意守城的,留下繼續。然後大衛?克洛科特跟這些願與城***存亡的士兵們浴血奮戰,最後全部陣亡。

第壹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是被狠狠地震了壹下。原來,世上並不是只有領導為妳定好的那兩條路。原來,我們還可以走第三條路。

碰上大衛?克洛科特這樣的領導,實在是人生壹大幸事,不光是被疏散的那些老弱婦孺,也包括那些有選擇權的士兵。這才是真正的選擇權,而不是選來選去總逃不了“被吃”的陰謀。

在美國“911”事件之後,我也同樣聽說過壹個類似的故事。當時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飛機,前兩架分別撞在世貿中心的北樓和南樓,第三架撞在五角大樓,而第四架卻在賓夕法尼亞的壹個鄉間墜毀,這是怎麽回事呢?

據事後的分析我們才知道,這第四架飛機本來是準備撞向白宮的,但在機上的乘客群起反抗,才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

這不算什麽奇聞,跟歹徒搏鬥咱中國人也能做到,真正讓人震撼的是,就在這極其危險的情況下,飛機上的乘客仍然不忘民主:大家舉手決定要不要跟恐怖分子作鬥爭,支持的人留下,反對的人給他降落傘。結果全體乘客集體支持跟恐怖分子作鬥爭,才使飛機沒有撞向白宮,而機上的45人全部遇難。

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即使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也不能剝奪別人的選擇權,更不能把自己甚至大多數人的意誌強加到別人頭上。

中國人的思維盲點就這麽解開了,不需要什麽大道理,也不需要什麽長篇大論,只需要“民主”兩個字就夠了。

但是,知道跟能不能做到還是兩回事,像什麽“認識到錯誤等於成功的壹半”全是屁話,就像老虎絕不會因為殺戮太多而放棄吃肉壹樣。其實,就算是老虎真的願意放棄吃肉,而如果沒有壹個合適的環境,也仍然無法做到,甚至會被別的老虎吃掉,作為它不吃肉的代價。比如上面提到的張巡和耿繼茂,如果他們不吃人,而是選擇大衛?克洛科特的方式,結果會是怎樣的呢?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壹旦城破,必將屠城,管妳老弱婦孺!耿繼茂更不會忘記,就在他率清兵攻克廣州後,縱兵屠城,70萬人頃刻間灰飛煙滅。因此,城中老百姓面臨的壹個更殘酷的現實就是:要麽被領導吃掉,興許還能留下壹兒半女;要麽等城破之日,全家被屠!

解開了壹個思維盲點,又陷入了壹個更殘酷的盲區。

為什麽中國歷史上的改革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所有的歷史課本都在說是因為保守派或是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卻沒有人提普通老百姓是支持還是反對,因為老百姓是沒有選擇權的,即使讓他們選,選項也只有被甲吃還是被乙吃。這樣的改革,能成功倒是見鬼了。

因此,中國人只能把張巡奉為英雄,卻從不知道還有大衛?克洛科特,因為――“夏蟲不可語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