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中秋燒塔的風俗

中秋燒塔的風俗

中秋要燒寶塔是為了紀念抵抗元代蒙古人的壹項習俗。

福建中秋習俗有燒塔、拜月等。在福建,塔與中秋節關系密切,不亞於閩南壹帶的“博餅”風俗。福州地區有砌塔、燒塔、排塔。閩南的泉州、廈門、龍海壹帶有造塔、燒“塔仔”。南平、崇安、邵武等地也有燒塔,福清的點塔燈則名聞遐邇。

福建人還喜於水上賞月,泉州人於此夕蕩舟筍江,廈門也有駕舟於鷺江中流賞月之俗。福州閩江更是中秋觀燈賞月的泛舟之處,萬壽橋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壹起賞月、盤詩。明代曹學佺《泛舟江上觀塔燈》詩雲:浮邱塔夜放花燈,江上看時倍幾層。

民俗活動

向月金莖承沆瀣,中天玉柱勢憑陵。繞枝鵲駭珠彈落,照水犀燃寶藏興。舟子亦知功德事,指予回顧兩三僧。燒塔,部分地方又稱之為燒塔仔,是南方諸如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農村在過中秋節時開展的壹項民俗活動。

燒塔起源於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也有說燒塔之俗,源自元末劉伯溫於月餅裏藏字條,約以八月十五舉火為號,實行武裝起義。民間流傳的“三家養壹元,壹夜殺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來。