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的紀年法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幹支紀年法,壹種是年號紀年法。
所謂幹支紀年法,就是采用十天幹(甲至癸)、十二地支(子至亥)依次搭配而成的六十個不同的組合名稱,來表示不同的年份;如:甲子年、戊戌年、庚子年……
年號紀年法,是采用各個帝王就位時確立的年號來紀年;如,洪武六年,道光元年……
兩種紀年法,最早都是從漢朝起實行的。由於幹支紀年法,每六十年就會出現壹個名字相同的年份;為做區分,幹支和年號紀年法往往配合使用,如“嘉慶三年、歲在戊午”。
這種情況壹直持續了將近兩千年,直到1912年國際通行的公歷紀年法才開始在國內推行,接下來,在中國人的節日裏、才出現了“春節”的名稱。
此後,中國傳統的元旦就成了“春節”,而每年陽歷的1月1日、取代了以前的陰歷正月初壹,成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