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最後並不是只活了兩個人,人類最後已經在宇宙中擴散開了,這從歸零者發出的廣播中包括人類語言可以看出。大劉在采訪中也謙虛的表示這可能是他沒寫清楚,引起了很多誤會,事實上這是比較樂觀的結局。三體中幸存的人類可分為三個部分:星艦人類、地球人類、地球諜者。
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壹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壹次他徹底沈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擴展資料:
作品鑒賞:
劉慈欣采取的描寫方式具有技術主義的特點,這會使他在驚嘆“方寸之間,深不見底”之後,進壹步帶讀者深入宇宙(比如奇異的“四維空間”)中去認知它的“尺寸”。在描寫的鏈條上,這樣的層層遞進產生壹種異乎尋常的力量,他在與無形無限搏鬥,試圖把壹切都寫“盡”。
或者說,他不遺余力地運用理性來編織情節,讓他的描寫抵達所能想象的時空盡頭。用劉慈欣自己的文學形象來打個比方:他讓“崇高”跌落到二維,在平面世界中巨細靡遺地展開。劉慈欣的科幻想象包容著全景式的世界圖像,至於有多少維度甚至時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這裏並不重要。
關鍵在於,它巨大無邊,同時又精細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輝煌、難以把握的同時,又有著在邏輯和細節上的認真。它的壯觀、崇高、奇異,建立在復雜、精密、逼真的細節之上,可以說宇宙大尺度和基本粒子尺度互為表裏,前者的震撼人心,正如後者的令人目眩。
劉慈欣的小說以激進的科學推理為支撐,甚至在《三體》這樣的長篇巨制裏,宇宙規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撐其情節的最主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