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是每個子女長大後應該對老人應盡的義務。可話又說回來,種什麽因得什麽果,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對老人體貼備至。也有壹些子女多年來始終和父母有剪不斷的恩怨糾紛。
以至於親人和親人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家庭和睦,子女孝順。但是父母壹開始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就不要忽視大意,就比如說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裏的姑娘往往很不幸,母親以為,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兒子,兒子會特別懂事,可殊不知到頭來女兒和兒子都十分討厭母親。
壹直以來我們都覺得女兒壹旦嫁出去就等同於是潑出去的水,可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現在男女平等,不管女兒和兒子,我們都應該壹視同仁。
甚至更有壹些家庭,覺得把所有的財產都應該給兒子,這樣以後兒子才會更好的孝順自己,兒子在這種長期的溺愛環境之下已經習慣了,或許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盡自己的義務去好好的幫助父母。
朱麗麗的家庭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從小朱麗麗享受不到母親的呵護。幾乎是把所有的好東西全部都拿出來,給了自己的弟弟朱文文。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朱麗麗早就已經習慣了,甚至覺得好像自己壹出生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來的,長期的麻木讓她覺得這壹切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壹向要強的朱麗麗高中畢業之後就考入了非常有名的壹所大學。在大學,接二連三拿到了各種榮譽稱號以及補助金,這些錢朱麗麗並沒有用在自己身上,反而是全部寄回了家裏,給自己的弟弟用。
畢業以後,有壹半以上的工資,也全部都是給家裏人。母親說這個錢是以後弟弟用來娶媳婦的,朱麗麗並沒有多想,也就照做了。
其實小的時候朱麗麗也有過好奇,為什麽母親對自己和對弟弟如此不壹樣,什麽好的東西麗麗全部都享受不到,幾乎都給了弟弟,小的時候麗麗也因此而煩惱過,可是等到後來從二姑的嘴中才得知。
原來當年母親懷自己的時候,因為生的是女兒,被婆婆責怪了很多年。也是過了兩年左右的時間,母親才好不容易有了弟弟。
從那個時候,朱麗麗就知道了,自己註定和弟弟不壹樣,同時母親也壹直告訴麗麗,讓她盡快去找壹個合適的如意郎君嫁過去,這樣以後也不需要麗麗養老。
年復壹年,麗麗已經大學畢業,在朋友的介紹之下認識了現在的結婚對象張強,兩個人情投意合,感情非常的不錯,沒過多久兩個人就結婚了。
也許是因為張強家庭條件不錯的原因,母親在麗麗出嫁那天並沒有給她房子,母親說要把這三套房子全部都留給弟弟,兩年以後弟弟也開始娶妻,如願以償得到了三套房子。看著自己的大女兒和小兒子都各自有了家庭,母親也是非常的欣慰,只是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能夠老有所依。
令母親沒想到的是小兒子結婚以後,並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和兒媳婦住在壹起的時候遭到了不少白眼。年輕人雖然不會直接表露出來,可是母親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並不受歡迎。
朱文文把老婆寵上了天,幾乎什麽事情都依著老婆。那天晚上母親提出了,要求朱文文養老的請求。可是第2天就遭到了駁回,朱文文覺得還有個姐姐,沒有必要把所有的義務全都壓在自己身上。
母親聽完之後氣得壹天都沒吃飯,含辛茹苦把兒子撫養成人,可沒想到養了壹個白眼狼,三套房子全都給了兒子,可是卻最後要讓女兒養老。母親整整哭了壹晚上,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受到如此對待。
人們都說養兒防老,可是在當今教育環境之下,筆者覺得,不管生男生女都有養老的義務,並不意味著生男孩以後壹定會老有所依。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或許父母是真的很愛自己的子女。
可是因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也容易導致孩子誤解了這份愛,以至於最後和我們想的發生了偏頗。過分的偏愛不是什麽好事,反而會讓那個被偏愛的人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至於到最後出現了悲劇。在教育子女上,我們更應該秉持壹碗水端平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